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初级中学体育教学之我见
2019-09-10李艳琼
李艳琼
摘 要:21世纪体育教学肩负着提高学生体质、培养体育锻炼习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任务。受少数民族地区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村教育对智力教育的重视程度仍高于体育教育。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学体育教学设施和教学方法还比较落后。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工作者,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致力于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学体育教学水平。
关键词:少数民族;初级中学;体育教学
一、少数民族地区初级中学体育教学现状
1.思想观念滞后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学环境相对封闭,信息交流渠道狭窄,导致相当数量的体育教师落后。教学与学习的关系是陈旧的,习惯了旧的教学方法和思想、新事物、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被动的态度、行动迟缓、消极的应对学习、基于教学经验、缺乏创新意识。
2.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条件艰苦,教师水平低。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各项惠民政策的实施,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给予了更多的投资和支持,导致了少数民族农村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逐步崛起。虽然办学条件和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师资队伍建设还远远落后。结果,一方面,优秀的教师正输给条件优越的内地学校;另一方面,隨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中学需要大面积扩招,需要大量的中学教师入学。此时,当专业教师扩招困难时,只允许非专业教师兼职。由于这些“兼职”教师本身缺乏体育素养,很难给学生“新鲜血液”。此外,校本培训管理水平和条件有限,导致一些有经验的教师从事教育工作,但缺乏学者,以科研为导向的优秀教师。
3.缺乏足够的财政支持,场馆和设备严重短缺
体育器材配置学校的数量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难以组织有效的教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学实际拥有的场地、设备、设施的配置标准与国家规定的配置标准存在较大差异。
(2)学校拥有的场地、设备数量不平衡。
(3)各类设备设施配置不合理,不按教材配置,按现场设备配置。我认为,主要问题是缺乏足够的财政支持。
4.体育教育内容单一,缺乏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体育内容
基本上,各少数民族农村体育教学模式是相同的,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聚会—准备活动—做运动—自由活动,沉闷无味。苗族是一个活跃的民族。苗族体育文化中有许多传统体育项目,如苗族芦笙舞、苗族武术等。不幸的是,我们在体育课上从来没有见过他们。
5.国民体质优势尚未挖掘出来
我教的学校是贵州省从江县丙妹镇大洞初级中学。由于地理和气候因素的影响,这里的人民在与自然的斗争中形成了不屈不挠的性格和体格。大多数人在田径、举重和一些需要技巧和速度的运动中都有很强的体格和固有的体制优势。如何尽快发现和培养体育人才,是我国中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二、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体育教学质量的对策与建议
1.改变观念,转变思想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健康的理念。通过体育和健康教育,青少年能够具有良好的体育素质和健康心理,是衡量学校体育和健康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志。少数民族大多分布在边远地区,学生们被灌输了“只有进入大学,以后才会有出路”的思想。因此,学生们必须花更多的时间学习文化课程,并且经常找一些借口错过体育课。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资源存在诸多因素,但只要我们坚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专业修养和素质,更新教育观念,增强创新意识,开展校本培训,提高待遇,平衡差距,科学管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不会出现无法解决的问题。
2.加强民族地区农村体育教师的师资水平建设
体育教师的基本任务是传授体育基础知识、保健知识、体育技术和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培养学生体质的一线队伍。只有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才能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体育教师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实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落实课程改革的精神。体育教学应渗透健康理念。健康不仅指疾病、虚弱等身体因素,还指精神健康因素。
3.建立健全少数民族地区体育尖子生的早期培养和发现机制
大洞山区的苗族同胞自古就习惯了打仗。他们在体育方面有许多独特的才能。学校要建立有效的体育尖子生早期发现和培养机制,扩大学生的自我发展空间,为他们创造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使他们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力争成为对民族、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总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体育教育的补充,可以作为培养谦虚、谨慎、道德精神的载体。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对传统体育的研究,而且在于向学生灌输民族意识、思想和精神文化。要有充分的思想认识,不断转变思想观念,正确理解素质教育的健康理念和内涵,深入学习和掌握体育课程的性质和基本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使每一个充分、全面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体育事业,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骥才.高生才.少数民族地区体育课程资源短缺问题思考[J].中学教学参考,2012(27).
[2]高航.对农村学校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的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20(4):15-16.
[3]袁则明.对影响农村学校体育发展因素的初探[J].安徽体育科技,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