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医院的具体应用研究

2019-09-10刘贤蒙

名城绘 2019年5期
关键词:智慧医疗应用发展物联网技术

刘贤蒙

摘要:在医疗行业的发展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因为其具备可移动性终端的特点,所以其使医疗行业对传统方式进行了革新,并且帮助医疗行业解决了各个科室之间的信息管理系统存在的局限性问题。对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医疗领域的应用进行分析,有利于相关医院及工作人员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物联网应用的重要性,基于此,为以后的技术革新和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智慧医疗;应用发展

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的概念在2005年《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中正式提出,此后,美国、中国、日本等将发展物联网列为国家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内容。物联网最初的概念是基于射频识别(RFID)、传感器、小型化等技术将所有物体从感官和智能相连接。在国内,物联网通常被定义为将具备智能末端设备和贴上RFID的实体通过无线或有线通信网络实现互联互通、应用集成,在网络环境下,采用适当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提供安全可控乃至个性化的管理和服务功能,实现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的管理、控制、运营一体化。

1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医疗事业领域的应用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稳定持续的发展,以前的技术体系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智慧医疗事业领域工作的需要,所以,为了提高智慧医疗事业的工作效率,人们在不断地对相关的信息控制管理技术进行革新。重视智能化技术革新,对医疗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为医疗信息事业的发展需要承担巨大的使用压力,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传统的技术管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于现在的需求,所以为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保障工作的正常进行,对智慧医疗事业领域的应用技术进行控制讨论,并探索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及创新途径十分有必要。

2医疗物联网的应用

数字化医院的物联网应用包括护理管理、固定资产动态管理、后勤管理等方面。物联网技術可以收集医院运行过程中的信息,简化信息核对流程,目前已经普及了基于IC卡的就诊卡、以掌上电脑为工具的移动护士站等。医院数字化建设的直接经济效益不明显,系统建设成本较高,所以我国一些医院并不热衷于数字化建设。现有的物联网产品多是为解决特定挑战所设计,难以满足大多数医疗机构对系统功能的需要。物联网与医疗的深度融合与规模化利用需要一套成熟的一体适用的解决方案。现有的可穿戴设备集成了部分手机功能和部分检测功能。可穿戴设备的检测范围包括睡眠状况、体脂、血压、心率、体温、血氧、血糖等。

2.1护理管理

移动护士站是物联网应用的主要方向,主要用于生命体征采集、信息录入、身份识别、护理流程智能控制。在2017年阐述了儿童医院中一卡通在挂号缴费与费用查询上的应用,通过PDA扫描条形码或二维码,实现医疗过程中患者和药物的核对,同时可以利用移动设备查询患者的医疗信息。该系统在2015年投入使用。

在2018年介绍了一种智能病区管理系统,包括体征监测、输液管理、移动护理三部分。采用可以将数据通过WiFi上传至HIS的体征采集仪,系统会24小时根据医嘱定时采集血压、脉搏和体温,生成动态检测报告,并打印。系统根据输液流速计算输液时间,显示输液进程并提醒护士做好准备。移动护理功能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基于掌上电脑的医嘱查询、护理过程记录和标本、药物确认,另一部分是在系统中根据所记录的护理数据实现护理质量控制、工作量记录和耗材管理。

于2017年设计了基于ZigBee的具有呼叫医护人员救助功能和身份识别的腕带,集成了单片处理器、充电电池、通信模块和按钮,按下腕带上的呼叫按钮后,医护人员会收到呼救人的身份信息并快速施救。

在2017年开发了利用摄像头监测静脉滴注,并通过步进电机控制输液器滴速和止断的系统,该系统可以自动控制或根据PDA进行操作。在智能护理应用中,对网络覆盖和供电的需求进一步提高,输液管理、呼叫腕带等基于专用设备的应用模式目前还不成熟。

2.2固定资产动态管理

固定资产的管理通过为物体贴上图形码标签或RFID标签确定每台设备的身份,通过传感器记录物品和设备的状态。我国正在确立医疗器械唯一标识,进一步推动了物联网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

3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医疗事业领域主要的应用方面

3.1输液信息管理中的物联网技术应用

目前,医院普遍采用人工方式观察、干预门诊或者病房输液,采用此种方式费时费力,易出现滚针、输液瓶过低出现回血等现象,而如果此类情况没有被及时发现和处理,那么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危害病患的人身安全和健康,甚至会威胁到病患的生命。除此之外,部分药品对于输液的速度具有较高要求,比如酸性较大的维C药等,为了在输液时不刺激到病患的血管,医护人员一般会控制这类输液每分钟的滴数,但大部分医护人员都是通过目测或是短时间的估测进行相应控制,所以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误差。

3.2婴儿防盗系统的物联网技术应用

在产科医院,偶然会出现婴儿报错事件,更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医院的系统漏洞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婴儿被盗的事件也偶有发生,所以为了更好地监控防盗系统,医院可以利用婴儿标签、母亲标签以及无线定位技术来实现婴儿防盗系统的建立与运行,如果有人要抱走婴儿,则需要配对婴儿标签与母亲标签,而如果配对失败或者无法配对,那么该系统则会通过无线网络触发报警按钮,实现监控;如果婴儿在没有被允许的情况下被带离产科,相关的设备可以感应到婴儿标签,之后启动门禁系统使得所有的楼道出口关闭,并结合无线网络技术和定位技术,确定婴儿的位置;而如果不法分子试图将婴儿标签腕带剪断,也会立即触发报警系统,系统也会关闭所有楼道出口。

3.3患者监护系统中的物联网技术应用

对于ICU等需要全面监护病患的区域,传统的护理方法是通过大型的设备以及人工的方式完成血压测量、脉搏和体温等病患信息收集,而物联网技术下的无线网络以及RFID标签可以在保证病人充分得到修养的前提下完成对病患生命体征数据的收集和管理。医院利用远程的监护系统以及相关的电子辅助系统,有利于在日常生活中对老年人的各项生命体征数据进行管理和分析,有助于提高针对老年人的家庭医疗服务水平,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4结语

本文主要针对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医疗领域的应用进行分析,希望可以通过这些分析有效地帮助相关医疗企业人员认识到物联网技术应用的重要性,从而不断为民生事业作出贡献。相关企业和从业人员需要不断地进行分析评估和总结反馈,从而在实际过程中不断获得经验。

参考文献:

[1]李新献,田肖.物联网技术在医疗行业中的应用[J].电子世界,2017(6):175.

[2]蒋桢桢.基于物联网的社区慢病健康管理策略研究[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2017.

(作者单位: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智慧医疗应用发展物联网技术
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应用及发展
试析互联网+医疗在医院中的应用
基于物联网技术下的高校固定资产清查
试论计算机软件技术中插件技术的运用
基于Arduino的物联网技术下校园路灯控制的实现与应用
物联网技术及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我国智慧医疗建设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物联网的汽车生产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