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嘻哈音乐在藏族青年中的流行及其本土化

2019-09-10杨婷

新生代·下半月 2019年5期
关键词:流行本土化文化

【摘要】:近年来,嘻哈音乐在藏族地区青年中的传播和影响逐渐扩大,不少地下藏语说唱歌手通过网络、媒体浮现在中国说唱界中。本文旨在探析嘻哈音乐在藏族地区的流行与背后的社会文化原因,及其在本土化过程中所呈现的现象梳理。

【关键词】:嘻哈音乐 文化 藏族青年 流行 本土化

一、嘻哈音乐的发源及其全球化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出生于纽约布朗克斯区的黑人Afrika Bambaataa为了结束当时的布朗克斯区街头的帮派暴力冲突,与另一个DJ Kool Herk,组织了大型的街区派对,通过音乐和舞蹈帮助青年人发泄情绪,疏解压力【1】。七十年代末,嘻哈文化开始受到商业包装,从黑人的文化自救运动演变为一种商业流行文化,嘻哈文化开始为美国主流社会所接受。八十年代后期,嘻哈文化作为对主流社会的抗议,成为世界各地的青年表达个人思想、与世界对话的途径【2】。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日本、韩国嘻哈音乐的流行和发展,以及我国改革开发的大力发展,嘻哈音乐传入中国,中国的音乐圈开始渐渐接触并发展嘻哈音乐。2000年以后开始,港台地区的偶像歌手以及专业的嘻哈团体将嘻哈音乐本土化并从港澳地区传入国内。在中国各大城市,街舞、街头篮球、极限运动比赛如火如荼, 国内涌现了一大批嘻哈团体组合如黑棒、功夫、龙门阵等。同时,本土嘻哈音乐开始出现,成为中国流行音乐的一个分支【3】。

随着2017年夏天选秀节目《中国有嘻哈》的大热,在中国的地下嘻哈音乐通过网络的力量成为中国大部分青年追捧的对象。那些地下说唱者独特的装束和不羁的行为方式成为中国主流青年群体所追随的新潮流。嘻哈音乐极强的感染力和简单易行的作词作曲方式,让其在藏族地区也渐渐流行起来。

二、嘻哈音乐在藏族青年中的流行及其原因

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随着大陆地区流行音乐的成熟化和流行化,藏族地区的音乐也开始逐渐向流行曲风靠拢,出现了许多藏语流行歌曲。这一时期藏族音乐最大的特征是涌现出了大批专业的藏族音乐创作人和极具特色的藏族歌手,从而产生了大批优秀的藏族流行音乐作品。被誉为“藏族歌王”的亚东就是这个时期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在全国传唱,并多次获得过全国音乐大奖,从而让藏族流行音乐成为了中国通俗音乐里一个独特的派别【4】。

近年来,嘻哈音乐在中国城市青年中的流行,嘻哈文化成为本土青年文化中一支新兴力量。随着汉藏两地青年的文化交流,藏族青年逐渐接触并了解这一新的音乐类型。不少热爱音乐藏族青年开始学习嘻哈音乐的创作,通过用自己的语言演唱嘻哈歌曲,藏语嘻哈成为中国嘻哈音乐中独具特色的一支。也在中国嘻哈音乐界涌现诸如德吉老爷、Mr Jin洛桑晋美、希尔鲍、丹增松益、索扎等独立嘻哈音乐人,以及藏堂、ANU等现象级说唱组合。2017年,西藏老师扎西平措在选秀节目《中国新歌声》中以一段藏语说唱的改编齐秦的《一面湖水》一歌,让藏语说唱从藏区小众音乐成为被大众所熟悉的新的音乐类型。

与传统藏族音乐大相径庭的嘻哈音乐,在藏区深受藏族青年追捧的原因,与嘻哈音乐、高速发展的科技、藏族青年三者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嘻哈音乐的多元化发展

随着嘻哈音乐在全球越来越流行,被传入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被不同文化所接纳和吸收甚至做出改造。嘻哈音乐本身的包容度和自由性让其在不同地区的文化语境下依然得到生存和发展。

在后现代语境下,嘻哈文化的主体不再局限于遭受种族歧视的美国黑人青年,而是全球不同种族、不同阶层的青年,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在欧洲,移民青年广泛借用嘻哈音乐和街舞表现他们所感受到的疏离感、种族主义和被压抑的政治意识。在日本,东京上班族在舞厅中伴随着喧嚣的嘻哈音乐排解都市生活的心理压力。在台湾,嘻哈音乐人用原创的嘻哈音乐抒发着华夏民族相似的民族情感和文化认同 【5】。

(二)科技发展、交流增加带来的传播有效性

因为地处偏远,在过去,新的文化传入藏区较为缓慢和封闭。随着通讯、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文化的传播变得快速而多元。汉藏地区的不断交流,让藏族青年很快能够接收到来自藏区以外世界的新的文化。嘻哈音乐从最初的地下音乐形式转变为大众娱乐内容的重要环节,被搬上电视、网络,深受年轻人的欣赏和追捧。而藏族青年也因此接收了这一门新鲜又具活力的音樂形式。

同时,由于独立音乐形式的发展,不少藏族青年在接受了国外以及中国内地嘻哈音乐的传播之后,创作出自己的嘻哈音乐。而他们只需要通过快速发展的互联网、自媒体的方式,就可以传播自己的作品,更加有效地促进了藏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嘻哈音乐交流,为嘻哈音乐在藏族青年之间流行带来了更多的空间和可能。

(三)藏族青年追寻自身认同的渴望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影响,少数民族青年的族群认同在现代化的发展中开始渐渐没落,社会主义的中心话语是以国家、集体为归属,“汉化”现象在不同少数民族之间呈现不同程度的表现。即便在民族文化特征很强烈的藏族地区,也开始逐渐向现代化靠拢。

法国文化学者马弗索里曾提出“新部落”的概念,他指出我们的时代正目睹亚文化新部落的出现,“这种新部落没有我们所熟悉的严格的组织形式,而是一种心理状态,通过倾向于外表和形式的生活方式表现出来。由于后现代文化的蔓延,各种传统的身份认同形式正在丧失,而新部落是以身体体验和美学感受而不是以对某种意识形态的拥护为纽带”。而在藏族嘻哈音乐方面,藏族说唱者与藏族说唱追捧者构成的新兴青年团体,正是这种“新部落”的代表。嘻哈音乐让藏族青年在新时代快要湮没传统文化的背景下,找寻到的新的自我认同方式和新的文化归属感。

三、嘻哈音乐在藏族地区的本土化

(一)语言的本土化

语言是说唱音乐最核心的元素,过去黑人说唱使用英语,传入中国后其载体变为汉语,而又后发展出各地的方言说唱。说唱音乐进入藏地,自然语言也被本土化为藏语。

开始流行的藏语说唱歌曲還会参杂着许多英语和汉文词汇,而后藏语说唱歌手德吉老爷创作出第一首纯藏语歌曲《德吉老爷的一封信》让纯藏语说唱在藏区备受追捧,用藏语作词和演唱嘻哈音乐成为藏族说唱音乐人的标志和特色。

(二)歌词内容的本土化

嘻哈音乐在发展之初,其内容充满了暴力和血腥。后传入中国后,由于社会环境和传统教育的原因,汉语歌词相较英文歌词粗话比例大幅减少。中国嘻哈青年将属于舶来品的嘻哈音乐语言进行整合、改造、创新,使用语言既有属于社会上层的规范语言普通话和面向地方大众的市井方言,也有面向国际的英语,语言也更为健康,反映出多元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影响。

(三)歌曲制作的本土化

在传统嘻哈音乐中,其曲强调强烈的节奏感。而在藏族嘻哈音乐中,增添更多的旋律和藏族传统音乐的曲风,更加柔和优美且具有旋律感。

其次,在歌曲MV的制作中,其取景主要选取藏区城市和郊外,呈现出与其他嘻哈音乐的不同风貌。向藏区以外的人展示藏区的独特美景和人文环境,也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藏族文化的魅力。

四、总结

科技网络的迅速发展、全球化脚步的急速加快,让嘻哈音乐在藏族青年中的流行并得到新的发展。藏族青年在现代化步伐中接触到了迥异于自身民族传统文化的新文化形式。这背后不仅揭示了高速发展的全球化所带来的影响力,也透露出藏族青年对自身话语权的找寻和对身份认同感的渴求。在接纳新文化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选择之间,藏族青年透过嘻哈音乐作出了新的选择,用自己的母语书写着不同形式的嘻哈音乐。

全球化的冲击下,传统文化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正在逐步消失。藏族年轻的嘻哈音乐人,正以一种新的方式在守护着传统文化,找寻着族群文化的认同。在不可避免的流失中,握住那些还能保留的传统,或许不失为一种恰当的创造。

【参考文献】:

【1】 Chang, J. Can’t stop, won’t stop: A history of the Hip-hop generation[M].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2005.

【2】 Mandaville, P. The Rise of Islamic Rap 〔EB/OL〕. http://yaleglobal.yale.edu/content/rise- islamic-rap.2010.

【3】 陈敏.中国嘻哈文化的本土化及其启示[J].中华文化.2013(07).

【4】 徐绍贵.试析藏族音乐的文化内涵[A].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09)第29卷第2期.

【5】 陈敏.当代青年话语权势的后现代特征[J].中华文化.2014(12).

作者简介:杨婷(1995—),女,汉族,四川省金堂县人,民族学硕士,单位: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专业,研究方向:文化人类学

猜你喜欢

流行本土化文化
基于“主题语境”的高中英语阅读本土化研究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流行”的历史衍变
网络语言对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国内少儿音乐教育发展的困境与思考
法律移植视阈下英、德民事诉讼制度在山东租借地的“本土化”
“AutoForm金属板料成形仿真软件”市场在中国的开拓及本土化发展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