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革兰染色法、细菌培养法及PCR法在阴道细菌检验中的应用比较

2019-09-10吴斌杨巧荣

甘肃科技纵横 2019年5期

吴斌 杨巧荣

【摘要】目的:探讨在阴道细菌检验过程中分别采用革兰染色法、细菌培养法及PCR法所能收获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在本院就诊的97例阴道疾病患者,对其阴道分泌物标本均完成革兰染色法、细菌培养法及PCR法三种检验,对比检出率。结果:革兰染色法组总检出率明显低于细菌培养法组、PCR法组,细菌培养法组总检出率与PCR法组对比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阴道细菌检验过程中,细菌培养法及PCR法均能获得满意且较高的准确度,在疾病诊断、指导治疗方面意义深远,但考虑时效性、普遍性要求,则PCR法更为适宜,耗时短且适宜基层医院普遍应用。

【关键词】革兰染色法;细菌培养法;PCR法;阴道细菌检验

个人简历:吴斌(1984.5-),男,汉族,甘肃敦煌人,敦煌市中医医院检验科工作,主管检验技师,本科学历,主要从事医学检验工作。

阴道细菌感染是引起阴道炎等在内多种妇科疾病最为常见的影响因素,阴道内环境遭到破坏,酸碱失衡情况突出,对其生活困扰十分明显,对其健康危害巨大,随着阴道细菌感染不断加剧,甚至会进展成盆腔炎、导致不孕等,临床认为进行必要的阴道细菌检查,尽早发现病变迹象可对机体发生细菌性阴道疾病起到预防作用[1]。基于此,本研究在阴道细菌检验过程中应用革兰染色法、细菌培养法及PCR法等三种不同实验室检验方法,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97例阴道疾病患者均于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在本院就诊,经证实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阴道疾病,伴随阴道存在明显瘙痒感、阴道分泌物呈现明显异常状态等症状。年龄25~45岁,平均年龄(36.72±2.25)岁。97例阴道疾病患者均符合:日常月经正常;纳入本次研究前15d并未使用抗生素;纳入本次研究前15d并未进行阴道用药;3周内未进行性生活;均知情本次研究,且自愿参与。排除妇科器质性疾病者;心、肾等重要脏器疾病者;妊娠期、月经期、哺乳期女性患者。

1.2方法

采集全部研究对象的阴道分泌物,对其阴道分泌物标本均完成革兰染色法、细菌培养法及PCR法三种检验。

①阴道分泌物标本采集。取截石位,在无菌阴道镜的辅助作用下促使患者宫颈部位能够有效显露,在此状态下,取无菌棉签蘸取阴道分泌物,阴道分泌物标本取好之后应予以良好保存,临床建议将其放置于预先准备好的无菌试管中,对无菌试管要求提前存放适宜生理盐水。

②革兰染色法。用纱布事先完成所用载玻片的擦拭清洁工作,完成后进行浸泡步骤,浸泡要求于乙醇中进行,浸泡步骤完成后,正确手法将其取出、晾干,之后应将阴道分泌物标本涂抹于载玻片上,要求涂抹以均匀为宜,涂抹步骤完成后,取盖玻片加以固定,固定完成后进行正确革兰染色,借助医用显微镜作进一步的观察、分析工作。

③细菌培养法。取阴道分泌物標本,在确保无菌条件下开展检验工作,首先利用无菌接种环开展接种,于细菌分离专用培养基上完成接种,其次将其放置于二氧化碳培养箱内,此步骤为的是完成孵育,需要注意的是,培养箱温度应控制在35℃,在历时48h后观察培养物,最后选择满足生化检验要求之菌落,具体要求有三:一是半透明状,二是灰色光滑,三是水滴状。

④PCR法。预先准备好离心机,用其完成阴道分泌物离心工作,离心要求有二:一是12000r/min转速,二是10min离心时间;之后取上层清液,添加适宜剂量的碱性裂解液完成加热工作,加热要求有二:一是温度98℃,二是加热时间10min;接下来进行再次离心,离心要求有二:一是12000r/min转速,二是5min离心时间;取上层清液,按照相关要求将其制成临床DNA模板,DNA模板制作完成后,如果添加有DNA模板,则其为阳性组,如没有添加则为阴性组,对比分析阳性组与阴性组,完成PCR产物检测与扩增步骤,最后完成提取,则需要借助无菌去离子水进行,在其表面用石蜡予以良好规范覆盖,目的在于完成PCR反应循环,共计32环。

1.3观察指标

阴道细菌阳性检出率比较。

1.4统计学处理

对本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并行卡方检验,以α=0.05为检验水准,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革兰染色法组总检出率明显低于细菌培养法组、PCR法组(P<0.05),细菌培养法组总检出率与PCR法组对比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阴道细菌感染引起的妇科疾病,多速度缓慢且无症状表现,在感染初期多不能及时被发现,随着感染加剧,治疗困难程度随之增大,缺乏恰当、有效的治疗,则易进展成盆腔炎、出现腹腔感染等一系列病症,甚至造成生育能力丧失[2]。正常生理状态下,在女性阴道部位会存在许多上皮细胞,与之并存的是革兰阳性球菌等,上述诸多物质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但当机体自身抵抗力下降或者机体因遭受其它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感染事件迅速蔓延,短时间内打破阴道内寄生菌群平衡之状态,其阴道功能受到影响,自净能力明显降低甚至出现消失迹象,随之不利于系统稳定性保持,在此过程中,益生菌易受到不利影响,开始出现大量死亡情况,进而更为适宜致病菌生存、使其得以快速繁殖,阴道酸碱不平衡,紊乱情况尤为严重,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临床症状。由此可见,对女性患者来说,其健康的阴道内环境依赖于阴道菌群的变化,只有准确、有效的了解复杂阴道菌群变化情况,方能为阴道内环境之健康、稳定状态提供强力有效保证,所以检测阴道细菌感染情况在恰当科学治疗细菌性阴道疾病中所起到的作用不容小觑[3]。

细菌性阴道疾病临床治疗强调早期诊断,而阴道分泌物检查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据此能够更为清晰全面了解阴道菌群失调情况、感染情况等,故而其应用范围甚是广泛,其检测结果准确性与细菌性阴道疾病的诊断、恰当科学的治疗、良好的预后之间的关系不言而喻。但此项辅助检查因具体检测方法具有多样化之突出特点,临床迫切寻求一种兼具准确度可靠、便捷易操作、时效性理想之多重特点的检测方法,旨在通过此检测手段获得有利依据以制定恰当适宜的治疗方案,更为良好维护女性健康。其中革兰染色法因操作简便故而在临床上有着较为良好的认可度,应用范围也比较广,但其在检验操作过程中易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染色时间把握情况、观察误差程度等,这些因素的影响导致准确度不甚理想,并不适宜阴道细菌感染的检验[4]。细菌培养法与PCR法均能获得满意的准确度,但考虑到细菌培养法在保证取得成效的同时,执行过于繁琐,步骤繁多,其凸显出过程复杂、耗时长等诸多特征,使其无法普遍推广,尤其是对于基层医院来说并不适宜,但PCR法与之不同,临床研究证实其体现出“高特异性、强灵敏度、便捷快速”之优势,其整个检验过程耗时多控制在2~4h,用时较短,易被接受,更重要的是,其对检验标本的纯度并未作特别要求,一方面融合DNA杂交特异性之优点,另一方面融合RCP敏感性性之优点,使得其测定结果准确度甚佳[5]。

本研究结果显示,革兰染色法组总检出率明显低于细菌培养法组、PCR法组,细菌培养法组总检出率与PCR法组对比结果显示,差异并不显著。提示临床在开展阴道细菌检验过程中,细菌培养法及PCR法准确性更令人满意,若检验更强调时效性、普遍性时,PCR法更容易满足需求。

参考文献

[1] 陈瑞轩. 革兰染色检验法、PCR检验法与细菌培养法在阴道细菌检查中的应用比较[J]. 中医临床研究, 2016, 8(34):126-127.

[2] 宁咏梅. 细菌培养法、PCR检验法及革兰染色法检验阴道细菌的对比研究[J].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16, 27(1):35-37.

[3] 蔡萍. 3种检验方案在阴道细菌检验中的应用对比研究[J].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2016, 37(2):87-89.

[4] 代雨荣. 3种方法检测阴道细菌的结果对比研究[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7, 38(3):386-387.

[5] 翁昌桥. 3种检验方案在阴道细菌检验中的应用对比研究[J]. 医药前沿, 2016, 6(1):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