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方法研究
2019-09-10李佩芸
李佩芸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清楚的意识到,高效课堂对于我国教育整体质量的提升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本文以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为例子,对如何打造高效课堂的具体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打造策略
信息技术课程具有较强的色彩性、实践性与创造性,是较多小学生都比较感兴趣的一门课程。实际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及技能的同时,想方设法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學习能力。随着目前我国经济的迅速發展,各家各户中都有了电脑,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的吸引力逐渐减弱。究其原因这和课本知识过于零散,课堂教学过于按部就班等有直接关系。因此,老师需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及规律,从课前、课中及课后三方面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进行优化,打造出真正的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一、课前科学优化教材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来编制的,具有浅显易懂、贴近生活、时代感强等特点,但却体现出了知识点的零碎特点,并且每周一般都只有一节课。学生即使快速掌握了知识点,但由于不了解其意义所在,很难从学习中感受到真正的快乐。很多时候常出现学生前学后忘的现象,很难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对此就需要老师在课前对教材进行科学优化。
首先,整理教材知识。通过对目前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的研究发现,常存在一些知识点不重要或者重复的现象,这就需要老师对教材进行研读,将教材的各知识点先列出来,记录重难点知识及典型课例。就以“Flash基础知识”为例子,其中认识工具箱这一知识点的连贯性不强,并且工具箱工具较多,学生很难快速掌握,但后面知识的学习中会逐渐涉及这些工具,所以此教学内容就可以暂时忽略。其次,编制合理的教学例子。教材中有些教学例子不够通俗易懂,所以老师可以自己编制教学例子,确保每节课都有一个通俗易懂的例子,这样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每节课所学的例子前后连贯性就会十分强,能快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当后面学到综合性较强例子时,既可以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又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能不断感受成功学习带来的喜悦感。最后,合理补充课外知识。对于某些例子的讲解而言,插入一些课外知识能使学生的学习更为连贯与高效,所以这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Flash中层的复制、粘贴、移动与颠倒,补充这些知识有益于学生的理解,能使学生的动画制作更为间接与完美。
二、课中合理优化教学方法
传统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老师通常采取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并且老师总是课堂的主宰者,难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能力。所以想要打造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需要引进创新的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究学习机会,让学生进行主动、快乐与高效的学习,真正将教育激励、唤醒与鼓励学生的作用发挥出来。
首先,设计任务情境,唤醒创新意识。设计任务情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是达到事半功倍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其次,设计分层次的任务,不断深化学习。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学习及理解能力毕竟有限,所以对于例子的教学可以将之设计为几个递进式的教学任务。实践证明此种坚持循循渐进设计教学任务的教学方式,有益于学生的学习及创新发展。最后,增加任务难度,提供创造性学习机会。任务存在一定的难度,才能够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当然此难度不是随意设计的,仍要坚持学生“跳一跳就能够着”的基本原则。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用有益于学生创新意识、思维及能力的提高,需要进行合理运用,真正将之落实于实处。
三、课后合理优化教学评价环节
新课改之后,课后评价环节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新时期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后评价环节,老师的评价不能仅侧重于学生所获得知识的对错方面,而是要更为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时的态度、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获取知识的经验与教训等方面。此种以生为本的课堂评价方式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比如,当某学生提出问题之后,或者某学生操作完毕后,可以让其他学生共同参与到分析与讨论的过程中,进行自评、互评、师评与赏析。此种课堂评价过程中,能使课堂教学处于高潮状态。
四、总结
如何打造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是目前广大小学信息技术老师都在深入研究的课题。通过大量教学实践证明,课前优化教材、课中优化教学方法、课后优化教学评价环节,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构建完整知识体系,掌握自主学习方法,培养创新思维及能力的关键所在。只要老师根据教与学实情进行合理的优化,必然可以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收获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森.创建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具体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6(10).
[2]柏林.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J].内蒙古教育,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