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分层教学法应用刍谈

2019-09-10冯生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分层体育教师体育课

冯生

小学体育课程在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除了其他理论课程学习以外,体育课程对学生的发展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分层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受到更多的关注,分层教学法立足于学生个体,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进行的差别式的体育教学,更好的激发学生的体育本能和保持学生身体健康,促进学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

小学体育 分层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 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5-0132-01

素质教育除了重视培养学生语数外等课程的学科核心素养之外,还突出强调要重视小学体育教学,促进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全面发展,将学生培养成热爱运动、喜欢运动的健康学生。虽然改革的体育教学目标指明了明确的教学目标,但是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还是存在不小的问题,体育精神并没有得到完全落实,学生体质没有得到显著提升。因此,笔者在本文基于多年的体育教学经验,探索研究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应用策略。

1.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1)体育教学形式单一

笔者发现,小学体育教学中,很多体育教师还是采取传统的体育教學模式,除了点名、跑步、自由活动之外,很少与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进行互动交流,虽然学生觉得这样的体育课很轻松,但是对不好运动的学生来说其实是失去了锻炼身体的好机会。与全民体育教育完全的理念完全冲突,而且并不能满足学生的体育运动需求,所以教师必须改变体育教学形式。

(2)师资不足,管理不到位

在很多基层小学体育教师中,其实真正体育专业的教师很少,大多数都只是其它非体育专业教师进行体育课的教学,其中还不乏体育教师就是本班的语文或数学老师。学生没有受到专业体育教师的教学和训练,体育潜能没有被激发和挖掘出来;还有就是主科教师来上体育课,最终的结果可能就是体育课摇身转变为主科课,体育课被强行抢占。而由于体育课不在小学评价体制的考核范围之内,体育课也没能引起学校领导重视,管理缺失的现象比较明显。

2.分层教学法的应用原则

(1)分层教学定义界定

“分层教学法就是针对各种学生进行的理论教学方式,由于受到生活 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遗传方面的影响,个体间存在明显差别,使他们在学习方法、学习效率、能力倾向等方面有着不一样的特征,因此,老师必须采取差异化教学方式,才可以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说到底,分层教学法就是针对学生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受到专业的体育锻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分层教学法可以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从中得到一定的体验。

(2)分层教学的应用原则

第一,分层和动态管理原则。进行体育教学之前,体育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体质现状和情况有一个清楚的了解,采取适用于不同体质学生的体育活动。分层之后,适时根据学生体质变化情况进行调整,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应他们的学习能力。

第二,分层备课和授课原则。学生分层以后,教师必须依据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确定发展目标,对他们的运动特长和兴趣目标有所侧重,,对他们的运动能力和技术加以训练,以此来推动他们的不断进步。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体育教师需做到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级的学生统一授课。

第三,分层考核评价原则。分层授课之后,考核评价的标准也要根据分层的情况而定,而不是“一把尺子量到底”。,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层次,再集中分组加以考评。

3.分层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结合教学任务,划分学生层次

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学生生活水平在提高的同时,学生却陷入了网络与手机的世界,注意力放在科技产品上后体育运动时间明显不足,使得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呈逐年下降趋势。所以小学体育教师应该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划分教学层次,结合教学任务,设计合理的授课内容与形式,最大限度的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发展,激发学生的体育潜能。

(2)立足教学实际,设计针对训练

至今,小学体育教学中依然还存在教师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所有学生 统一授课,安排同样的教学任务,导致有些学生运动有余,而有的学生体能跟不上,学生身体潜能没有得到激发,身体素质得不到全面发展。因此,小学体育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层,立足于学生情况和实际教学,对不同层级的小学生采取针对性的训练。

例如,对于体能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安排一些难度和运动量稍大的训练任务,如400米和800米训练,一分钟跳绳180下以上。那么当身体素质稍差的学生要求就不要设计这么高,可以释放降低难度和要求,甚至安排其他比如跳远等项目的训练。采用分层针对性的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得到较好的训练。

(3)把握教学目标,完善评价机制

许多教师对学生的体育评价都过于简单,大多数体育教师只是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作出简短的评价,而表现好坏的参照标准则是以体能较好的学生表现为主,这样的评价机制是不完善也不公平的,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和运动特长方面也没有相应的指导。如今进行分层教学后,教师应当重视对学生运动行为的评价,结合教学目标,制定和完善考核评价标准,增加对学生体能方面的指导意见,促进学生体育锻炼与教学效果。

就目前而言,分层教学是小学体育教师进行合理教学的有效手段,它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身体素质,针对性的进行身体训练,促进学生生理与心理的全面发展,还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完善评价机制。当然,这个过程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去完善和补充的地方,但是只要运用得当,分层教学在小学体育依然有它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谢翠红.分层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02(2):189--190

猜你喜欢

分层体育教师体育课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质量缺口与配强提升
体育课上的“意外”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学为中心”的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思考
讨厌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