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

2019-09-10杨世琼陈大林

锦绣·中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课外实践活动探索作文教学

杨世琼 陈大林

摘 要:结合现代小学生的发展情况分析,为了提高农村小学低年级作文教学成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写作的兴趣培养,例如,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找出与农村自由环境相关的写作主题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农村广阔的天地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只要我们善于开垦和发掘,将作文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就一定能帮助学生学会写作,使学生的作文综合实践活动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课外实践活动;探索

一、在课外实践活动中,让小学生感受生活的内涵

1. 感受农村天然的风光,体验家乡的魅力。

我们都知道,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主要是直观和形象,他们写作文的前提是有丰富的表象,在具体的情境和具体形象面前更容易激发他们写作兴趣。农村的孩子,打小生活在农村,农村如画般美丽的自然景色就是他们成长的摇篮。如果我们的作文教学很好的结合课外实践活动,就能让他们拥抱大自然,看田野中绿树红花,听树林里百虫啾啾,享受拂面春风,呼吸清新的空气。学生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玩耍,使他们深深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感受春之绿、夏之泳、秋之游、冬之雪。当学生的内心被自然之美充盈时,我们教师只要稍稍点拨一下,例如:我们可以问他们“玩得高兴吗?你喜欢吗?景色美吗?你能说说吗?”这时的学生就会争先恐后、跃跃欲试,畅叙内心之美。因为这时的他们,内心中已不再是以前作文中的冥思苦想,而是在自然的叙述他们的享乐。

2. 感受农村物产的富饶,体验自豪情感。

城市里的小学生对于动植物的认识,是通过图片等资料获得的。这种认识缺乏感性,因而他们的作文没有真实情感,给人干瘪无物的感觉。在这方面,农村的学生与城市的学生有天壤之别。农村的学生可以闻到小麦、玉米的幽幽清香;可以刨山药、挖土豆、收花生;可以摘到雪白的棉花;可以捉到活蹦乱跳的鱼,去品尝鲜美无比的美味……所有这些,使他们深深感到生活在平原的幸福生活和生长在农村的优越感,从而激发了他们为家乡的富饶而自豪的情感。如果我们让学生满怀着这种情感去练习写作,他们的作文就会言之有情,不再空洞了。

3. 感受革命先辈的精神,体验敬仰之情。

革命先辈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英雄事迹是我们进行语文教育的宝贵财富。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我们县就有一百多位烈士,他们的英雄事迹饱含着昂扬奋发、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

4. 感受家乡农活的艰辛,体验劳动的甘甜。

农村的孩子在家时常在大人的指导下学做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回到学校就可以在班级发的“责任田”里一显身手。可见,“农活”也是农村学校一份特有的教育资源。它可以让同学们感受到体力劳动的苦与甜,这种体验是印象深刻的,有了这体验,学生就会更加尊重父母的劳动成果,更加珍惜粮食和一草一木,同时,也使得学生的作文变得更加饱满、有内容,不再显得“空洞无物”。

5. 感受家乡浓浓的亲情,体验民风的淳朴。

我们都听说过,在城市里,时常看到“对门相住老死不相往来”的奇怪现象,但在农村却流传着:“近邻赛过远亲”的说法。农村人非常看重邻里之间的关系,这充分体现了民风的淳朴,蕴含着和睦相处、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的美德和亲情,这方面的事例枚不胜举。农村中,男婚女嫁的风俗、一年一度的春节和一家团圆的端午节等,无不带给大家无尽的欢乐。这些又都是孩子们津津乐道的。语文教师抓住这些契机和情境,让同学们感受浓浓的朴实的亲情和乡情,他们会不由自主的把这些写进自己的作文中。

6. 感受农村飞速的发展,体验内心的振奋。

如今,农村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这些使农村人更加惊喜、更加振奮!这些又是教师的作文教学结合实践活动的具体素材。节假日里,我带着学生去参观工业园区,拜访养殖专业户和经济作物种植专业户等,了解家乡过去的苦难生活,让学生在过去和现在的巨大变化中感受农村的飞速发展。事后,我利用作文课开展讨论会,让同学们说说家乡的巨变:有的从家里日常吃住的变化说起,有的从乡间小路的硬化谈起……同学们带着一颗颗童心畅想,情不自禁地飞向了美好的未来。这时,如果我们教师再给出作文题目,孩子们就会把内心的振奋体现在笔端。

二、作文教学结合课外实践活动的具体心得

1. 通过跳出“作文”来完成作文教学,实现作文教学结合课外实践活动。

小学生的作文之所以出现假、大、空的现象,是因为教师的作文教学视野没有通过跳出“作文”来教学。死盯住作文“文字编织术”,就失去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作文教学目标。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小学生今天做一篇作文,其实就是综合的表现今天以前的知识、思想、语言等方面的积累”。

2. 通过激发写作情感,实现作文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的真正结合。

在作文教学时,有的教师先让学生走出校园去看一看,然后让学生开始写作,但学生的作文还是缺乏真情实感,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走出校园获取写作材料时,教师事先没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这才导致学生获得的事物表象不够丰盈,获得的信息缺乏条理、没有主次,更缺乏真情实感。因而导致学生所描写的事物虽在眼前却言之无物,面前的事虽然感人却没有激情。

总之,在作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准确把握时机激发学生的情感,并善于捕捉细微的变化,及时加强激化积极的情感,让学生带着这种情感去写作。例如,学生在欣赏农村天然风光时,强化愉悦之情;感受家乡富饶时,强化自豪之情……然后带着这种愉悦、自豪之情去写作,学生的作文就不会再缺乏真情实感了。农村广阔的天地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只要我们善于开垦和发掘,将作文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就一定能帮助学生学会写作,使学生的作文综合实践活动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参考文献

[1]农村小学想象作文教学探析[J].黄丽珊.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5(09)

[2]反思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困惑及其对策[J].仝爱华.新课程研究(上旬刊). 2012(07)

猜你喜欢

课外实践活动探索作文教学
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促进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