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家庭和学校的羽翼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2019-09-10席小华王璐倩刘羽
席小华 王璐倩 刘羽
近年来,恶性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案件时有发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青少年弑母、学生殴打老师、学生之间相互伤害,一桩桩案件用血淋淋的事实不断刺激着社会大众的神经。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暴力事件的发生?面对这些惨剧的发生,我们又能做些什么?笔者曾经接触过一起典型的学生暴力案件,在此做一分析,希望借此给大家一些启发与思考。
小米是一个17岁的男孩,在一所普通中学就读高二。一天,他在校内因琐事被另一名学生殴打,一气之下决定跟对方约架。当天,他召集了20多个朋友到达学校附近,将殴打他的同学痛打一顿,致使对方轻伤二级。最终,小米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一年六个月。
接触到这起案件时,笔者不禁唏嘘。一个花季少年,本应享受着明媚快乐的校园生活,为何会受到国家法律的制裁,是什么让他选择了以暴制暴,是什么让他做出了伤害他人的行为?
在深入了解了小米的经历之后,答案逐渐浮出水面。小米小时候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小学毕业后轻松地进了当地的重点初中。上初中后,他十分自律,遵守学校的各项规定,成绩保持在班级的中上游。他这样要求着自己,心里渴望着来自家人的认可和肯定。然而,无论他如何努力,家人总会对他有更高的要求,即便考到班级第二名,换来的依然是家人的训斥——“下次要考到第一!”渐渐地,小米开始觉得失望,他发现无论自己如何努力,在家人面前都无法得到肯定,期待中的夸赞总是被斥责和否定代替。于是他开始不再在意成绩,不再努力学习,每天浑浑噩噩地“混日子”。初中毕业时,小米的成绩已经一落千丈,最终升入了当地“最乱的”学校。
何为“最乱的”学校?小米对此的解释是:“在这所学校如果想不被欺负,只有学会打架,把对方打服。”在入校不久之后,小米经历了第一次挨打。那次被打之后,小米既委屈又难过,他向家人诉说,渴望寻求安慰和帮助。然而,家人对他的遭遇非常愤怒,觉得他的表现太窝囊,要他下次再被欺负时一定要打回去。于是,当小米第二次被打时,他选择了还手。这次小米“胜利”了,他以为自己做对了,却再次遭到了家人的责骂。因为对方家长带着孩子向小米家索要赔偿,他给家里造成了经济损失。小米迷茫了,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怎么做才“对”,他对家人感到无比失望,便开始封闭自己,不再向家人诉说自己在学校中的遭遇,也不再愿意听从家人的教导和安排,即便遇到困难,也会自己解决,不再寻找家人的帮助。
面对校园欺凌,他开始想办法“保护”自己。慢慢地,他学会了先下手为强,与其挨欺负,不如让自己变得厉害、能打架,这样便能够威慑住对方,让他们不再敢肆无忌惮地欺负他。由于小米并没有多少打架经验,他开始主动结识一些经常打架的同学,融入他们的圈子,和他们玩耍、交好。在别人打架的时候,他跑去幫忙;同样,当他受到欺负时,朋友也会跑来帮他。终于,小米学会了用自己的方式“保护”自己,也成了别人眼中的“打架少年”。
纵观小米的成长故事,一个重点初中的优秀学生,不知不觉成为“最乱高中”的“打架少年”。这是我们不愿看到的结果,也是我们希望去尽力避免的结果,但它就发生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那么,是什么引发了这样的结果?
诚然,这其中有小米本人不可推卸的原因——法律意识淡薄、不懂得换位思考等,这些都需要他去调整、改变。但在这些原因背后,家庭和学校,这些在青少年成长中至关重要的环境要素,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从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小米在家庭中一直难以受到认可和尊重,虽然他真诚地渴望着家人的肯定,但似乎总是事与愿违。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对爱与尊重的需要逐渐增强,他们渴望来自家人的关爱与认同,渴望在这些关爱和认同中塑造更好的自己。然而,小米的家人并没有看到孩子的需要,而是用“高标准、严要求”的方式不断约束他。这让小米感到迷茫,开始质疑自己。因为在家中得不到肯定,他开始越来越在意自己在学校中的地位和形象,也因为在家中得不到认可和尊重,他开始远离家庭,不再愿意向家人倾诉和求助。
与此同时,家庭教育不足、家长的错误示范,也为小米日后的“以暴制暴”埋下了伏笔。从与小米的访谈中,笔者了解到,小米平时与爷爷奶奶及父亲共同生活。在他的生活环境中,暴力行为非常常见,无论是爷爷还是父亲,都主张用暴力方式沟通和解决问题。小米爷爷曾因愤怒拿出消防斧殴打小米父亲,小米父亲也曾用暴力方式教育过小米,而当小米被欺负之后,爷爷和父亲同时告诉他要学会还手。
由此不难看出,无论是家庭教育理念还是教育方式,都对青少年的认知和行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了解和看到孩子的需要,学会认可和肯定孩子的优势与成长,约束和调整自己可能存在的不当言行,在尊重孩子个性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沟通和调教,才能帮助青少年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发展为更好的自己。
除了家庭以外,对青少年而言,学校也是其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环境要素之一。以小米的案子为例,他所在的高中充斥着以暴制暴的行为,用小米的话来描述:“这个学校非常乱,不打架就会被欺负。”也正是为了不再被打,小米决定自我“保护”,逐渐适应和接受了打架这一行为方式。那么,面对这样的校园环境,学校是怎么处理和应对的呢?从对小米的访谈中,笔者了解到,他所在的学校非常重视学生成绩。如果一个学生学习成绩好,老师就会多一些关注,如果学习成绩不好,则很容易被老师忽略。而对于成绩不好又有不良行为表现的学生,有的老师干脆直接放弃,不再理睬。于是,当校内有学生发生了口角、冲突,老师和学校很少干预。有时学生们在校门口发生殴斗,老师也会以“在校外,不在学校管辖范围之内”为由,不去插手。也正是由于老师和学校冷漠、放任的态度,暴力之风在学生之间时有发生。
虽然小米的学校只是个例,但实际上,重文化轻品德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并不少见。只重视升学率、关注成绩好的学生,忽略甚至放弃无法为升学率做出“贡献”的“差生”,强调文化学习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学生优秀品格、素养、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很多学校的做法和选择。然而,这样的理念和方法是否真的有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达到理想中的教育目标?
相较于弑父弑母等更为恶性的事件,小米的案例似乎并没有那么触目惊心。但这样的案例,正是青少年刑事案件中最为常见的,真实地存在于我们身边。为了避免这些事件发生,成年人有必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为青少年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从家庭的角度来说,除了保障青少年生存和安全的基本需要以外,家长需要真正重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学会采用表扬、鼓励等正面的方式对待他们,尊重青少年的个体差异,理解他们的迷茫,平等地交流沟通,帮助青少年完成自我认同的构建。同时,家庭成员需要学会以身作则,首先规范自己的行为,给青少年以正确的示范,才能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交友观,学习处理问题、解决困难的正当途径和办法。
从学校的角度来说,除了教授学生文化知识,学校也需要重视学生的全人发展,避免将学习成绩差、存在不良行为的学生“边缘化”,尝试开展生命教育、价值观培养、心理健康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法制教育等课程,帮助青少年培养优秀的品格和素养。
在此基础之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若能够统一立场、协同合作、加强家校联动,则能够为青少年创建更为良好的教育环境和监管环境,从而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发生,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王梦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