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对新教育爱得深沉
2019-09-10李镇西
李镇西
一
离别的日子到了,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的蒋长玲老师心中很不是滋味。
她坐在讲台上,逐一地看着教室里的几十个孩子,想着他们留在自己记忆中的点点滴滴。看着教室里简单的布置,回想着和他们相处的时光,她恨不得把这些都装进眼睛里,刻在心里。想着就要和他们离别,蒋老师不时地抬起头看着天花板,好让眼泪不至于溢出眼眶。
最后一节班会课,蒋老师决定还是应该给孩子们一些真诚而庄重的叮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同学们,最后一次集体谈话,蒋老师想给大家谈谈‘美’和‘强’的话题。”蒋老师本来想用“美“和“帅”这两个字,但怕大家片面地去关注外貌,所以决定用“美”和“强”的表述。
孩子们一下安静下来,眼睛都看着蒋老师。
“‘美’主要是对女生说的。”蒋老师娓娓道来,“曾有人说女性分为三种,女孩,女人,女的。嗯,这三者的区别是什么呢?衣饰华丽、烫染头发、画眉涂唇、修涂指甲,这些都是美。但这些都是成年女性的美,是成熟的美,不是你们应该追求的美。你们身上的美,就是年轻、活泼、青春、可爱、纯朴、善良、有梦想、勤奋……这些东西,都是最美好的东西呀。拥有这些,你们就是最美的女孩。拥有前者的是‘女人’,拥有后者的是‘女孩’,这两种美都失去了的,就只能算是个‘女的’了。女孩还要注意一点,多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所以,应该多看文学类书,诗词呀,名著呀。”
同学们听得非常认真,蒋老师感到了从没有过的课堂气氛:专注,严肃,宁静。她继续说道:“‘强’主要是对男生说的。男孩子不要过多去关注自己的发型、衣着,你注意观察一下,哪个成功男士的发型是某些同学那样的呀,能做到干净整洁清爽就好了。也不要觉得自己把电脑游戏玩得出神入化,就是了不起。电脑和网络应该是工具,应该为我们的生活、工作服务的。更不要认为自己会骂人、能打架、敢和家长老师对着干,就是能干人。这些都是不懂事的表现,弄不好还会犯法。男孩子就应该有理想并每天为实现理想努力,做一个睿智、进取的人。男孩子还应该博学,利用年青时光多看书,天文、地理、生物、政治,多方面涉猎。”
这最后一课,深深地震撼了孩子们的心灵。课后,一个孩子这样写道——
蒋老师,因为有您的呵护,我们享受了很多幸福;因为有您的督促,我们得到了前进的动力;因为有您的批评,我们拥有了改正错误的机会。一切都因为有您的存在,生活变得美好了。
想采撷一朵浪花,纺织您飞动的裙角;想收集一捧星光,点缀您飘逸的发梢;想挽留一抹斜阳,定格您最美的微笑……
蒋老师,希望您天天开心,快快乐乐,健健康康,青春永驻!
默默爱着您的学生
蒋老师这样给她留言——
把每天当作生命中的第一天,充满新奇和憧憬;把每天当作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满怀温暖和感恩。
二
作为校长,我完全可以用“优秀”来描述蒋长玲老师。当初她来学校应聘时,我叫她朗诵一首诗,她饱含激情地当场全文背诵了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读到最后一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时,她的眼里真的闪动着泪花。
我发现蒋老师左眉梢好像有个淡淡的疤痕,她说,这是一个“纪念”——
她所任教的那所学校没有围墙,周日的夜晚,校园里很安静。只有提前返校的初三住校生,集中在一个教室里上晚自习,蒋老师守着他们。
突然,一个不良少年闯进教室来捣乱。蒋老师让所有学生都到自己身后去,她自己像母鸡保护小鸡一样,独自勇敢地面对捣亂者。望着比自己高出一个头的对手,蒋老师挺直腰板,毫不畏惧,非常坚定地劝说对方离开。
最终,蒋老师的凛然正气,并没能逼退不良少年,但蒋老师额头流下的鲜血,却吓跑了捣乱者。不良少年情急之下,一拳打裂了蒋老师的左眉梢,当场鲜血直流。后来经医生缝合,留下了一条很淡的伤痕。
哦,原来这淡淡的伤痕标识着她对学生的爱,体现着她对教育的爱。几年过去了,无论是语文教学还是班主任工作,都让我感到她对这教育“爱得深沉”。
我这里说蒋老师对教育“爱得深沉”是有特别含义的。因为爱,就要对孩子负责;因为要对孩子负责,就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境界;因为要提升教育境界,就要不停地反思自己每一天的每一个教育行为乃至细节。
也就是说,蒋长玲老师对孩子的爱,往往体现于真诚严肃的教育反思。
这是刚接新班不久。一天下午放学前,孩子们在蒋老师面前排着队背古诗。
当又一个女孩背完古诗后,蒋老师眼神扫过她胸前的校牌,上面写着女孩的名字“童心”,便随意地说了句:“童心同学过关!”并在过关名单上打勾,就示意她离开,让后面的孩子过来。
接下来也是个女孩,她的校牌戴反了,蒋老师看不到名字。等到她背完了,蒋老师一边埋头在名单里逡巡,一边问:“你叫什么名字?”她似乎迟疑了一下,然后小声地说了自己的名字。她打了勾,又示意她离开,又继续听后面孩子的背诵了。
等到所有的孩子都过关完毕,纷纷离去时,蒋老师也轻松下来。可是她发现那两个女孩还没走,凑到蒋老师面前。一个女孩高兴地说:“蒋老师,你怎么记得我的名字叫童心啊?”
蒋老师很尴尬,含混地说:“我当然记得啰,嗯,因为……你这么可爱!”还摸了摸她的脸,根本不敢去看她的校牌。
另一个女孩却没说话,很郁闷地站在旁边。
童心转过头去,向她炫耀说:“看,我就知道蒋老师记得我的名字吧。”
蒋老师很愧疚,安慰另一个女孩说:“我也记得你的名字的,只是神经短路,一下子没想起来。”
她眼睛一亮,很急切地追问:“真的吗?”
“是真的,你这么乖,名字还那么好听!”为了让她相信,蒋老师也摸了摸她的脸,又拍了拍她的肩。其实她心里真怕女孩让自己叫出她的名字。
她终于开心地笑了。
两个女孩雀跃着走了。一边走还一边唧唧喳喳地说:“哈哈,蒋老师记得我的名字。”“蒋老师说她也记得我的名字的。”“我的名字顺口,蒋老师一下子就说出来了。你的……”
留下讲台上的蒋老师深深地自责:我太辜负这两个孩子的心了!虽然才开学一周多,可我为什么不花点时间记记每一个孩子的名字呢?
由自责进而反思:孩子们是多么在乎老师关注自己啊!哪怕老师叫出自己名字,他们都非常快乐,可我们往往忽略了孩子们这种快乐。这种快乐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快乐“,它是一种被尊重的幸福。
三
上面这件小事,我是从蒋老师的博客中读到的。对如此细节都认真反思,可见蒋老师对教育的确“爱得深沉”。
在博客中,蒋老师还讲过一个小蔡的学生,这是她1997年刚刚参加工作带第一个班的孩子。
当初,小蔡是个高高瘦瘦的男生,不是特别调皮,但毫不客气地说,他在班上是个差生。他成绩不好,每个学科很少有及格的时候,总分一般都在班上排倒数几名。初中毕业后,当然没有升学。
现在他已经成家,女儿上小学了,一家三口租住在成都五大花园附近,孩子就在附近的学校上学,他夫妇俩靠摆路边摊,卖包子、稀饭为生。
他们每天早上三四点钟就要起床忙碌,把各类稀饭熬上,再做馒头和各种馅儿的包子。天一亮就蹬着三轮车出门了,车上载着做好的稀饭、包子,还有锅碗瓢盆和桌凳。他們早上一般是去附近的工地边,那里有很多农民工照顾他们的生意。
等到早饭卖完,收摊回家已经晌午。略微休息一会儿,下午两三点钟就又要开始忙着做晚饭,五点多又蹬车出门,赶往荷花池一带叫卖。
他没有沾染抽烟、喝酒、赌博等不良习惯,做事勤劳,肯吃苦,不怕累。每天这样忙碌下来,生意最好时,营业额能够上千,一家人过得还算衣食无忧。
一个当初和小蔡同班现在事业有成的优生说:“我很佩服他,也很敬重他。”
蒋老师在博客上这样写道——
是的,小蔡,我也以你为自豪。
虽然当初做你老师时,很忽略你,有时甚至还嫌你拖了我班的后腿。但我现在却以你为荣。
你虽没能升学,没能进什么单位上班,但你却靠自己的双手,养活着自己的妻女——而不是靠投机钻营、奸滑欺诈。你凭自己的劳力吃饭,吃苦耐劳,勤勤恳恳,你比很多人都活得真实。
希望有机会能够见到你,当面告诉你:“你也是我的骄傲!”
把学生中勤劳朴实的普通劳动者,也视为骄傲,这就是真爱。
四
和所有爱学生的老师一样,蒋老师爱学生的故事是讲不完的——
又一届初三了,德育处开始清理受过处分的学生了。一个男孩战战兢兢地来找蒋老师,询问自己受过哪些处分。蒋老师很惊奇地说:没有啊。男孩不相信,说自己“大错三六九,小错天天有”,犯过那么多错误,怎么会没有处分呢?蒋老师习惯地摸摸他的头,笑笑说:“你不是已经改了吗?干嘛还处分你呢?”
这三年里,这个男孩子确实如他自己总结的一样,“大错常犯,小错不断”,很调皮,曾一度让人认为他患了多动症。蒋老师和他斗智斗勇,也想了很多办法:先写检讨,写保证,后来改成写反思;先是找同学监督、帮助,后来又让他去监督、帮助别人;还和他一起整理自己的缺点,然后一周改一点;还当着孩子的面在笔记本上认真地记下孩子所犯的错误,应该给予的处分……
在长时间的交锋中,蒋老师发现这个孩子特别缺少爱。蒋老师就自创了很多招式,用“九阴白骨爪”摸摸孩子的头,用“大力金刚指”点点孩子的额头,用“飞马流星拳”敲敲肩,用“降魔掌”拍拍背,用“如影随形腿”踹孩子的屁股……这些招式一使出来,再调皮的孩子都变老实了,真是百试不爽。
初一时,这个男孩比蒋老师矮大半个头,蒋老师很轻易地就可以摸到他的头。现在却已经高出半个头去,要摸他的头,得费力地抬高手臂了。
男孩终于相信自己真没处分了,很高兴,万分感激地向蒋老师鞠了一躬,并且保证以后要乖乖的。
一个来自大巴山下的女孩,入学考试成绩很差,平常成绩一直不突出,父母对孩子升学也不抱任何希望了。蒋老师刚刚接手这个学生,觉得这孩子纯真、可爱,就任命她当科代表,时常指导孩子的学习。在家长会上,蒋老师对她的家长说:“这孩子有上进心,自尊心强,肯努力,我对她有信心!”一席话重新点燃了家长的希望,也让孩子信心倍增。经过共同的努力,孩子最后考入了三年前她想都不敢想的一所中学。
到初三下期了,一个男孩要求换座位。这个男孩头脑很聪明,但平常都用在调皮上了,学习根本不努力,所以一直是个中等生。他现在想请蒋老师把自己调到最后一排去,那里清静,适合自己学习。
蒋老师很高兴,说男孩和当年的自己很像,并且给男孩讲了自己初三时“主动请缨守后门,发奋图强一百天”最终考上重点高中的经历。最后说了句:“别辱没了‘我的座位’啊,加油!”男孩很受鼓舞。几个月后,当他真的榜上有名时,他的家人、同班的同学都倍感意外。
已经是晚自习时间了,蒋老师还没有下班。几个调皮生又犯了严重的错误,站到了她面前。蒋老师的孩子病了快一年了,最近又做了第二次腹腔大手术。孩子刚刚出ICU两天,又发生了大出血,蒋老师慌忙请假去医院照顾孩子。等到孩子刚脱离危险,她又急忙赶回学校,没想到面临的却是这样的学生。已经几天不眠不休的蒋老师,再也无力批评孩子们了。同时,看着孩子们脸上的不屑,和那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她也意识到,对于这几个孩子来说,批评很难让他们改正,弄不好还会起反作用。
看着想着,失望、伤心涌上心头,蒋老师不禁伏案痛哭。蒋老师一边哭一边说:“在生死线上挣扎人,都还在努力地坚持着,你们在分数线上挣扎,为什么要放弃呀!”那几个调皮生也跟着老师哭了,又给老师拿纸巾,又给老师端水,还忙着做保证,只差没给蒋老师跪下了。
这一次,蒋老师没有严厉地批评孩子们,只是让孩子们陪着自己哭了一场,却收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自此,那几个孩子开始进步了,那场痛哭,也成了他们共同的秘密。
五
蒋长玲曾专门在博客上对教育之爱进行分析——
爱不爱一个人,从你看他背影的眼神就可以知道。看一个人的背影时,这双眼睛不会说谎,眼睛面对的是某人的脊背,心灵面对的却是自己。若你从不看他的背影,那你肯定不爱他;若他转向走开很远了,你的清瞳明眸仍不收回,那你肯定爱他。人的眼睛是通向心扉的,你的心已经跟着他走了很远了。
我们有没有留心去看过学生的背影?我们是否真心从正面看过学生?
她还提出,“有爱”必须还要有“才爱”;爱学生,就要在专业上有绝招,有“一技之长”——
现在的学生,可不是那么好打动的。如果你雄心勃勃,妄图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结果可能会是折戟沉沙,饮恨而归。如果你和蔼可亲,试图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但结果可能是涛声依旧,无功而退。如果你意欲铁腕加高压,收拾旧山河,结果可能会是怨声载道,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一技之长,能让老师很牛气——一招“海底捞月”捞起掉落的粉笔头,不用圆规“唰”一声画个特标准的圆,不看书本“侃”《诗经》、苏东坡……老师的一些“特长”或“特技”能打动学生,俘虏学生的心,让学生在钦佩和仰慕中喜欢你的人,喜欢你的课。
如孩童一样率真,和学生一起跌打滚爬;上课诙谐幽默,妙语联珠,会让学生禁不住收集“某老师语录”;教学时真情流露,讲到精彩处时,会大笑不止,神情激动;处理事情的方法,让人意想不到,刮目相看……
而蒋长玲就是这样的老师。
六
这么一个有真诚爱心和纯正情怀老師,必然走向新教育。
在一些人的眼里,新教育是小学的事,中学有中考和高考,可能比较困难。但蒋长玲却在自己的班把新教育搞得有声有色。2016年5月,武侯区面向全国搞了一个新教育展示周活动。其中有一个环节是让新教育榜样教师讲述自己的故事。
蒋长玲上场第一句话就把大家逗乐了:“我是属于那种漂亮得不明显的人……”全场爆笑。可蒋长玲不笑,而是从容不迫地讲了她所缔造的完美教室“雏鹰班”的故事:“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打造我们的完美教室,营造书香班级,开展师生共读活动,一起搞班级活动……”
她讲了她班的“节日课程”。她说:“学校本就是一个充满节日的地方: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合唱节,素质操比赛,社会实践活动……我向往做一支会思考的芦苇,每个节日,我的雏鹰班会在学校规定动作之外,加入一些自创动作。比如,在体育节,除了参加学校统一的比赛项目,我们自己班还进行了男子乒乓球比赛、女子踢毽子比赛;在学校的合唱节,雏鹰班自己也举行了一个班级歌手大赛,最终大家评出了灵魂歌手、最佳组合等奖项。”
除此之外,在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里,他们会有一系列的活动,有时是一两周,有时也会持续一个月。西方文化节他们也没有刻意排斥,圣诞节协同英语老师组织英语课本剧表演,万圣节与实习老师一起组织化装晚会。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培养了英语学习兴趣,加固了同学情谊,还增强了师生间的情感。
复活节恰逢月考前夕,蒋老师先准备了好几种蛋,趁孩子们不在教室里,她把蛋藏进孩子们的书包里、书桌里,收纳筐里,铁皮柜里,书柜里,讲桌里,花盆里,门角落里……等孩子们回来以后,她不动声色地开始上课,给他们讲万圣节的来历,万圣节的习俗,然后告诉他们,老师也为他们准备了蛋,自己找去吧。一声令下,孩子们“嗷”一声就炸开了锅……翻箱倒柜、地毯式搜索,连蒋老师也被孩子们搜了两次身。最后当然就是分享战利品——吃蛋。
在母亲节,蒋老师把孩子们的妈妈都邀请到学校里,精心地策划了一次亲子活动。首先播放事先录好的孩子们对母亲美好祝福的视频。然后是每个小组给妈妈表演节目,节目之间的串词就是孩子们写母亲的作文中的选段。接着全班同学聚在一起,手执鲜花,齐唱《时间都去哪儿了》。然后播放由孩子们交来的妈妈的照片配乐制成MV——制作虽然很粗劣,但是极为感人。最后蒋老师让孩子们去到自己的妈妈身边,把手中的鲜花献给妈妈,把自己的感恩说给妈妈听。没想到的是,有几个孩子竟然把手中的鲜花献给了蒋老师。还有一个孩子给蒋老师写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蒋老师,你虽然是我的老师,但我一直把您当作我的另一个妈妈,我一定会努力的!”
七
除了“节日课程”,蒋老师还推出了“种植课程”。据蒋长玲老师介绍,课程的源起是这样的——
在植树节前夕,蒋老师和孩子们正好学习了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一课,文中对紫藤萝的描写非常吸引人。蒋老师突然有了个想法:我们学校艺术楼前有一个走廊,搭着木架子,一直都是光架架,不如让孩子们来种紫藤萝吧。
蒋老师买了很多紫藤萝树苗回来,大家一起动手种下了。她和孩子们树前举行仪式,吟诗,许愿。那一刻,每一个人心里都充满神圣的感觉:这个将是我们雏鹰班留在母校的印记,等到我们将来再回母校时,必能看到它枝繁叶茂、花开如瀑。
从此,孩子们午饭后总是要去那里坐坐,放学后也要转过去看看再离开学校。班级阅读等活动也常常去那边开展,班里出现什么问题了,就去那里反思,心情浮躁了,就去那里静静……整个班级散发着一种特殊的气息,每个人都仿佛闻到了紫藤萝的清香。
在这个种植过程中,却出了一个意外——有一株紫藤萝树,在其他树苗都相继发芽成活走蔓后,一直没有生命迹象,大家都以为种不活了。
怎么办呢? 后来蒋老师就把难题当课题,把这个事件当作一个契机,把这株树交给了班上的一个小男孩儿,并且告诉他,“把树种活!否则它就是我用来专门教育你的‘教儿棒’!”(注:“教儿棒”即“教鞭”)
这个男孩很聪明,但就是一副没长醒、没开窍的样子,很是调皮。蒋老师曾经试过好多办法,都没能打开他心扉之门。她希望这株树是那把钥匙。
果真,男孩儿在大家的督促下,每天都精心照料他的树苗。只要坚持,就有惊喜。终于,两个多月后,那棵树奇迹般地发芽了,成活了。男孩儿也在这个过程中渐渐成长了,看着几乎要枯死的小树居然发出了芽,他在日记中写到:“那幼嫩的芽,直愣愣地凸显在我眼前,仿佛在嘲笑我:我都长醒了,你呢?为了不被蒋老师用它来当‘教儿棒’开化我,我决定还是要加油,怎么说也不能被一株树比下去吧。在人生的成长路上,不逼自己一把,怎么知道自己能行?”
男孩的坚持,让小树发芽了;小树发芽又反过来“教育”了男孩,他也发生了变化。到后来,他不但在行为习惯方面进步突出,而且学习成绩也一直名列班级前茅。
到了初三毕业,“雏鹰班”孩子们的中考成绩也赢得了辉煌。事实证明,新教育绝不会妨碍孩子们成绩的提高的。
蒋长玲至今也很普通——既非学校干部,也不是任何级别的“先进”或“优秀”。但她觉得新教育本身已经给了她足够的幸福。在武侯区的新教育展示周中,她站在舞台上眉飞色舞地讲着“雏鹰班”的故事,全场掌声不断,笑声不断。除了掌声和笑声,不少老师还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作者单位:新教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