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规划设计研究

2019-09-10任玮

名城绘 2019年5期
关键词:路基路面规划设计市政道路

任玮

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逐步进步,使得交通总量持续提升,对市政类道路质量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规定。而路基质量会对道路的整体质量起决定性作用,所以,相关工作者务必以高效的对策,健全路基与路面规划与设计,进而保障市政类道路相应的质量。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基路面;规划设计

1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概况简介

1.1市政道路路基工程的基本特征

由于城市道路施工地点的特殊性,对施工造成干扰的因素较多,例如,市政环境中地下管道交错复杂,使路基工程项目质量监管的难度较大,对路基设计和施工造成较大的影响。另外,在施工过程中,通常以机械作业为主,人工施工为辅,因此,通常采取分段平行施工与流水施工的方式。

1.2市政道路路基工程项目施工的要求

1.2.1路基应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

由于路基是道路路面的重要受力部位,路基的稳定性与路面的稳固性具有决定性作用。道路由于长期受车辆碾压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容易遭到破坏,因此,在路基的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进行,并且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藝,保障路基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以避免长期使用发生严重变形。

1.2.2水温稳定性

在地下水与地面水的作用下,路基自身的强度会受到很大影响,特别是北方地区,水温随季节变化的幅度较大,路基基质在冬季常出现翻浆与冻胀现象,从而降低路基的强度,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水温对路基强度的影响。

2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设计关键点

2.1路基的作用

路基属于一种线性的构造物,公路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对相关车辆行驶承载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在该基础上还应该对各种自然因素进行全面性的影响规划,在地形、地质以及城市经济状况的要求下进行全方位的完善,公路路基质量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因素。路基作为公路设计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路基设计必须按照相关的道路位置以及科学的技术规定进行进一步的施工操作,路基的存在可以为路面所受到的承载力进行最大化的保障。

2.2路基设计

2.2.1路基的形式

在现有的道路设计过程中,路基设计主要包括三种方式:路堤、路堑以及半填半挖。在进行实际的施工操作过程中,应该将开挖路面进行杂物的清楚,保证在路基在设计施工时,能够全面性的了解到其道路的结构。

2.2.2路面边坡

按照实际的施工路面进行分析,路基稳定中路面边坡设计的合理性极大程度上影响了路基最终的稳定性,在路基设计中,应该将路面边坡的确定变成最关键的内容方案设计中。边坡土质、岩石性质以及水文条件等因素都直接影响到了边坡坡度的设计数据,在通常情况下,可以使用经验积累的模式与设计规范中的数值进行路基边坡坡度的设计与规划。

2.2.3路基宽度

在道路工程的设计过程中,对于路基宽度的设计是一项十分关键的内容,行车道路宽度加上两侧的路宽就是整个路基宽度,按照相关的规范以及依据进行逐步的设计与规划。在设计路基宽度时,应该从道路中间进行进一步的扩展,对于加速车道、爬坡车道以及紧急停车带都应该融合到路基宽度中。

2.3道路路面设计

2.3.1沥青路面设计

结构层设计路面结构层主要包括面层、基层、底基层及垫层等。对车轮荷载反复作用及各种因素进行直接承受的是路面的面层部分,基于此,在设计中必须确保面层表层功能性及结构性的的充分发挥。在实际设计中应根据具体施工要求进行面层层数的确定,一般分为2层。为确保行车的安全,必须确保表面层具有较高的密实度、稳定性及耐磨性能。在底基层和土基之间设置的结构层就是路面垫层部分,其作用主要是利于排水、隔水、防冻防污等,同时还可以将半刚性底基层拉应力进行有效降低,并对层间模量比进行有效减少。

路面材料及最小厚度的确定。如选用双层式面层,可选用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作为上面层材料,选用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作为下面层材料。遵循就近取材原则,进行基层材料的选择,在设计路面基层时,必须先调查当地材料的实际情况,然后按照当地交通量等情况进行最佳材料的选取。

2.3.2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利用水泥混凝土进行路面施工通常体现在农村支线交通施工上,在具体设计时,要对面层的设计厚度与宽度进行计算,对区域的地理环境、交通量等进行详细的评估,一般而言,在农村公路混凝土铺设厚度选择上,混凝土厚度通常不小于18cm,较宽的乡镇公路因为承载力的需求,因此设计厚度一般不小于20cm,水泥混凝土的凝固周期一般为30d,面层一般采用硅盐酸水泥与小型砂石进行混合,能够大大提高公路的强度,水泥混凝土通常采取分块施工,这样能够防止裂缝的产生,横向接缝保持一定的间距,通常而言,乡村水泥混凝土施工面层单块长3m~4m,中间间距为1~2cm。

2.4路面路基的排水

第一,地面排水设计:急流槽是常用的地面排水设施,而高速公路以及一级公路的排水沟渠中需要进行铺砌防护。应用比较广泛的有水泥混凝土预制板快以及浆砌片石加固。第二,路面排水设计:路面的排水要求较高,需要具备在短时间内排干路面范围内积水的能力,能够有效防止路面渗入或者路基边坡被冲刷的问题。主流的路面排水方式有两种:首先是分散排水的方式,一般在我国西北部路段长、地势平坦的路面,不仅需要充分硬化路肩和加固路基边坡,还需要清楚边坡下面阻碍横向排水的茂密植物,防止出现路面积水的问题。相应的处理措施是设置路肩排水沟或者硬化路肩,提升沟坡的排水能力。其次是集中排水方案。可以在硬路肩的周边设置混凝土预制块或者现浇沥青混凝土拦水带,通过这种结构,可以形成一个三角形的集水槽,而后每隔四十里设置一个泄水口,连接路堤边坡的急流槽,通过这种方法能够获得良好的排水效果,把给水引到排水沟内。第三,地下排水设计:对于路基地下排水来说,可以采用暗沟、盲沟、渗沟等方式。

3结论

路基路面质量影响公路的使用性能,进行路基路面的施工时应当严格按照相应的规范和设计进行,并针对不同的工程具体情况有选择地采取相应的具体措施。采用科学合理的路基路面施工设计方法,对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公路使用性能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乔立新.试论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规划设计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4):104.

[2]覃宝哲.试论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规划设计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6):205.

[3]陈磊.试论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规划设计研究[J].电子世界,2013(18):246.

(作者单位:泛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南京设计分公司)

猜你喜欢

路基路面规划设计市政道路
电信管线资源管理系统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数字化电网技术在电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关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伸缩缝施工技术的浅述
浅析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技术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研究
市政道路下穿高速铁路技术简述及应用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网设计分析
城市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与解决
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解析
道路桥梁工程中关于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