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2019-09-10包强
包强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治意识,促进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通过生活情境导入、教学案例生活化、课后作业生活化等方式,构建生活化的教学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模式;构建对策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也要指导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法治意识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过去纯理论灌输的、空中楼阁式的教学模式,将道德与法治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起来,积极构建生活化的教学课堂,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意识、能力等,全面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本文立足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以现代教育思想如新课程改革、核心素养理念等为指导,探索现代教育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对策。
1 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内涵
所谓生活化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结合教学知识内容,立足学生的认知、情感和生活经验等,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案例、现象、常识等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引发学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教师的教学应当紧密联系生活实践,构建生活化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
2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构建的价值
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极其重要的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展,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是“道德教化”与“法律规范”的有机结合。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2.1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治意识
教育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知识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道德、法治是促使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基石。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中,结合社会上的道德与法治热点问题,将相关的案例融入到实际的教学中,并结合理论知识分析现实案例,让学生更加明白生活中的是是非非,更加懂得用道德要求自己,用法律规范自己,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意识,促使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2.2 有利于促使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思想,现代教师应当积极改变过去应试化的教育模式,进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而就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而言,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师对道德与法治教学不够重视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内容相对单一,“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师的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相互脱离,直接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融会贯通,同时也背离了道德与法治课程开设的初衷。
3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构建的有效性对策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而现代新课程改革的思想,也格外强调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生活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当紧密结合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积极构建生活化的道德与法治课堂。
3.1 生活情境导入
任何一门课程,导入都是极其关键的一个环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也应当重视课堂导入,并借助富有吸引力和趣味性的课堂导入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导入效果。例如,在道德与法治“法律护我成长”一课的教学中,该课教学的目标是: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权。即要指导学生懂得用法律约束自己和保护自己。为了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在教学中,通过一个学生生活中会遇到的话题作为导入:“是否有被抢过钱的经历?是如何处理的?”、“如果你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被抢钱了,你应当怎样处理?”。老师的话题提出,学生们便开始议论纷纷,争前恐后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的处理方式。这种立足现实生活的情境导入模式,有利于提高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果,让学生懂得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如何处理,不仅让学生懂得用法律约束自己,同时也要让学生懂得如何用法律保护自己。
3.2 教学案例生活化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展,需要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当紧密结合教学内容,融入生活化的教学案例,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律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例如,在教学“合理利用网络”时,为了让学生懂得正确利用网络,笔者在教学中,从“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网络正能量”三个角度,结合实际的案例,让学生结合实际的案例,懂得如何利用网络合理表达自己的诉求,如何“信息节食”,合理利用网络信息;如何遵守网络规则以及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基于篇幅限制,筆者不再赘述实际的案例内容。只是强调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立足生活案例,让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3 课后作业生活化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除了构建生活化的教学课堂,教师还可以将教学延伸到课外,布置生活化的课外作业,提高学生的生活应用和实践能力。例如,在讲解“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时,笔者布置了一个课外实践作业:即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生活,分析自己每天的生活都需要遵守哪些规则。如乘坐交通工具,是否要遵守交通规则?学校读书,是否要遵守学校规则等。让学生记录生活中点滴需要遵守规则的生活,进而得出“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的道理,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的教学应当改变过去应试化的教育模式,通过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意识,提高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王燕.把生活化元素融入道德与法治课堂中[J ].江西教育,201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