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2019-09-10

画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美术馆艺术家艺术

绘画

苏新平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2019年4月28日-6月9日

该展是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艺术家个案研究系列”的最新成果,聚焦艺术家苏新平近三年的艺术创作。苏新平的作品视线主要围绕或投向在其所处的生存空间和文化记忆,明显带有中国社会轉型期中能够指认的存在痕迹和人们的内心、情感层面上的境遇。他通过绘画艺术重构了其对现实处境的认知与觉知,并以超验、变异、混杂、抽象的画面,呈现出油画的黏性、版画的质感,乃至影像的游弋,演绎了人与命运永恒的纠缠、焦虑与困惑。展览共展出40件绘画类作品和1件影像作品,包括切片化的铜版作品、纸本素描长卷和布面油画等。

几暇怡情——乾隆朝君臣书画特展

北京故宫博物院

2019年4月30日-6月30日

该展遴选院藏乾隆朝君臣书画100余件,有90%保留着清宫文物原貌,其中一半以上是首次面世。整个展览分为四个单元:乾隆宸翰、宗室书画、词臣书画、君臣唱和,以乾隆帝及围绕在他身边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宗室、词臣的书画为主线。重要展品包括清人画《乾隆帝是一是二图像轴》、乾隆帝《临三希文翰卷》、清拓《三希堂法帖》等。

第十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

OCAT深圳馆、华·美术馆、深圳画院美术馆

2019年4月20日-5月20日

本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以“水墨现在”为主题,由董小明担任总策展人,吴洪亮、尚辉、冀少峰、杨晓洋四位长期致力于水墨艺术理论的研究者与水墨创作的实践者,分别担任“揽古烁今”“笔墨至式”“水墨无疆”“四十不惑”4个主题展的策展人。展览继续以历届展览开放的态度关注水墨艺术在当代文化语境下的多样呈现,邀请96位海内外艺术家和19位理论家参与,共展出作品300余件。

张浩的三个平面——毛笔思维的精神与丢勒的文艺复兴

杭州人可艺术中心

2019年4月27日- 7月26日

该展呈现艺术家张浩的近期新作,试图为水墨艺术建构“三个平面”:“水墨平面”,张浩以其个体生命实践凝练而成的“毛笔思维”,赋予西方建筑以抽象简化的形式,又结合水墨空白的活化原理,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精神图示;“真丝平面”,在丝网真丝上画出西方抽象的色块,用西方的色彩构成与中国黑白艺术对话;“壁画平面”,艺术家尝试在展厅的墙壁上直接绘画,以第一平面的水墨绘画的可能生成空间来构想墙壁上的色彩形态。

巨匠的剪影——张大千120岁纪念大展

台北故宫

2019年4月1日-6月25日

今年适逢张大千(1899-1983)120岁诞辰,该展从台北故宫及台北历史博物馆寄存的作品中,精选出书画精品、印章与珍贵照片,希望能具体反映张大千早、中、晚不同时期的艺术特色与精神。

雕塑/装置

云泉——中国传统美学的当代构型

苏州博物馆

2019年4月12日-6月16日

该展是中国当代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语境的一次对话,探讨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置于当代文化背景中,呈现艺术家对传统精神的当代认知。展出蔡志松、陈琦、梁绍基、隋建国、沈烈毅等10位艺术家的作品,涵盖雕塑、装置等媒材。

陈志光:魔都蚁行志

上海宝龙美术馆

2019年5月3日-5月24日

艺术家陈志光2003年以来创作不辍的视觉符号“蚂蚁”和近年推出的“断木”系列,其底色是蚂蚁代表的主动迁移和树木代表的被动迁移共同构成的大规模人口流动。而在如此庞大的文化景观中,有无数个如他一般渺小却又无比铿锵的个体。他运用蚂蚁这一意象隐喻当代生活中的人类,以小见大地书写新式寓言。被他放置于不同环境的一只只蚂蚁似乎失去了个体形象,隐入集体意象的蚂蚁群落,正如中国人和中国的关系、当代人和当代社会的关系。与此同时,他的蚂蚁又绝非弱小脆弱、不堪一击,而是充满视觉张力乃至乖张的存在,与艺术家本人的侠气豪情如此合衬。

“出维:雕琢空间”2019·深圳(坪山)国际雕塑展

深圳坪山雕塑艺术创意园、大万世居、区政府大楼前厅

2019年5月14日-31日

该展由李振华、刘晓都共同策划,囊括了雕塑、公共艺术、互动装置和新媒体艺术等多个类型,呈现来自近10个国家的艺术家的作品,包括德国艺术家艾莫斯(Thomas Eller)在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上展出过的《THE》、迪特·坦茨纳(Dieter Detzner)的《Sandrine》等。

建筑

故事集:古建工程师的一甲子——于倬云诞辰百年纪念展

北京故宫博物院

2018年12月14日-2020年5月

该展呈现于倬云从民国到20世纪末的不同历史时期,从一名北平文物整理委员会的试用技士成长为故宫文物建筑保护的技术带头人和实践者的历程。展览选取其职业生涯中若干重要事件,置于大时代背景之中,讲述故宫古建筑保护事业的发展,以及于倬云先生与同仁们在这一过程中的思考、付出与成就。

家的成长:建筑师自宅文献展

香港大学上海学习中心

2019年5月25日-7月14日

该展选择13座自宅和1组自宅群作为展示对象,根据现场勘察和原始图档,进一步运用模型和轴测图剖切、平移建筑师自宅,从外部空间出发,阐释了建筑师自宅与建筑师事业版图共同成长的微妙关系。这14个案例分布于全球五大洲,分“读·欧美”“ 遇·亚洲”“影像”三个板块,均为现代建筑运动中的作品,设计时间从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

观念

语言的窸窣

深圳设计互联 | 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

2019年3月24日-6月24日

该展聚焦科技、人类和社会不断发展与进步的大背景下语言的发展及转变,借由艺术家对语言节奏的把玩,通过一系列雕塑、大型装置及二维作品,探索在现代语境中字面语言的潜在含义。其中,周育正与关小的作品以资本主义社会作为基本语境,将各种看似无关的图形和物件并置,构建起内在含义间的相互指涉;陈佩之运用两种常见对象的物理相似性,巧妙地向我们暗示人物关系的相互影响和冲突;Aaajiao(徐文恺)的作品将常见的数字现象转化为实体存在的空间……

格式塔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2019年5月8日-5月15日

“格式塔”项目源自2017年“.zip”展的邀请,姜俊和宋振熙转换了艺术评论家和策展人的身份,扮演了一次文字型的艺术家,开始编写短小的格言。之后,他们和汪琦琦共同组成“萌态奇小组”,展现了某一个体对于历史的感知。

村上隆对战村上隆

香港大馆当代美术馆

2019年6月1日-9月1日

该展呈现日本艺术家村上隆(Takashi Murakami)60余件画作及雕塑,包括其大型“后末世”主题作品、花朵作品,以及“圆相”系列。另外,展览期间,美术馆将举办一系列公开及教育活动,包括放映村上隆的影片作品,以及村上隆与策展人Tobias Berger的对话等。

涅盘:薛松作品展

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

2019年5月18日-7月14日

该展由杰佛瑞·约翰·斯鲍丁担任策展人,呈现艺术家薛松跨越30余年的艺术创作历程,展出作品包括其早期的碑帖残片拼贴尝试,以及艺术家一直在发展重塑的“与大师对话”系列、“历史与现实”系列、“城市与青春”系列、“传统山水”系列、“泡沫”系列等。

宫岛达男:如来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

2019年5月18日- 8月18日

展览梳理了艺术家宫岛达男(Tatsuo Miyajima)30年以来的创作,展出了自1988年以来每个阶段代表性的LED装置作品以及行为作品。此外,展覽更将呈现艺术家为本次个展特别制作的巨型LED装置《时间瀑布》以及行为作品《时间皮肤》。

新媒体

teamLab:油罐中的水粒子世界

上海油罐艺术中心

2019年3月23日-8月24日

该展带来了《油罐中的水粒子世界,超越边界》《花与人,不为所控却能共生, 消除作品的边界——度时如年》等沉浸式作品,组成受进入者影响而不断变幻的巨型互动空间,此外还有相互连接的海浪作品《Black Waves: 迷失、沉浸与重生》等。

“释放全景”2019·深圳新媒体艺术节暨坪山文化聚落展览馆开业大展

深圳坪山文化聚落展览馆

2019年4月20日-6月16日

该展以开放式的创作集合为中心,呈现全球媒体艺术领域的最新思考,共分为六个单元:“26”探索数字化的艺术世界;“似曾相识”从古代美术到当代艺术到神话科技等多方面维度的思考后进行回应,还原虚构而真实的场景;“自由形式”对已存在的既定形式进行拆解和重新解读;“后人类,机器和运动,速度和空间”从当下维度中重新整理与重新思考,产生更多的实质性的探索;“击掌”进行了更加概念化的抽象思考,用抽象视觉来激发观者;“艺术科学剧院”聚焦艺术与科学、神话与科技,以及感官融合等。

持续反YING

北京山水美术馆

2019年5月25日-8月28日

该展呈现来自全球18个国家与地区34位艺术家的50余件作品,包括徐冰《废弃的景观》、埃莉斯·莫林(Elise Morin)和克莱门斯·艾利亚德(Clémence Eliard)的《凝视城市(北京)》、贾斯特斯·布鲁斯(Justus Bruns)《纵向空白》等。展览通过视觉艺术、装置、雕塑、新媒体互动艺术等形式,探讨人与自然之间的多种关系,提供一种“行动”的诗化可能性。

《列·象》新媒体影像装置艺术展

成都漾独立艺术空间

2019年4月1日-5月15日

郭锐文是一位程序员兼视觉艺术家,他擅长使用 Processing 编写程序算法,实现代码与艺术的无缝对接。该展在4个空间中呈现其7件作品。艺术家通过定制、组合不同程序算法,探索视觉效果、空间结构、视角追踪、自组织系统的实验过程,用崭新的艺术方式诠释出一种精神以及文明的意境。

生长

上海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

2019年3月21日-6月30日

该展呈现在生命体、合成生物学与生态行动主义交叠领域内4位先驱艺术家的作品:爱德华多·卡兹创作的爱冬茄(Edunia)[爱德华多+碧冬茄(Petunia)]貌似平凡,却是对人类-植物异种培育结果首次盛开的见证。苏珊·安卡尔的近期作品《永生的城市》汇集自然界的标本以及工业化的产物,使它们共居于无数个培养皿构建的城市景观之中。名为《护理与控制的容器》的作品是SymbioticaA的艺术家们又一次对技术工具论的抗争。梁绍基的作品蕴含着他长久以来对蚕虫生命周期的着迷,也是鲜活成长中生命的印记。

古代美术

灼烁重现:15世纪中期景德镇瓷器大展

上海博物馆

2019年5月28日-9月1日

该展由上海博物馆与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联合举办,汇集了国内外28家机构收藏和出土的280余件器物,分为四个部分,展现明代正统到天顺时期的皇家官瓷、景德镇御窑厂出土的瓷器及标本、与各地分封藩王相关的产品以及民窑瓷器。值得指出的是,把国内外15世纪中期官窑、民窑代表性器物大批量集中展出的情况尚属首次。主办方旨在通过此次艺术性、学术性、探索性兼具的展览,对正统、景泰、天顺三朝景德镇瓷业发展情况和具有时代特点的产品,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较系统地还原这一段历史。

群芳竞秀——苏州博物馆馆藏明清花鸟主题特展

苏州博物馆

2019年4月10日-6月9日

该展遴选苏州博物馆馆藏明清花卉名家,如陆治、王铎、蒋廷锡、朱昂之、虚谷、任薰等,共展出40余幅作品。形制上,卷、册、轴兼备,风格涵盖工笔设色、水墨写意、没骨双勾,呈现不同流派花鸟画的特征。

彩绘地中海:一座古城的文明与幻想

北京中华世纪坛

2019年5月1日-6月28日

该展通过134件/组精美文物,包括壁画、雕像、建筑构件、彩陶、青铜器等,展现了“大希腊”时代多民族碰撞与交融下所形成的独特文明。展览融入了实景模型和3D投影等高科技展示手段,再现震动考古界的“跳水者之墓”壁画场景——让文物“活起来”,以全新的视角、浸入式体验的方式,生动还原历史变迁和文化融合。

心相·萬象——大航海时代的浙江精神

杭州浙江美术馆

2019年4月16日-6月16日

该展作为浙江美术馆开馆10周年的首个纪念特展,以15至17世纪大航海时代的中外交流史为考量背景,聚焦《坤舆万国全图》中的明朝浙江作为人文语境,梳理以李之藻、朱舜水、王阳明、黄宗羲、张煌言、黄媛介、徐渭、陈洪绶等为代表的明朝浙籍及旅浙先贤人物的历史事迹,讲述中国故事的浙江篇章。展览精选逾百件明朝精英创作的书画作品、文物器具、古籍文献等相关资料作为承载精神文化的物质题材,综合反映浙江精神在思想、科技、文学、艺术等领域的历史风貌。

海岱朝宗——山东古代文物菁华

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

2019年4月19日-7月9日

该展以齐文化腹心地区出土的新石器时代至秦汉时期的精品文物为主体,以时代演进为脉络,从文化源起、演变、交流、互动的动态视角考察该地区考古学文化的渊源、脉络及其时代和区域特色,力图让观众对海岱之间的齐地文化面貌有更加全面、直观、具体、深入的了解。展览汇集的近200件(组)文物精品,大多出土于临淄齐故城及其周边,还包括高青、临朐、海阳等地的重要考古发现,堪称山东地区最能代表齐文化特色和发展水平的代表性考古遗物。

其他

挑战的灵魂:伊夫·克莱因、李禹焕、丁乙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2019年4月28日-7月28日

该展通过百余件文献、绘画和装置作品,呈现伊夫·克莱因、李禹焕、丁乙这三位来自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对实验、创新和发现的不懈追求;感受他们如何以个人之力或群体之力发明崭新的艺术语言、媒介和形式,挑战约定俗成和流行。这是中国境内第一次大规模展出伊夫·克莱因与李禹焕的作品,同时将展出丁乙为本次展览创作的全新作品。

大自然母亲——创新的灵感

上海自然博物馆

2019年4月2日-6月30日

该展自泰国国家科技馆引进,从仿生学的视角重新审视自然界。展出作品包括10组仿生设计案例、7组互动装置、10余件标本及模型,以及影像等。“仿生学”是从自然界借鉴聪明的想法,模仿自然界的范例来创造更好的形式、过程和系统,而仿生思维就是在大自然中寻找解决问题的路线图。展览为观众提供了另一种与自然对话的方式,通过了解人类创新灵感的源泉——自然,寻找困扰当今人类诸多问题的答案。展览共分为“仿生法则”“创新之源”“自然启示”三个部分。

极限混合:2019·空港双年展

广州翼·空港文旅小镇

2019年6月1日-8月31日

该展邀请了江宁、鲁明军担任策展人,徐震、范勃任艺术顾问。同时邀请70余位国内外知名艺术家和合美术馆、广州美术学院、没顶公司、香格纳画廊、里森画廊、控制俱乐部等数家专业画廊等机构参与。艺术家们根据不同空间的特征、属性和质感,进行实地创作或有机地植入近100件/组作品。目前参展艺术家名单包括奥拉威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草间弥生(Yayoi Kusama)、陳天灼、丁乙、范勃、宫岛达男(Tatsuo Miyajima)、莱恩·甘德(Ryan Gander)、何多苓、何翔宇、刘韡、陆平原、杨振中、尉洪磊、张鼎、周春芽、周力等。

林中空地——重访假杂志的实践

北京中间美术馆

2019年4月18日- 8月4日

2017年,假杂志正式落地实体空间,转型成一个围绕图像展开多元实践的综合艺术机构——摄影书、杂志、网志、书展、公共活动等实践持续展开。该展是“中间实践”项目的第六次展览,由中间美术馆与假杂志共同策划。玻璃窗上的文字取自假杂志的栏目名称和几本出版物的名字,这些充满诗意的词句或许可以当做一些关键词与索引;书架区域主要呈现了假杂志在过去8年间全部28本出版物(包括多本绝版书);在桌面上,挑选了假杂志微信公众号的栏目“假展览”的内容,把手机横屏翻动连续图像的线上观展,转换为美术馆空间内的图像阅读。

人间指南

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2019年5月18日-8月18日

该展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将聚焦和梳理中国艺术家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以社会转型期为背景的艺术实践。展览标题来自1991年上映的一部国产室内喜剧《编辑部的故事》,《人间指南》是电视剧中的一份杂志,这个词也暗示了90年代初那个流变不居的年代——特别是经济结构转型的社会背景下,面对价值的虚焦和断裂,公众所产生的焦虑、困惑和对价值重建的期待。展览的话题重新转向那个时间节点,勾勒出一道从上世纪80年代知识分子普遍的精英主义想象,到90年代初消费和开放社会来临后的价值坍塌、自我放逐或重建想象的“曲线路径”。

猜你喜欢

美术馆艺术家艺术
纸的艺术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美术馆
美术馆的怪物传说
美术馆里遇到的数学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加州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