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对策分析

2019-09-10刘娜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数学教育独立思考能力

刘娜

摘 要: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希望。孩子们进入小学学习阶段后,正是不断培养和完善各种学习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构建逻辑思维和独立进行思考的能力的最佳时机。而学好数学,需要对以上要求能力进行综合运用。因为在数学教育中优秀的独立思考能力,不仅可以优化本学科的成绩,对于其他科目的学习,在思维方面也有很大的好处。所以,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小学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育;独立思考;能力

引言:

小学是学生学习的起步时期,要为今后更高难度的学习打下基础。在整个小学阶段,由于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都不成熟,对待问题的思维还很片面,像书本中一些理论知识,尤其是像数学这样要求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的学科,在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都需要老师进行引导。长时间这样就会造成学生的依赖性较强,不利于学生在问题上进行独立思考,让自己的能力停滞不前。

一、小学数学教学独立思考能力的问题

1.教学方法单一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老师都是在黑板上进行教学。特别是教数学的老师,在大多数人的脑中,数学老师都很古板、严肃,有些资历老的教师凭借以往的教学经验,没有加以创新,这就让学生在学习时心理压力较大。这些单一的教学方法,常常导致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自己心中的想法得不到表达,对于学習的兴趣也会相应降低。另外,很多教师采用以“练”为主的学习模式,对于学生不能理解的,就要求死记硬背,让思维方式更加固定,导致学生思维能力畸形发展,在这样单一的教学方法中学生没有时间去进行独立思考。

2.学生负担大

因为小学生年龄还比较小,学完数学知识后需要很长时间进行思考和理解。但是,有些教师只注重学生的成绩还有班级合格率,所以,就用大量的课后习题进行巩固。大量的习题让学生负担加重,学生为了完成作业甚至抄袭,这样就造成学生完全失去独立思考的时间,不利于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

3.课堂氛围压抑

小学生都还比较贪玩,好奇心较重,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受到干扰。所以小组合作学习往往会被小学生当成玩闹的机会,这样就达不到学习的效果。而且由于学生表现欲比较强烈,所以学习好或者反应快的学生往往不等其他人发言就把讨论的问题答案说出来了,导致其他同学根本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此外老师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点讲解和习题分析,学生心中的疑惑得不到解决,老师和学生交流时间少,这就让课堂氛围变得压抑,不利于学生学习,长时间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就失去了独立思考的习惯。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1.互换角色,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在现代教学模式中,要改变老师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要让学生的想法表达出来,这样才能不断地提升小学生独立性和综合素质。所以,在未来对小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以学生为核心、为主体,尤其是数学课,应该多让同学们勇于发言、举一反三,提升他们探索数学的兴趣。与此同时,我们的教师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教学理念,切实从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必要时候在进行相应的指导,锻炼自己独立思考的思维能力。

2.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思考

在教学中,老师一定要改变应试教学的思想,培养学生独立进行思考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也要学会换位思考,不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精神。上课前,教师要进行课前准备,在导入环节,教师应该尽可能使用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像是做一些小的课堂游戏,引起同学的注意力。比如学习数学广角—植树的问题,老师可以将所要学的问题用有趣的小动画图片来体现,让学生通过看生动的图片,进行知识上的思考。学生在看到这样的图画时,能够吸引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结合生活常识让学生进行思考

老师的主要目的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要切实地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围绕考试要点,促使学生有效掌握数学知识,培养思考的独立性。在学习数学时要遵循客观发展规律,把握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结合生活进行思考,让同学们明白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比如在学习《图形的运动》这节课程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安排这样的任务:(1)在回家的路上注意观察红绿灯有什么特征?(2)直行车道的路标和注意危险的路标有什么特征?它们为什么要这样设计?第二天在上课时,老师就可以找同学进行回答。通过这样的安排能让学生对事物的特征进行观察,发现规律,进而开始轴对称课程的讲解。

4.结合情景引出问题,让学生主动进行思考

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全面,此时,老师要想提高学生的主动思考意识,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情景创设。在新课标的学习要求中,教学的重点是以实际为主,让学生主动学习,提高主动学习的能力。所以,在进行课堂授课阶段,老师可以用问题导入课堂要点,通过合理的问题构建,引领学生解决问题。在课堂上老师在引入场景时,紧接着就要说出问题,老师在说出问题之后,同学们就会自觉进行思考。在选择情景时,老师一定要注意场景的选择,不能太难,也不能过于简单,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结束语:

总的来说,小学生时期是最有活力的阶段,想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就需要老师和学校共同努力,不断更新传统教育理念,把小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培养他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在课堂上使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合理利用现代化先进的教学仪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论述结束,希望能够对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严婷. 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对策分析[J]. 考试周刊,2017(25):35-36.

[2]刘声桂. 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养成对策[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2):186.

[3]宋开红. 关于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问题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2015(5):14-14.

猜你喜欢

数学教育独立思考能力
漫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独立思考 完全是件好事吗?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谈独立思考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数学文化融入高校现代数学教育
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
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和数学化的融合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我思我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