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能说会道的高中地理新课堂
2019-09-10胡永斌
胡永斌
课堂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主阵地。教师要坚持在课堂上不仅要为学生创设“能说”的平台,而且要引导学生“会道”的方法,积极营造“能说会道”的新课堂。作为一名地理教师,课堂上怎样为学生提供机会说,使学生敢说、能说、会说,真正做到“能说会道”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呢?我就此问题浅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高中地理课堂的现状及其原因
平常的地理课堂尤其是高二、高三的地理课堂还是注重教师为主体作用的课堂,“满堂灌”的课堂也不在少数。相对沉闷的课堂上学生没有机会说,不敢说,不想说,也不会说。学生的地理语言表达能力没有得到锻炼,水平没有得到提高。
地理课堂出现缺乏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原因之一与地理学科“难学”特点有关。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地域性,实践性等特点决定地理学科“难学”,大多数文科学生的心理压力,学生不会说,生怕自己说错而被老师和同学取笑而懒于开口。原因之二与教师的教学观念有关。广大教师仍未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认为课堂上让学生多活动、多发言浪费了教学时间,影响了教学进度,忽视对学生地理语言能力的锻炼。学生在课堂上,发言的机会少,缺少能说会道的氛围。原因之三与高中文科学生的结构有关。相对理科生来说,文科学生中女生比例偏高,地理逻辑思维品质较弱而导致语言表达能力欠缺。
二、高中地理课堂让学生能说会道的策略
1.深刻领会课改理念,转变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说”的机会
在新课程和高考改革稳步推进的过程中,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树立学生为本的主体观,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保证充足的时间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积极发言,大胆发言。课堂上学生、教师、教材之间的多重对话,进行地理思维的碰撞和心灵交流。这是一种“对话式”的课堂教学方式,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的过程和地理思维能力与地理素养提高的过程。
2.增强学生自信心,构建和谐的课堂——为学生营造“敢说”的氛围
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遇到困难时不会说、不敢说、不愿意说时,教师以鼓励为主,给予积极正面的引导和肯定,帮助学生消除胆怯、失落、迷茫等不良情绪,鼓励全体学生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平常沉默寡言的和学习困难的学生只要敢站起来发言,不论回答问题的多少还是质量的高低都给予鼓励,正确的回答还应给予大胆的表扬;当学生表达错误或不完整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启发,阐述回答问题的地理思维方法,怎样应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渐渐不惧怕回答地理问题,大部分学生认识到课堂发言不仅可以得到同学的帮助,老师的思路点拨,获得知识传授型课堂无法获得的地理素养,而且逐渐消除了对地理学科难学的心理压力,并在这一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自信心。
3.优化课堂組织形式,设置问题新情景——为学生搭建“能说”的平台
储备一定的地理知识,掌握一定的地理技能和方法,这是学生在课堂上能说会道的前提。教师要认真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完善课堂组织形式,使学生有内容可说,有话题可探究,准确把握说话的目的性,搭建“能说”的平台。
其一,课前复习或课堂小结花两到三分钟让学生总结发言,学生对上一节课或本节课的内容熟悉,思路比较清晰,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归纳小结。每节课都能坚持三分钟总结发言,学生的语言表达将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其二,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已经精心设置问题情境,充分利用并挖掘提升教材内容,设计多种活动、案例探究,围绕话题展开师生交流,突出发言的针对性和目的性。第三,重视看图说话,提高学生地理语言表达能力。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教师要积极引导并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使学生学会一图多思,一图多用,一图多问,多图并用,图文转换,图图转换,把地图语言转化成口头语言,简练地、清晰地、准确地表达出来。此外,教师还要适时引导启发并关注学生的发言生成。学生发言遇到困难时,教师给予科学的引导或示范性的语言表达,促使学生课堂发言得到延续,语言表达能够更加流畅。
4.重视方法指导、规范语言表达训练——为学生提高“会说”的水平
能说会道中的“会道”隐含着学生语言表达要科学、准确、规范。避免出现表达不到位、不准确、不全面,甚至答非所问,语言不够精炼,用词不规范、不科学等问题。对地理学科而言,就是要说“理”,即学生表达时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因此,学生掌握了地理基本知识以后,教师要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说,培养并不断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地理学科语言表达的规范性训练,构建地理语言表达的思维模型,养成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掌握回答地理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技巧,提高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水平。
5.享受有用地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兴趣——为学生激发“乐说”的热情
在地理课堂让学生真正乐说、善说,真正做到能说会道,教师传授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只有学生有了内在的需要并对地理感兴趣,才能做到积极参与,自主探究,才能有意识地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地理语言表达能力。必修2《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一节教学中笔者进行几个环节的尝试。环节一视频播放我国近几年来在交通运输方面的巨大成就;环节二分小组学习交流自己最常选用的运输方式并说明原因;环节三畅谈家乡的交通变化;环节四观看有关“青藏铁路”的视频归纳影响和制约交通运输的因素;环节五播放韩虹的《天路》,从歌词中寻找影响和制约铁路布局的因素。这五个环节,始终围绕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激发学习地理热情,使学生喜欢地理,爱学地理。
总之,营造“能谁会道”的课堂,不是一蹴而就的。地理教师要有坚定新课程改革理念,大胆创新,长期坚持在课堂上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大胆让学生去“说”去“道”,不断进行地理语言表达的实践,才能真正做到能说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