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价值及教学策略探讨
2019-09-10刘英
刘英
我国对于教育事业是十分重视的,国家以及各地政府纷纷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教育的改革。在教师教授小学语文这一学科时,教师布置阅读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占据比较重要的比重。目前,群文阅读广受教师的认可。群文阅读在提高学生知识储备量、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帮助学生提高思考能力、改善学生阅读习惯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群文阅读 价值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5-0149-01
随着中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模式正在不断的创新,教育水平正在不断提升当中,小学语文教学也是如此。目前,群文阅读已经越来越受各科教师认可,越来越多的小学语文教师已经尝试把群文阅读应用于日常教学当中,甚至致力于群文阅读的推广。
1.群文阅读的重要性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量
自古以来,学者对于阅读都保有高度的重视,故此有各种关于读书的诗句、俗语流传于世。比方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等。目前大多数从事教育事业的教师越来越重视阅读对于学生的作用。在日常的教学授课过程中,特别是语文这一科目,更加重视阅读在课堂中的应用。教师们往往通过让学生对文章进行多种方式的阅读,加深其对于相关阅读知识的认知。但如果仅仅靠学生阅读课本上那一点点内容,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所以,群文阅读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2)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当今社会正在飞速发展着,信息的及时接收不管是对于老师,还是对于学生都是至关重要的。虽然目前是数据化的时代,但是也离不开文字传播。阅读是接收并理解这些信息极为重要的一种方式。因此,学生需要提高并且培养这一能力。而培养这一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群文阅读。目前,许多教师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对于群文阅读的应用也是非常重视的。
(3)帮助学生提高思考能力
就目前而言,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方法大同小异,缺少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关于独立自主进行思考是有所欠缺的,这与教师固化的教学方法有关。过去的授课模式,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大部分时间负责接收信息,但并不进行独立的思考。群文阅读可以帮助教师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逻辑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布置相应的读书任务,在扩充学生知识储备量的同时也使学生的独立自主思考能力得到提升。
2.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1)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文章
年龄层次不一样的学生所使用的教材不同,所学习的内容也不一样。因此,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提高思维能力,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来给学生选择合适的文章进行群文阅读。一般而言,语文课本中每一单元的课文是相互关联的。比如说:《秋天》、《四季》都是描写关于季节的,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阅读,甚至拓展其他相关文章,让学生对于季节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这样也帮助学生吸收与巩固知识。
(2)安排相应的辅助活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使用群文阅读进行授课,能够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知道教师所讲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其理解能力。当然,要想做好群文阅读,单单对几篇文章进行阅读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教师安排辅助性的活动,来帮助学生思维的开发。比如:在上《小书包》这一篇课文的时候,可以找一些相關的文章、图片进行对比找出异同点。在上《要下雨了》这篇课文时,也可以让学生阅读关于天气的小短文,并且组织一场讨论游戏,让学生讲出这些天气的特征,发言正确的学生可以得到小红花的奖励。
(3)以学生为本
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一般情况下,教师的重要性大于学生,在课堂中教师也位居领导层。但其实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者的角色,应该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点,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文章或者有利于思维培养的文章,并且安排相应的任务,来提高学生进行阅读的意愿。比如:在上《静夜思》这首诗歌的时候,教师可以找出几首同样关于月亮的诗歌《生查子·元夕》、《把酒对月歌》等。总之教师在应用群文阅读时要从学生的角度进行安排,提高其接受度。
3.结语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语文教育方式的改革也在持续深化着。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效果,在教学的过程中使用群文阅读是势在必行的。目前,传统的语文教学多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缺乏动脑机会,其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提升,学生对于教师的依赖度需要减少。群文阅读具有提高学生知识储备量,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帮助学生提高思考能力,改善学生阅读习惯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群文阅读是意义深远的。教师在进行群文阅读时必须精心选文,明确议题,一切都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才能将群文阅读的效果达到最佳。总之,群文阅读对于学生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周艳红.关于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价值分析与教学策略探讨[J].时代教育,2017(16):158-158
[2]李容.浅析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价值及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28):173-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