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9-09-10陈奕博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初中物理实践

【摘 要】作为一门理科类学科,物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复杂性,这就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而情境教学法在激发学生兴趣、提升教学质量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作用。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困境,积极研究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策略并加以实践,促进学生物理综合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物理;情境教学法;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28-0067-02

情境就是一种氛围。所谓情境教学,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通过语言描述、组织活动、多媒体展示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种学习氛围[1]。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并借助情境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而初中是学生的物理启蒙阶段,也是发展物理兴趣、夯实物理基础的重要时期。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不妨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合理应用情境教学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简化知识的难度,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

效果。

1   创设动画情境,丰富直观感受

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物理渗透于人类研究的各个领域。但是,物理学中有很多研究对象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这就使物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使学生很难透彻理解的。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动画情境。利用动画将一些抽象的物质、现象以及其他不可见的研究对象以更加生动、直观的形态展示出来。从而丰富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直观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如在学习《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区别,教师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动画情境。首先为学生展示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然后操控鼠标使开关闭合,接着动画视频中便以红色箭头代替电流,演示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过开关和用电器流回电源负极的过程。而在学习并联电路时,因为经常有学生认为电流只从一条支路经过,于是教师便以动画的形式演示电流在干路中分流的过程,并用粗箭头和细箭头表示干路、支路电流大小的变化。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对电路的相关知识产生形象化记忆,从而实现高效的物理教学。

2   创设生活情境,促进知识理解

物理与生活息息相关。并且随着人类在物理领域研究的不断进步,物理在人類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所以物理教学要体现其时代性,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这样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价值。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不妨采取生活情境教学法。即根据教学内容,选取合适的生活实物、生活图景并加以展示或描述,以营造一种生活氛围。从而建立学生和物理学科之间的熟悉感,促进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以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

如在学习《摩擦力》一课时,为了启发学生对摩擦力影响因素的思考,教师可采取生活情境教学法。首先为学生描述这一生活场景:“小明买了一瓶水果罐头,洗手后没有擦干就去拧罐头,结果怎么拧也拧不开。同学们有什么好办法吗?”学生根据生活常识,提出在盖子上垫一块毛巾。于是教师便提问学生:“沾水的手为什么拧不开罐头?垫毛巾又有什么作用?”以此引导学生发现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对摩擦力大小的影响效果。接着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冰刀在冰面上滑行、飞驰的磁悬浮列车等生活图景,以启发学生对摩擦力影响因素的思考。通过这一过程,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生活常识来理解和探究物理知识,从而简化知识的难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度

理解。

3   创设游戏情境,活跃课堂氛围

物理知识本来就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和复杂性,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死板严肃,不懂变通,只会加重课堂沉闷无趣的氛围,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2]。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不妨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喜好,创设相应的游戏情境。以营造一种活泼、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和知识的枯燥和复杂。并促使学生将对游戏的热情转移到课堂,从而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如在学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声音在固体和空气中传播的不同,教师可组织学生玩“千里传音”的游戏。首先组织学生用纸杯、棉线等工具制作土电话,然后让学生两人一组通过电话交流。接着选择一组电话线较长的学生上台表演,让其中一名学生通过土电话传达一句话,看另一人能否准确复述。在这一过程中,可适当调节电话线的松紧程度,或者让学生稍稍抬起耳朵,引导学生发现声音在固体传播和在空气传播中的差异。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4   创设思维情境,引导独立思考

所谓“学而不思则罔”,就是说一味学习而不加思考则无法做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有效运用。并且,物理作为一门理科类学科,在学习过程中就更需要学生投入思考。但是,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一味注重知识的灌输,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利,从而阻碍了学生物理能力的发展。为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通过合理设疑,为学生创设思维情境。

如在学习《物质的密度》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思维,教师可采取递进设疑的形式为学生创设思维情境。首先用语言描述的方法创设这一思维情境:“小猴背着一块大石头,小马背着和石头同样体积的棉花,它们相伴而行,谁更累一些?”这一问题十分简单,学生马上给出合理的答案,接着我逐步加深问题的难度:①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其质量是否相等?为什么?②相同体积的同种物质,其质量是否相等?请举出例子。

在学生思考之际,教师便引出“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并让学生说出这一比值的意义。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为学生创设一种充满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思维情境。从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思考中探析知识本质,以促进学生物理思维能力的提升。

5   结语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合理应用情境教学法。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教学质量,有效夯实学生的物理知识基础和能力

基础。

【参考文献】

[1]刘顺林.初中物理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36).

[2]张忠良.浅谈初中物理情境教学策略[J].才智,2018(36).

【作者简介】

陈奕博(1992~),汉族,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理学学士,中学物理教师,二级教师。

猜你喜欢

情境教学法初中物理实践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小学英语课堂情境教学法探讨
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