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CORE”教育理念的国际理解教育探索

2019-09-10朱晓芳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学力公民师生

朱晓芳

本文基于“SCORE”教育理念,从创设管理框架、创建文化品牌、创新课程体系来开展实施国际理解教育,以东西方优秀文化滋养师生的身心,培养根植本土、放眼全球的未来小公民们。

“SCORE”教育理念 国际理解教育

【中图分类号】G 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5-0019-02

发源于美国、流向于欧亚的“SCORE”教育理念,是用“成功(Success)”、“好奇(Curiosity)”、“支持原创(Originality)”、“交往(Relationship)”和“持续参与(Engagement)”五个核心主张来系统实施激励性教育。我校基于“SCORE”教育理念,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开展实施国际理解教育,以东西方优秀文化滋养师生的身心,根植本土,放眼全球。

1.坚守初心,确立框架体系

办学理念是一个学校的“根”,是全体师生开展一切教育生活的“初心”。作为本地区唯一一所公办外国语学校,秉承着“兼容东西方文化理念,培养国际化现代意识”的办学理念“初心”,在苏州“教育国际化”的新形势下,依托2016年7月教育部印发的《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通知精神,从認识、理解、行动层面全面推进实施国际理解教育,引导师生认同自我和本民族文化,兼具尊重差异、理解多元、接纳吸取、合作共享的国际素养。并以此作为学校的发展方向,及师生共同的教育追求和愿景,激励师生们不断成长,在理解、尊重中交流、融合,生命因教育而共同精彩。

学校搭建国际理解教育项目组织框架图,从校长室到各处室,分工细致到日常运作,责任明确到个人,并得到全体师生的认同和支持。学校制定未来小公民培养方案,以科学、发展的眼光,优化课程开发,明确提出培养具有5C素养未来小公民的具体目标、路径及策略。学校制定国际理解教育校本研修方案,以新型教师研修为项目支撑点,研修内容“内生”于小公民成长需求,教师文化与项目同步“共生”。学校制定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实施方案,对师资力量、课程资源、课时安排、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等详尽规划及安排。

2.文化立校,彰显品牌特色

为迎接未来的挑战和机遇,我们需要培养怎样的未来接班人?基于“SCORE”教育理念,在传承中创新,充盈丰厚校园文化,彰显品牌特色,形成了“独家”思考:培养具有5C素养的未来小公民,即文化理解与传承(Culture Competency)、审辩思维(Critical Thinking)、创新(Creativity)、沟通(Communication)、合作(Collaboration)。5C素养以完整、明确、清晰的表述正式与师生、家长、媒体见面,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使之沉淀为国际理解教育品牌特色文化。

学校对三风进行“新解读”:对学风“生疑 生成”的新解读是鼓励未来小公民以“问题”为导向进行学习,在探究过程生成学习收获,形成5C素养;对教风“激情 激趣”的新解读是要求教师积极探索“化教为学”的手段和方法,激活自主学习;对校风“自主 自如”的新解读是号召学生做生活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和社会的主人,5C素养更被学子们鲜活的成长案例不断诠释和丰厚着。

将5C文化作为学校独有的文化,这包涵了师生们对教育和人才的理解,经过“新解读”“再营造”,这种无形的文化经过有形的“加工制造”,国际理解元素润物细无声般地弥漫在整个校园中,滋生在师生的心田里。我们孵化出一批以朝阳之姿冉冉升起的校园“文创”,“5C素养”书签以伴手礼形式赠与全校学生,培育“未来小公民”的身份认同感。“5C未来之星” 吉祥物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是学校精神的象征,标志服饰、招牌表情、个性特征的创意形象在师生中广泛征集,是学校标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将传统的雏鹰争章和五项评比,对接5C素养,转型升级,形成了人人争当“国际理解教育5C未来之星”,班班勇夺“国际理解教育5C未来团队”的积极氛围。

3.课程创新,推动内涵发展

学校围绕“国际理解教育”这一主题,整合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再按照功能划分为四大课程:基础课程、拓展课程、探究课程和隐性课程。“国际理解教育元素”融合、渗透在这四类课程群之中。这四类课程除了具有本身的属性外,还具有国际理解教育的内涵,共同构成了学校丰富多彩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群“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课程群体系。

(1)基础课程——以学科渗透为生长点

学校遵循国家课标培养基础性学力,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乘着“新时代苏州有效教学项目”、芬兰LUMA中心StarT项目、美国迈阿密大学IF课程推进的东风,学校被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授予STEM领航学校,我们优化课程内容,转变教—学—评方式,开发PBL项目式学习。P即Problem,在生活中生疑;也是Project,将真实问题生成学习主题,based learning,这种基于问题、以项目为抓手、淡化学科分界线将颠覆传统学习模式。《关爱宠物——物联网智能投食器》喜获国家项目式学习评选一等奖。

(2)拓展课程——以体验学习为增长点

学校旨在培养学生发展性学力,为适应未来发展赋予综合素养。学生在校本英语课程中,专职中外教系统、科学帮助学生提升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金外Spelling bee英文拼字大赛让学生们体验了英美国家最传统、最高效的习词方式。我校7名Top School Spelling Bee将出征全国半决赛。金外学子在“金剑” “金舞”“金球”等社团课程中飞扬个性、发展多元智能。舞蹈《我们的年画》获江苏省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和优秀创作奖,并受邀市区团拜、少儿春晚及2019年全国展演,国学社团入选江苏省红领巾“诵读学传”优秀项目。

(3)探究课程——以项目活动为提升点

学校将课程和主题活动相结合,把社会实践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探索新时代学校活动的新路子。2018年春季以“一带一路 一班一探”探寻年味百宝箱 开启梦想五福卡,开启“ 一带一路”共筑梦“一班一探”看世界系列活动;秋季以“一带一路 一创一新” 未来小公民领航起飞,开启“一带一路”扬风帆“一创一新”领未来系列活动。金外学子在音乐节、美食节、诵读节、外语节等十个国际理解主题节中,探究“姑苏文化带”和“异域文化路”,不断加深自我认同、拓展国际视野、通晓国际常识、参与国际竞争。我们还将传统春秋游打造成两季研学项目课程,探访苏州古城,与澳洲友好学校Serpell Primary School定期互访,探寻世界奥秘。这一年,我们还联合税务、公安、司法、消防、新闻媒体、公益组织等单位推出系列营地活动,开发《未来小公民素养修炼营I·Citizen》课程,预演未来社会生活,培养公民意识和国际理解素养。

(4)隐性课程——文化浸润为价值点

学校通过校园环境改造建设、学校文化升级创设和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发挥师生的创意,在教室、走廊、教学大楼的公共区域进行专题布置,“国际理解教育”元素、5C元素俯拾即是。并通过宣传栏、展板、电子屏、微信平台等形式,多渠道宣传介绍国际理解教育基本常识,营造浓厚的国际理解教育氛围,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力,满足未来公民主动建构学习、终身学习的需要。

基于“SCORE”教育理念,国际理解教育让孩子们们历经生动精彩的课堂学习、智慧飞扬的科技研制、魅力绽放的艺术排练、水墨晕染的书画创作……,直面知识的海洋、对话多元的思考、交流研学的经历,必定会强基础、增素养、扩视野、提水平。一批批未来小公民们兼具健康体魄和健全人格,掌握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创造性学力和自主性学力,努力实现“身在金外,与世界同步”的梦想,同国际接轨,向卓越迈进。

猜你喜欢

学力公民师生
中国公民分批撤离乌克兰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基础学力的若干措施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从“线性程序结构”组合到“要素行动解释系统”建构
从“课堂目的的确定”到“学力发展的灵动”
麻辣师生
公民并积极着
公民生来有权说话:言论自由海报
浅谈构建促进学力发展的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