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古代文学传播方式的研究

2019-09-10胡慧雅

新生代·下半月 2019年5期
关键词:古代文学传播方式演变

【摘要】:作为一个拥有着上下五千年发展史的文化大国,其丰富悠久的古代文学为现代科学文化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古代文学是研究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通过文字刻画等其他方式流传至今,为考古学者和从事古文学研究的技术人员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与参考依据。加强对古代文学传播方式的研究,对促进我国经济文化共同发展有着重要的引导用作,文章通过对我国古代文学传播方式的进化分析,阐述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文学传播方式的详细演变过程。

【关键词】:古代文学 传播方式 演变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古代文学的研究兴致越来越高。对古代文学进行分析研究,可以在有效帮助国民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发展进程的同时,还可能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发展道路。历史文化能够流传至今,必有其特殊之处,因此,对我国古代文学传播方式进行研究是分析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我国古代文学传播方式的演变历程

我国古代文学在传播过程里,经历了口语传播,抄写传播以及雕版印刷传播三个时期。

(一)口语传播

口语传播作为我国古代文学传播的一个重要传播方式,然而相关学者对口语传播的起源时间也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口语传播起源于甲骨卜辞时代,也有人认为口语传播起源于《诗经》产生时代。口语传播主要兴于文字出现以前,那个时期口语是人们日常交流的唯一方式。

(二)抄写传播时期

在秦汉时期,抄写传播已经成为我国古代文学的一种重要传播形式。在秦汉初期,抄写传播仅仅处于起始阶段。到了西汉时期,抄写已经趋向于成熟,演变成一种主要的传播方式。例如说《尚书》里“唯殷先人,有册有典”,足能看出抄写记载已经成为了当时主要的传播形式。汉朝时期朝廷颁发了“废挟书令”以后,开始对我国古代文学进行手抄整理,在此基础之上,抄写传播方式得到了更广泛的发展,传播载体也由最初的简牍发展到绢帛,后来又发展到纸质。其中简牍主要盛行于秦朝与西汉时代,后来的绢帛与纸质主要盛行于东汉时期。例如说《后汉书》则是通过纸质载体加以记载传播给后代。

(三)雕版印刷传播时期

雕版印刷起源于我国隋朝和唐朝年间。雕版印刷的出现主要源自于我国印刷术的出现,才促进我国古代文学传播方式的重大转型。由于抄写载体的不断改革与创新,拓宽了我国古代文学的传播区域,增强了文学传播影响,同时传播的文学内容也相较之前更为饱满。由于印刷术的出现,纸质的生产工艺有了很大的提高,无论是生产质量还是对于纸质的生产数量,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时纸质作为文学传播的重要载体,也促进了古代文学的传播速度。特别是唐朝时期,大力推行科举选拨,许多古代文学被当作文学经典,借助于纸质得以保留下来,这也促进了我国印刷术的再次发展。

三、我国古代文学的传播方式

(一)语言传播

首先是口头语言传播方式。在文字形式尚未出现之前,口语人们日常交流的唯一方式,因此口语传播也成为古代文学传播的传播形式。无论是对于古代文学创作还是对于文学传播,口头传播是其唯一实现方式。例如说中国古代神话的传承,均是通过古人口耳形式进行传承与发展的。

其次是乐工说唱传播方式。乐工说唱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它是在古诗词基础基础之上,加上说唱演奏而形成的。乐工说唱起源魏晋南北朝,到了我国唐朝年间,乐工说唱已经成为一种非常常见地艺术形式。在这个时期,古代文人创作的诗词歌赋,都被乐工编制成乐曲,通过说唱方式表达出来,继而成为了古代文学的一种传播方式。在那时候,乐工通常都会以金银形式向古代文人换取其创作的诗词。通过这样的方式,文人不但能够让自己创作的诗词传播开来,同时还可以获取物质利益。

最后是说书以及唱和形式。古代文人通常都会以聚会形式吟诗创作,在我国历史上,许多名人诗词也因此而诞生。例如说《滕王阁序》则是我国著名文人王勃在豫章宴会上乘兴而坐,并传播开来。不僅如此,说书作为我国长存的一种文学传播形式,对我国古代文学的传播也有着积极地影响。另外,《西游记》等四大名著在诞世初期,并不是家喻户晓,而是通过后来的民间说书才被传播开来,成为家喻户晓的四大名著。

(二)文字传播

文字发明是促使古代文学传播改变的重要原因。口语传播形式无论是在时间还是对于地域空间上,都有着限制因素。而文字的出现,消除时间和地域空间上的限制因素,同时增加了文学信息传播的准确性。伴随我国文字印刷术的出现与发展,文字逐渐取代口语传播成为古代文学传播的主流形式。文字传播又分为题壁传播以及文本传播。

题壁传播盛行一时,特别是在我国唐朝和宋朝时期发展最为流行。那时候,许多文人源于一些因素,喜欢将一些诗词歌赋题于树木或者墙壁之上。由于诗词歌赋能够长期保存于题壁之上,更好地促进了我国古代文学的传承与发展。

文本传播起源于中国印刷术时期。伴随我国印刷术的出现与发展,为文学作品的保留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并且,我国古代文人通常会喜欢抄录一些经典古文,源于此,许多古代文学作品也都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为我国后来的文学研究提供了许多经典作品。

【参考文献】:

【1】宋雨娟.宋词在当代的传播方式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39(01):229-231.

【2】周敏.基于新媒体分析的古代文学传播途径分析[J].大众文艺,2018(21):181.

【3】聂永乐.新媒体视域下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渠道革新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8,9(07):176-177.

作者简介:姓名:胡慧雅  出生年月:1998.11.18  性别:女  民族:汉  籍贯:江苏苏州 学历:本科

猜你喜欢

古代文学传播方式演变
零陵渔鼓传承发展方式新旧对比研究
古代文学作品鉴赏思维与视角的转换
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研究
带刺的苍耳
网络环境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模式探究
异类女性故事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演变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异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