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2019-09-10朱秀英
朱秀英
学生的身心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而家长通常只注意子女的身体方面的问题,却忽略了子女心理方面的问题。如何让儿童拥有健康的心理呢?一是教会他们认识自己。二是鼓励他们结交益友。三是善于展示自己的才能。四是增强他们的适应能力。
心理健康问题 不能忽视
【中图分类号】G62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5-0028-01
学生的身心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而家长通常只注意子女的身体方面的问题,却忽略了子女心理方面的问题。因为,他们认为小学生是不会有什么心理问题的。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社会的纷繁复杂,使孩子茫然失措,而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又导致孩子精神紧张、学习负担过重,很容易出现心理障碍。因此,父母不但要关心子女的生理健康,还要重视子女的心理健康。可以这样说:“不关心孩子心理健康的父母,是不具备现代意识的糊涂父母,也是不称职的父母。”近年来,一些心理专家对不同地方的小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比较严重的:在中小学生中,具有不同程度心理疾病患者,其比例在20%--50%左右。这不能不引起父母的极度重视!那么,怎样才算是心理有疾患,心理不健康呢?一般来说,心理不健康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在学习方面:表现为对学习的求知欲低下,上课注意力分散,考试时信心不足,抄别人的作业(更有甚者,花钱雇人做作业),对学习产生厌恶情绪,逃学等等。一份报纸中曾报道过一个故事:初中生袁某请同学李某做作业,并许诺每次以一元钱作为报酬,一年时间里累计欠作业费二百多元。后来,因袁某无力偿还,李某凭欠条上门追债。当子女出现以上现象时,父母、教师都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
第二,在情绪方面:表现为担心学习成绩差而挨骂,娇蛮任性,情绪变化无常。例如:潘金海,一位出身优越家庭的高干子弟,因为父母的溺爱,使他从小就变得娇蛮任性。随着年龄的增大,潘金海更加放肆,但其父母却熟视无睹、放任不理,潘金海也就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第三,在行为方面:表现为忍受挫折的能力差,受批评后会搞些恶作剧,当自己有不满情绪时,会对同学、父母、老师等采取攻击性行为,甚至还会导致悲剧的发生。心理的不健康,会使儿童的学习、情绪、行为变得反常,后果是严重的。那么,如何让儿童拥有健康的心理呢?
1.教會他们认识自己
常言道,知人难,知已更难。对自身认识的不足,是使心理异常的原因之一。如果一个人自暴自弃,会与人为难,放纵自我,结果是反抗社会,害人害已;相反,自傲自负,就会标榜“我知道一切”,却连自己都不认识。两种极端都会造成儿童不健康的心理。正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作为父母、老师,应帮助孩子懂得自己的价值,因为自重是良好的精神状态的基础,自信是导向成功的第一要诀。只有充分认识了自我,对自己充满了自信,做事才会主动积极,乐于面对挑战,创造理想的自我。这样,才可避免心理的冲突和情绪的焦虑,使人心安理得,心理获得健康。例如:住在山沟里的周建波、周建涛两兄弟,尽管他们的家庭贫穷,但他俩从不自暴自弃,认为自己低人一等,而是勇于面对困难,接受挑战,想办法克服各种困难。正因为他们能充分认识了自己,才会使他们保持健康的心理,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现实,取得了成功,双双考进了大学。
2.鼓励他们结交益友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少年有寻找朋友的渴望,这是正在成长的人的一种精神需要,他渴望找到思想、感情和观点一致的朋友……” 这就说明,乐于与人交往,和他人建交良好的关系,是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也是儿童的一种心理需要。与友伴交往,能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心理的长短优劣。人,只有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才会发现自己心理上的弱点,才能改善自己的心理。与友伴交往,还可以使学生在心理上更多地得到别人的帮助。儿童自己的心理弱点,自己不一定能觉察,但旁人却能看得一清二楚。如果自己和友伴交往很深,无话不谈,别人就会诚恳、直爽地指出自己心理上的弱点,从而使自己能及时、坚决地克服这些弱点,加快心理成熟的进程。需要指出的是,为达到“以友辅仁”的目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谨慎地帮助他们择友。
3.善于展示自己的才能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仅了解学生心理有疾患还是不够的,还必须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正是一个最佳的切入点。教育家马卡连柯在办儿童教养院的时候,就非常善于发现和肯定那些流浪儿童的优点和积极因素。他始终认为,就是那些被学校开除的,非常难以教育的青少年,如果被安置在有正常秩序的环境里,也会变得很好。所以要给孩子们多点展示才能的机会,让他们担任班干部、值日班长等。班上体育方面的所有工作,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管理、落实;让他们担任劳动、生活委员,班上值日工作、包干区、大扫除等等,都由他们分工、具体落实措施。当然,其他班干部也密切配合。经过近两个月试行,发现他们工作认真负责,把班级纪律、卫生等管理得井井有条。正如哲人所说:使人前进的最大刺激是成功的感觉。做了一点事的人,无论事情大小,只要他尝到一定成功的快乐,便会渴望再次成功的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