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滨河公园设计

2019-09-10尚宝明

名城绘 2019年5期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

尚宝明

摘要:在全国城镇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城市面临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城市绿色空间不断减少,径流污染日益严重,涝灾频发,这一系列环境问题在阻碍城市发展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因此,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建设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城市滨水区是城市公共空间,这部分空间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用,是城市景观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海绵城市视角下,做好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加强滨海景观建设,对于城市发展、环境保护、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城市滨河;公园设计

1、前言

海绵城市概念的提出,给滨水景观设计过程中面临的严峻挑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转机,海绵城市的理念是增强城市生态环境的“弹性”,如此一来就使得城市地表径流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为滨水景观的设计提供便利,促进滨水景观生态环境中的水循环利用。

2、海绵城市环境下的滨水景观设计的具体原则

在以往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往往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导致敏感滨水区域受到相对严重的破坏,淡水资源受到严重的污染,同在一座城市内的城市景观之间的协调性也相对较差,不能完全的发挥出城市滨水景观应有的效用。在进行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过程中,要遵照一定的设计原则,才能保证其效用的充分发挥,以下就对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原则进行具体的介绍。

2.1防洪能力

所谓的海绵城市,就是使城市景观具有一定的海绵吸水功能,對于城市内的水量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在城市发生较大雨量的情况下,能够储存一定量的水,减轻雨灾的危害,对已经发生或是将要发生的洪灾具有一定的抵制作用。

2.2生态保护

在进行城市滨水景观设计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其在整个城市生态系统之中的重要作用,在满足人们日常户外活动需求的同时,要对周边的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保护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能够对认为的破坏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以增强城市滨水景观的“生命力”。

2.3空间层次

所谓的空间层次指的就是在进行城市滨水景观设计过程中,要充分的利用立体上的空间,即对垂直空间进行充分的利用,例如设计出阶梯状或是利用植物高度上的差异,给人以视觉上的立体感,进而增强景观立体感,具体的设计形式有:

(1)雨水花园:雨水花园是指在地势较低(不可以过低)的区域种植灌木,花草或者树木等植物,主要是在降雨时和降雨后利用植物以及土壤的过滤,让雨水下渗,减小地表径流量。在进行雨水花园设计时要综合雨水管理和景观设计,在解决降雨时地表径流量问题的同时也可以使生态环境更加美化。

(2)绿地对于城市来说是效率最高的渗透区域,不但渗透能力强,而且植物在土壤里的根茎部位能对雨水中悬浮物等杂物起到净化作用,从而保护植物和土壤,务必要想尽一切办法增大绿地的雨水下渗量。

(3) 扩大透水性铺装的面积。

3、海绵城市视角下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

3.1道路景观与广场景观设计

在海绵城市视角下,应确保道路的渗水性、排水性,为此,在铺设道路时,施工人员可预先在混凝土铺设部位设置相应的排水孔,这样有利于雨水、空气等因素的有效循环;在设计广场景观时,同样需结合城市整体景观,科学设计广场造型,合理选择设施材料。以往,广场中道路、活动场地等各类空间多采用花岗岩,塑胶等材料,这类材料渗水性不强,环保性较差,因此在设计广场景观时,应尽量选择渗水能力较强的材料铺设路面如生态透水石,透水混凝土,沙基透水砖等,这类材料可以在保持城市景观美观性的同时促进雨水下渗。维护生态平衡。

3.2水系整理,水体设计

海绵城市视角下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水系设计是重要内容。受传统开发模式影响,多数城市内的水体已经受到破坏,且大多缺水。针对这一问题,城市必须立足实际情况,做好丰水期的雨水疏导和有效利用,并适当增加植物岛,拓宽湖面面积,增加区域内水体总岸线的长度,以创造出良好的水生环境。如我院在咸阳市西咸新区设计某景观时就提出了以下方案:陕西省咸阳市是一座缺水的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1/9,陕西平均水平的1/4。年降水量也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且降水时间分布不均。6至9月的径流量占到全年的60%。且由于土壤为黏土性质雨水不易下渗,更易发生山洪内涝等自然灾害。宝贵的雨水成为了害人的“洪水”白白流走。为了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该方案提出了“潮汐式水景”这一设计理念。滨水景观的景观水池一方面考虑了在丰水期对于场地雨水的净化和滞留作用。同时在水体中还设置了若干“岛屿”。这些“岛屿”一方面增加了水岸线长度可以最大化的发挥水体的生态效益。另一方面某些“岛屿”边缘采用硬质材料作为驳岸。且入水坡度较小,对水体的水位变化非常敏感。在夏季水体补给量和蒸发量都较大的情况下。岛屿边缘的驳岸在水体中的暴露和淹没就会呈间歇性。如同海边沙滩的涨潮落潮一般。在低水位时人们可以通过这些驳岸抵达岛屿进行亲水观赏活动。高水位时这些驳岸又被淹没到水下使岛屿成为了孤岛景观。这样就使得雨水成为了景致的调节器。让人们更加充分的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和自然产生互动。达到生态效益,科普效益和景观效益的“三效其收。”

3.3植被修复,植物塘设计

植被修复,植被景观塑造是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在植被修复与设计方面,遵循恢复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等生态学理论,引入乡土湿生、中生植物种类,进行人为辅助的自然恢复。在高水位区域配植大面积湿生草本植物群落,在低水位区域配植中生植物群落,形成洼地、池塘、草地、小岛、山丘等多种生境类型。

3.4植物景观设计

在设计植物这部分时,可选取当地生长良好的树种,保证植物的成活率,并利于后期的粗放管理。同时,依据现有的植被状况及功能场地需求,以策略性的手法进行保护、重建,一方面减少对现状植被的破坏,另一方面利用场地现状的特色,将其优化,形成与其它公园的差异化景观风貌。

4、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滨水区是城市公共空间,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用,在海绵城市视角下,城市应结合自身情况,优化道路景观与广场景观设计,做好水系整理,完善水体设计,减少水体污染与破坏,同时做好植被修复,建设人工湿地植物塘,从各个方面做好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加强滨海景观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黄巧能,张辉,李仟.海绵城市理论视角下的居住建筑景观设计分析[J].山西建筑,2018(30):15~17.

[2]向月.基于古代既有雨洪防治与利用体系的成都市海绵城市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

(作者单位: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猜你喜欢

海绵城市理念
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海绵城市理念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与推广
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规划方法论探讨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排水设计探讨
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的应用与建议
分析城市规划设计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实践建设
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实践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下沉式绿地优化设计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建筑设计方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