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自然资源 打赢“百日会战”
2019-09-10刘鹏飞
刘鹏飞
开会部署、巡查整改、警示约谈、挂牌督办……连日来,河南省自然资源系统聚全员之力,汇各方之策,全面打响自然资源领域违法违规问题集中整治“百日会战”,以实际行动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
100天时间,各地要对辖区内涉及土地、矿产、自然保护区的违法违规问题进行拉网式排查;100天时间,各地要对历史遗留问题坚决进行查处整改,该拆除的坚决拆除,该复垦的坚决复垦。
“打赢打好‘百日会战’,是自然资源部门义不容辞的使命担当和职责所在。全系统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折不扣落实省委全会部署,全力以赴,迎难而上,以铁的意志、铁的纪律、铁的担当、铁的作风,严格履行自然生态保护职责,不断提升执法监管水平。”在省自然资源厅4月25日召开的“百日会战”动员会上,厅党组书记刘金山表示。
河南是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是全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大省,在耕地及生态保护方面责任重大、举足轻重。今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了加强耕地保护的重大意义,殷殷嘱托河南要强化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完善土地执法监管体制机制,坚决遏制土地违法行为,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
目前,全省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期、改革的攻坚期和矛盾的凸显期,违法违规用地及非法采矿问题多发易发,如去年发生的鲁山采砂、夏邑强征耕地问题,以及近期媒体曝光的西南山区生态红线内盗砂挖矿毁林问题,严重损害了群众权益,破坏了生态环境,冲击了耕地红线。
面对严峻形势,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党组审时度势,力争主动,决定以土地矿产卫片执法为主要抓手,以打好耕地保卫战、推进露天矿山综合整治、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严格各类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为主要内容,迅速在全省开展自然资源领域违法违规问题集中整治“百日会战”。
落实“严起来”要求
强力推进卫片执法
卫片执法工作是落实自然资源“两统一”职责,贯彻“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方针的重要举措,对及时发现和查处违法行为、评估区域内自然资源管理秩序,监督检验日常执法工作成效、分析反馈前端管理和制度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从近两年的卫片执法情况来看,全省违法占地、非法采矿总量高居不下,形势不容乐观。目前仍有10个县(市、区)2017年度卫片执法发现的违法占用耕地没有整改到位,部分市县因采砂、采矿破坏自然生态的情况时有发生。
与往年相比,2019年,自然资源卫片执法工作迎来新变化,将建立“增违挂钩”机制,实行联合惩戒。这对河南来说,今年的卫片执法工作时间更紧、任务更重、要求更严。
为此,河南省自然资源厅迅速印发《河南省2019年自然资源卫片执法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全省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树立“党中央精神、国家立场、权责对等、严起来”的理念,正确处理好政治与业务、权力与责任、当前与长远、前任与后任、局部与全局等关系,严字当头,敢于较真、敢于碰硬、敢于担当,采取强有力措施抓好落实,确保取得实效。
一是认真核查卫片执法图斑,及时查处违法行为。对下发的图斑要通过内业比对、现场核实、合法性判定等工作,及时发现、制止、报告和严肃查处各类自然资源及城乡规划违法行为。重点查处涉及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自然保护地、非法露天开采建筑石料矿及铝土矿等以及破坏生态环境、严重损害群众权益的违法行为。
二是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严肃约谈问责。依据《土地管理法》《城乡规划法》《矿产资源法》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对符合条件的违法严重地区,开展警示约谈、启动问责,督促落实地方各级政府自然资源保护主体责任。
三是扎紧制度的笼子,实施“增违挂钩”。自然资源部建立违法行为与年度新增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约束性指标挂钩制度,河南将依据自然资源部考核结果,对各省辖市“增违挂钩”指标分解,即在考虑行政处罚(含行政处理)及整改落实结果的基础上,根据一个地区年度内仍处于违法状态的自然资源违法数量,对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重要矿产资源开采指标,可用于耕地占补平衡的指标、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指标等,按照一定比例暂扣,根据违法行为整改到位情况再按比例退还。同时,建立健全以“季度+年度”监测为主、即时监测为辅的常态化卫片执法工作机制和技术支撑体系,加强日常执法监管。
与此同时,省自然资源厅将适时组织开展培训、督导和抽查,指导推动工作,直接立案查处重大、典型违法案件。对应由省辖市约谈而未约谈的地区,省自然资源厅将开展警示约谈;对应由省辖市问责而未启动问责的 地区,省自然资源厅将启动问责。
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
打好露天矿山集中整治攻坚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近年来,全省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统筹矿产资源开发与自然生态保护关系,矿产资源保护监管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成效显著。但是,部分地方仍存在“重开发、轻保护”“只挖掘、不修复”“乱布局、乱开发”现象,特别是不合理的露天矿山布局带来的视觉观感差,小散乱开发破坏自然生态的问题比较突出。
4月28日,为配合此次“百日会战”,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印发《露天矿山集中整治百日会战方案》,要求统筹露天矿山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和资源开发,坚决止乱治乱,严格保护修复,切实保障供给,调动和集中自然资源系统力量,开展露天矿山集中整治“百日会战”,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此次露天矿山集中整治“百日会战”的目标是,查清全省露天矿山存在的主要问题,形成问题清单;按照“一矿一策”要求,形成治理台账,开展综合治理;集中力量,集中时间,选择重点县(市、区)在止乱治乱、环境修复和资源保障上取得“点上突破、面上进展”的阶段性成果。严厉打击非法违法采矿行为,挂牌督办各县(市、区)重点案件,坚决遏制全省露天矿山开采混乱局面;环境修复以“三区两线”范围内为主,重點治理项目要取得实质进展;建筑石料类矿山要“上大关小、边采边治、保障供给”,加快大型集中开采建筑石料类采矿权出让。
“百日会战”明确了时间表:今年5月底前,对所有采矿权有效矿山、采矿权过期矿山、责任主体灭失矿山及非法采矿点无盲区、无死角、全覆盖式拉网式排查,形成问题排查清单。6月底前,对全面清查发现的问题认真进行研究分析,针对问题分类提出具体的治理办法、时限,建立治理工作台账。7月底前,在全面推进露天矿山集中整治的同时,在全省选择郑州新密、洛阳偃师、驻马店泌阳、南阳南召4个县(市)作为突破试点,坚持“先启动、先实施、早见效、出经验”,要在百日会战中走在前、作表率、当示范,为全省露天矿山综合整治提供示范和样板。
要以“三区两线”范围内为主,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及国道周边环境治理为重点,加快重点集中修复治理;以露天矿山和自然保护区为重点,对矿产资源开采中存在的非法违法行为,及时立案查处,严厉查处到位,形成强大的自然资源执法震慑。同时,要坚持“上大关小”和“集约节约”原则,不断提升建筑石料类露天矿山的规模化程度,提高矿产资源的保障能力。
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强调,各市县自然资源部门党组书记、局长要担当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将百日会战作为当前最主要的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完善“两级包片”“三级包矿”制度,形成省、市、县、乡多级有效共治的责任体系;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强化监测力度,探索构建“天上看、空中查、地上核、网上管”的监督管理新模式。
变“单打独斗”为“齐抓共管”
构建共同责任机制
此次“百日会战”,涵盖耕地保护、露天矿山综合整治、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等多方面工作。各地自然资源部门积极转变思路,变“单打独斗”为“齐抓共管”,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責、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共同责任机制,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打赢打好这次“百日会战”。
4月30日,三门峡市召开动员会,向各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及市直相关单位负责人递交了违法用地集中整治目标责任书和露天矿山综合整治目标责任书;
5月2日,新密市市长张红伟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对2018年度土地卫片执法整改工作进行现场检查;
5月5日,鹤壁市政府印发行动方案,集中力量严厉打击矿产资源盗采、违法占用耕地等破坏自然资源违法行为;
5月6日,固始县自然资源局与县检察院建立联动机制,对土地矿产违法数量、面积及违法占用耕地比例排名靠前的乡镇提起公益诉讼;
5月7日,濮阳市“百日会战”核查组深入南乐县,对举报违法占地问题进行现场核查,并制定整改措施;
5月8日,开封市召开“百日会战”动员大会,对9个违法违规问题严重的乡镇进行了警示约谈,并通报了全市卫片执法、违法违规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情况。
……
攻坚鼓声急,落实行动快。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吹响“百日会战”号角后,各市县自然资源部门第一时间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并召开动员会,压实责任,明确任务,分类整改,在中原大地上迅速掀起自然资源领域违法违规问题集中整治的热潮。
打好“百日会战”,落实整改是“标”,建立长效机制才是“本”。为此,河南省自然资源厅明确提出,各地要进一步压实责任,坚持源头防控、过程严管、后果严惩,深入剖析问题原因、找准问题根源,研究制定完善自然资源保护监管的“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长效机制,从源头上堵塞漏洞,减少各类自然资源违法违规问题的发生。
要防控新增违法用地。各地要积极适应“季度+年度”的卫片执法新态势,充分利用好日常巡查、12336 电话举报和微信举报等渠道,全面加大源头防控力度及重点地区、重点企业、重要矿种的监管力度,定期研判形势,及时发现、制止违法行为,对新增违法坚持抓早抓小,及早处置到位。
要严控建设用地规模。要严格落实差别化用地保障方式。对于严重超标的市县,暂停安排除省级以上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以外的新增计划指标使用,暂停宅基地复垦券交易,主要通过内涵挖潜保障项目用地;对于超标规模较少的市县,限制除省级及以上重点项目使用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减少宅基地复垦券交易规模。要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工作的开展,大力整治复垦“空心村”、废弃工矿、校舍、闲散地等,积极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复垦。
要完善创新执法监管体制机制。健全共同责任机制,强化多部门联动,牢固树立“大家用、大家管”的思想,解决自然资源执法“单打独斗”局面;健全执法机构队伍、人员编制、执法装备和经费保障体系,选配业务精通、吃苦能干的优秀人员充实到执法岗位;健全执法履职保护机制,明确执法机构和执法人员职责边界、程序标准,以及履职到位、不承担失职渎职责任的认定办法,保护执法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通过打好‘百日会战’,我们要树立严监管、严执法的形象,切实维护自然资源管理良好秩序和群众资源权益,为中原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为决胜全面小康和中原更加出彩作出新的贡献!”省自然资源厅厅长张兴辽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