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互联网养老院新平台
2019-09-10洪雪蒙
洪雪蒙
在中国老龄化趋势愈演愈烈的当下,国内的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家正积极投身于养老服务产业,成为这股“银发浪潮”中的引路人。康久集团董事长耿海波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作为浙江大学第一届医学营养系的毕业生,耿海波在很多年前便有一种使命感,要为中国人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在十多年前,康久集团便开始布局线下实体医养结合机构,至今已在全国建立了30多家医疗机构及养老机构。2015年开始,康久集团积极拥抱互联网,借助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为广大老人提供全程连续、方便可及的综合性养老服务,建设起医养结合的互联网养老平台。
近日,浙江省社会组织总会记者对耿海波进行了专访,听他讲述中国养老产业的现状与未来,以及康久集团在养老服务行业的探索历程。
记者:是怎样的契机,让您想到进入养老行业?
耿海波:老年是人生浓缩的精华,他们的经验是社会宝贵的财富,他们的经验,能够惠及子孙,惠及社会。我本人又是浙大第一届医学营养系毕业,我们这代人尤其是学医的一代人,天生有一种使命感,要为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的老年人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这是提出并践行医养结合的出发点,康久的初衷是想成为为国人提供最佳的“医疗服务供应商”。服务是非常具有想象力的一项事业,它的核心是用户体验,这个概念虽然很抽象,但想象空间却很大,可挖掘的潜力,自由发挥的舞台也很大。
记者:我国养老产业在基础设施、发展速度、经营形式等方面的现状如何?
耿海波: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是我国目前三种基本的养老模式。到2020年,我国有望实现“9073”的目标,即90%身体状况比较好的、愿意和子女在一起的老年人,采取以家庭为基础的居家养老;7%的老年人依托社区的养老服务中心,提供日间照料;3%的老年人通过机构养老予以保障。
截至2018年底,民政部统计数据在册养老机构的数量近3万家,床位746万张。公立养老机构床位供不应求,但大部分民营机构床位空置率仍高达50%左右,很多养老设施都处于废弃、闲置状态,没有发挥它应有的功能。
目前,单一养老机构的医疗服务能力、护理能力、诊疗水平有限,仅仅通过形式和流程上的升级无法对整个机构的养老效果产生实质的推动效果。
此外,在选址方面,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有一个误区,很多养老院会选址山清水秀的地方,虽然空气清新,环境优雅,但是很多的配套设施跟不上,子女探望困难路程远,导致床位空置率高。目前真正盈利的养老机构不足10%,近60%的机构仍是处于亏损状态。
记者:我国的养老产业有着怎样的前景?
耿海波: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6-2022年中国养老产业深度调查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截至2018年底,老年人口消费潜力占GDP的8%,即4万亿左右。随着我国经济平稳发展,老年人口数量和收入的增加,老年市场消费力在不断提升,为老龄产品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市场基础。预计到2050年,消费潜力能达到106 万亿元,养老产业占GDP的比重将达到三分之一左右,我认为,未来10到15年是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的黄金年代。
记者:目前现行的社会养老体系尚有哪些不完善之处,还需要哪些方面的改善?
耿海波:伴随着我们国家未富先老、未备先老,不期而遇就到来的人口老龄化,我国现存的养老体系的的确确存在很多的问题。首先是养老体系建设不够完善,虽然国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养老政策,但政策落地到各属地还需要时间的。另外养老体系的人才储备是缺乏的,从管理人才到基础的养护人员的匮乏是养老行业现在面临的最大的困难与困惑。还有尚未形成完整的养老产业链,存在断层现象。对于养老产业来说,缺乏实现真正意义的养老产业内部循环。
记者:早在2009年,中国就开始启动应对人口老龄化危机的研究,至去年,我国65周岁及以上的人口比重为11.9%,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继续增多,养老压力还将继续加大,在這样的背景下,养老体系的完善有怎样的意义?
耿海波: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一方面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然要求,是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的制度安排,对于科学、综合应对人口老龄化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譬如60-75岁的老人我们定义为健康活力老人,适应社区,居家养老,这部分老人时间自由,可完全关注生活享受,这个年龄段的老年人一般有稳定的退休金收入和医疗保险,子女也已经成年,可以自由支配消费,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和新科技,网上购物的比例比较高,具有一定的投资能力,可以用积蓄做一些理财和投资,一些有特色的、不动产的、成本不是很高的投资项目可能对他们很有吸引力,热衷旅游,喜欢用闲暇的时间游遍大好河山。而75-85岁以上甚至是失能失智老人就需要专业的机构养老。
不同年龄阶段老人的生活需求也不同。譬如可以在活力老人多的社区中开设“老年大学”等,养老机构要依次来设计创造多元化的养老产品。养老体系的完善可以为老人带来专业化、精细化、人性化的居住环境,来完善社区的医、养、健、学等配套服务功能。
记者:您在多年前就提出了互联网养老院的概念,能否简单介绍这一概念的具体含义?
耿海波:康久公司从2006年开始探索布局线下实体医养结合机构,目前已在全国建立30多家医疗机构及养老机构,通过多年市场摸索与地面深耕,积累丰富的医疗、养老相结合的健康服务经验,逐渐形成康久自有的标准体系与运营模式。
2015年开始,我们拥抱互联网,正式启动互联网+医养结合战略,建设医养结合互联网平台,接入微医、春雨医生、甘草医生等互联网医疗平台,形成医养一体化的云服务平台,大幅提升服务效率和市场拓展速度。我们的养老理念也从医养结合1.0升级到2.0版本的“互联网+养老”,到现在3.0版本的“康久互联网养老院”。
康久互联网养老院围绕居家、社区、机构三位一体的建设思路,相应开发了养老机构管理系统、SHC健康管理系统、医养乐智能盒子等产品,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连接全国养老机构、医疗机构、社区机构和居家老人,优化医养资源配置,为全国的养老机构“赋能增效”,为老人打造“十分钟”养老生态圈,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老年人群网格化管理。
記者:与传统养老院相比,互联网养老院最大的优势和特色在哪里?
耿海波:康久互联网希望能以互联网这种新兴工具,为全国的养老服务机构“赋能增效”,打造出四个养老服务平台。
首先是养老服务供给的升级平台。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输出标准化的软硬件工具,提升养老机构的服务效能。
其次是医养结合服务的创新平台。连接了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支持,相较于传统养老院模式,我们降低了就医门槛,实现了远程问诊、电子处方、120绿色通道等功能,实现老有所养,养有所医。
第三是三位一体融合的服务平台。我们围绕“学院式养老”理念,为居家、社区、机构的老人带去丰富的老年生活,让老人从“被动养老”向“主动参与”转变。
第四是养老服务合作的开放平台。它可以与养老体系相关的无数第三方进行合作,更好地为老人服务。
围绕这四个定位,康久互联网养老院通过技术、医疗,通过康久的SOP、专业培训、康久学院、数据营运等等手段,全方面为机构赋能、为产业解困、为老人提升生活品质。可以说,互联网养老院是康久集团十多年发展的一次经验总结和升华。
记者:目前互联网养老院的发展现状如何,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提高?
耿海波:我们国家大力支持企事业单位在养老产业领域改革创新,也出现了很多网络养老院、虚拟养老院等不同概念,而互联网养老院真正将互联网落到了实处,借助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全面整合跨区域优质资源,为老年人和相关服务机构搭建起供需平台,同时利用老年智能终端设备,为广大老人提供全程连续、方便可及的综合性养老服务,运用互联网为养老院赋能。
康久互联网养老院从3月份正式在临安发布上线以来,受到当地市委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也受到了当地养老机构的大力欢迎,目前已经在临安地区实现了全域覆盖。接下来,依托于国民健康养老网(编者注:国家卫健委下属平台)的线上资源,康久互联网养老院将进一步为该平台上的1200多家养老机构开通平台功能,实现资源互通,我们计划今年为全国5000家养老机构赋能增效。
记者:就您个人而言,希望互联网养老院在未来能发挥怎样的作用?
耿海波:借助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全面整合跨区域优质资源,为老年人和相关服务机构搭建起供需平台,同时利用老年智能终端设备,为广大老人提供全程连续、方便可及的综合性养老服务,运用互联网为养老院赋能。
我们希望能做到这五点,一是“互联网+医疗健康”助力搭建医养结合服务体系,保障养老健康。二是整合养老产业上下游资源,打造全产业链服务体系。三是打造养老保障体系,增加养老保障产品和服务供给,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养老保障需求。四是为养老机构提高医护人员专业课件培训,提升服务技能。五是提倡并实践 “学院式养老”,线上线下全面为老人提供更完善的人文关怀及精神慰藉。
希望康久互联网养老院能为全国2亿多老人带去新时代、新科技、新服务的养老福祉,真正做到让老年人晚年幸福,促进养老产业设施建设完善,为国家养老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