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2019-09-10吴凤鸣

新阅读 2019年5期
关键词:讲坛表率书目

吴凤鸣

中央和国家机关“强素质·作表率”读书活动,自2009年4月启动以来,得到了中央国家机关党员干部的好评。10年来,“强素质·作表率”读书活动办公室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实现了預期的目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同时也积淀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鲜明的风格特色。本刊记者日前采访了读书活动主持人郝振省。

《新阅读》:中央和国家机关“强素质·作表率”读书活动最初的动因是什么?

郝振省:开展此项活动的最初动因是中央国家机关工委的副书记俞贵麟和原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孙寿山两位领导在商议两个部委的合作项目时,一拍即合提出的。当时主题讲坛有好几种方案,最后落脚在“强素质·作表率”。2009年4月初,原新闻出版总署机关党委同志找我谈话,希望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当时称为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承办,并请我和当时的吴尚之司长做主持人。我认为责无旁贷,应该先把事情干起来。后经两个部委研究决定,“强素质·作表率”读书活动于2009年4月23日正式启动。当时的深刻背景就是我们党从世情、国情和党情出发,正在酝酿和规划学习型党组织的基础工程。同年4月,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等11家部委联合发出了《关于进一步推动做好全民阅读活动的通知》,在全社会倡导“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风尚。同年5月13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习近平同志发表讲话,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深刻认识现代领导活动与读书学习的密切关系,深刻认识领导干部的学习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作水平与领导水平,要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自觉做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同年10月召开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建立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做出了全面部署和长远规划。这也成为我们读书活动的基本遵循。

当时的中央国家机关近100个部委(包括副部级单位),厅局级、处级公务员通过认真、深刻的读书活动强化其综合素质,对于党和国家的今天和明天都具有深远的意义。由于中央国家机关处于大国政府的顶层,这个层面的读书活动无疑会对全国各地产生示范作用。读书、学习、强素质是一个治本的工程,培育内在力量成长。

读书活动一般在每个月最后一周的周六上午进行,读书活动完全是自愿参与。“强素质·作表率”读书活动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积极跟进中央国家机关厅局级、处级公务员的知识需求和工作需要,定期推荐精品图书、举办高端讲坛,进行读书交流,在服务和引导中央国家机关党员干部读书学习中,创建了有特色、高水平、长效化的读书品牌,受到广大党员干部的热烈欢迎和踊跃参与,享有“一票难求”的美誉。

《新阅读》:“强素质·作表率”读书活动已创立10年,举办了120期,您能否总结一下活动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郝振省:以今年5月份的读书活动为例,中共中央政治局于4月19日就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举行第十四次集体学习,4月30日是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我们邀请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董学文主讲《五四运动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意义》,重点讲思想,因为历史大家都知道,不能流于形式。“强素质·作表率”读书活动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书目推荐是基础。读书活动以“读书”为宗旨,顾名思义,向中央和国家机关厅局级、处级干部推荐精品图书是活动的重要支撑。针对受众群体文化层次高、理论素养高、阅读选择指向性强等特点,主办单位制定了导向正确性与内容可读性、精品新书与经典名著、推荐书目与推荐主讲嘉宾三结合的荐书原则。每年由新闻出版总署两次向大型出版集团和知名出版社发出荐书通知,并组织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员开展荐书征集活动,然后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院内专家、学者按照荐书标准,从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科技5个方面进行初评推荐,一般从150种到200种选送书目中,先筛选出20—30种,提交由中央各相关权威单位专家、学者组成的专家小组进行复评推荐,一般从这25—30种的书目中推荐出12—15种,报送上级主管领导审查。最后尘埃落定的书目中有12种左右,经过权威媒体向社会公布。应该说无论初评专家、学者还是复评专家、学者的工作都是相当负责和卓有成效的,为整个活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保证。目前已经推荐了18个批次,200多种图书。

二是选好专家是关键。读书活动主题讲坛的核心环节是“讲”,讲得是否精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讲坛的成功与否。我们遴选演讲嘉宾首先是从所荐书目的作者中确定,不少专家、学者写得深刻,也讲得精彩;其次书目上了推荐榜单,但由于主客观方面原因,不便讲、不善讲,就需要遴选类似主题的演讲嘉宾。我们对主讲嘉宾的选聘相当苛刻。要求主讲嘉宾应是理论穿透力、实践影响力与演讲感染力兼备于一身。先后有陈晋、金一南、朱维群、朱佳木、林毅夫、厉以宁、陈锡文、鄂竟平、陈来、孙正聿、何建明、徐焰、逄先知、唐浩明、李学勤、吴国盛、欧阳自远、梅宏、王浩等100余位著名学者、专家登台作主题演讲。嘉宾的学识厚度、研究深度、演讲风度是讲坛活动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是活动“一票难求”的最主要原因,我们向学者、专家们表示深深的敬意。

三是配套工作是保证。每次讲坛活动一般掌握在两个小时或者稍多一些分寸,看似不是很复杂,但其中蕴含着大量的工作。比如在荐书环节基本完成以后,为了使演讲嘉宾与听众能够精准对接,达到事理结合深入浅出、入脑入心的效果,读书活动办公室同志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登门拜访并与嘉宾学者一起讨论演讲提纲与内容重点是绝对不可省略的重要环节。又比如,每次主讲嘉宾讲完后,都留出专门时间,请厅局级、处级领导干部和嘉宾问答互动,往往问得尖锐,答得睿智,大家已经渐渐地把讲坛活动与治国理政问题的研讨有机结合起来,此举已逐步形成规制,成为特色。再比如,讲坛活动还要求主持人必须先读一步,作好功课,争取现场点评的言简意赅与风趣幽默,达到提升读书活动品味和境界的积极效果。上述工作内容加上请柬讲义的制作、背板的设计,还有周年读本与光盘读物的编辑出版等,组成了一支中央和国家机关主题读书讲坛活动优雅的、连绵不断的协奏曲。

《新阅读》:“强素质·作表率”读书活动通过举办主题讲坛,推荐图书,开展交流互动,取得了哪些显著成效?

郝振省:首先,从听众来看,活动确实起到了比较明显的“强素质·作表率”的作用。厅局级、处级领导干部普遍感到通过推荐书目和讲坛引导,确实学习到了若干重要领域的系统基本理论,广泛涉猎了政治历史、传统文化、市场经济、国际关系、科技信息等方面的知识,丰富了知识内存,改善了知识结构,深化了规律把握,培养了战略思维,提高了驾驭工作的能力。有的同志讲,从讲坛上接受到的资讯回到单位后,成为做好工作的重要思想资源,有些内容直接成为撰写工作报告的重要借鉴。有的同志讲,专家们根据所著图书所演讲的知识,多是浓缩型的,参加活动以后常常有一种事半功倍的感觉。有的同志讲,此项活动是读书学习的最好平台,是工委对干部成长的具体关怀,是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员的重要文化福利。

其次,活动对主讲嘉宾也有一定的积极功用。我们主题读书讲坛的开讲第一人、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毛澤东问题研究专家陈晋同志说,在相当程度上,这个讲坛的主讲嘉宾和听众之间实际上是一种相互启发、相互创造的过程。毛泽东的读书生涯和政治实践,讲了以后我自己沿着思路去思考,去认识,才明确起来了。如果没有这个讲坛,可能对这个课题的研究,就没有机会去深化。还有专家表示,针对这么高端的讲坛,必须对原有见解进行新的提升和调整才能应对下来。这表明,讲坛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专家学者的学习创新及思想创新的进程。

最后,从活动的延伸效果看,产生了良好的辐射和推广作用。影响力已超出中央和国家机关范围,辐射到全国很多地区和单位。读书活动的推荐书目成为一些省市党委对党政干部的指定用书,有些书目被中宣部和中组部向全国推荐。多家省级新闻出版部门和省直工委与举办方联系要求介绍经验,纷纷将中央和国家机关“强素质·作表率”读书模式移植到当地。北京、山东、广西、江苏等地党委或党委职能部门还与我们建立了读书活动内容、讲坛嘉宾资源共享机制活动对图书的出版发行也产生了积极的效用。当然,首先是出版社尤其是一些品牌出版社对于活动的大力支持。活动开展100余期以来,获推荐书目较多的北京大学出版社社长王明舟讲:他们社入选的图书集中在史学、经济学和传统文化方面,印证了该社一直坚守的出版理念,同时入选图书在市场和社会产生了很好的影响,也促使他们以更好的责任担当态度出好精品图书。长期以来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有22种图书入选推荐书目,是入选最多的一家出版社。这得益于他们对推荐工作的高度重视,选择书目时充分重视图书主题、内容质量、可读性和作者影响力,不仅推荐图书,还约请作者主讲。该社负责人讲,他们也从读书活动中受益良多。一是入选书目公布后,明显地增加销量;二是提升了该社在作者中的影响力,有利于进一步组到高质量的书稿;三是入选推荐书目对该社的选题管理起到了风向标的作用。

《新阅读》:请您总结一下“强素质·作表率”读书活动成功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

郝振省:首先,中央领导同志高度重视及重要批示、相关部委领导同志的身体力行和言传身教,以及部委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精心组织、精心实施。聆听演讲,最多时有在任的4—5位部级领导出席,一般有两位在任部级领导出席,总局主管领导基本上做到每场必到,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调动各方积极性,先后解决遇到的若干瓶颈性困难,包括经费问题、嘉宾邀请问题等,保证了活动的健康发展。

其次,承办单位、协办单位舍得投入,把活动作为一项庄重伟岸的事业来实施、运作,长期坚持,从不懈怠。承办单位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由主要领导挂帅,组织科研、出版、管理、网站、后勤等方面同志,组建了读书活动办公室,成为活动的得力抓手同时把专人负责和广泛参与结合起来,分头调查研究不同的讲坛,借鉴经验,取长补短,结合实际,不断完善。并且和人民出版社、中华书局等协办单位形成了自己的一整套运作机制,这个机制使书目推荐的基础不断加厚,使演讲嘉宾的遴选更加精准,使学员听众来聆听的环境更加优雅,使主题读书活动的生命力不断延伸。

最后,活动能够坚持这么长时间,并且表现出蓬勃的生机,还有一条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央和国家机关厅局级、处级领导干部在主题读书讲坛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读书学习的高度自觉性和他们长期对我们的热情鼓励。这是办好该项活动的重要动力。这些公务员不仅克服种种困难、长期坚持参加讲坛活动,而且无论是在提出问题的互动阶段,还是在征文工作、在所荐书目的再评比活动中,在填写调查表和抒发读后感想的过程中,都表现出自己的责任担当和文化修养。他们常常发短信,肯定我们的某些设计,经常提建议,为讲坛出谋划策,读书活动办公室的同志从中获得了巨大的力量与鼓舞。

总结主题讲坛百期走过的路程,也使我们清楚地意识到这项活动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比如如何对荐书单位有适当的鼓励措施,又比如在荐书后,读书环节似乎存在着虎头蛇尾的现象,还比如在书目与讲坛的结合上仍有不够吻合的情形,再比如听众与嘉宾的互动还有不够深入和充分的感觉,更比如对如何使读书活动向纵深发展,并切实产生更好的效能,缺乏深入的研究和长期的谋划等问题,这将是我们下一步努力工作的着力点。

猜你喜欢

讲坛表率书目
推荐书目《初春之城》
英山 组工干部上讲坛
基于大学生核心素养的高职院校讲坛“321”模式构建
聆听花开静待绽放
《杂文选刊》2017年7月精彩推荐公民讲坛
调动积极因素,服务班级管理
基于人才培养的班级有效管理策略研究
《全国新书目》2009年1月荐书榜
赠书书目
中央文献出版社等提供869种可供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