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旧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内容对比分析

2019-09-10牛辰龙

新生代·下半月 2019年5期
关键词:学业课程标准新课标

牛辰龙

【摘要】:本文在阅读新旧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以及课程标准解读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目录框架等内容的变化和“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等内容的新增来进行对比分析,力求能将新课标较旧课表改进和完善之处论述清楚。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对比分析

伴随社会的飞速发展,面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国民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要求和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的新形势,2013年,教育部启动了普通高中课程修订工作,直至2017年,全新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修订完成并发行。本文在阅读《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旧课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以及课程标准解读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目录框架等内容的变化和“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等内容的新增来进行对比分析。

一、新旧课标变化内容的对比分析

1.目录框架

从两版课标的目录中可以看出,新课标优化了课程结构,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框架结构更为完善、合理,更加适应新时代的教学,增强了对教学的指导性。

2.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

如表1所示,在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两项内容中,新课标较旧课表明显更加细化,更能展示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在实践中的改进和完善。

3.课程结构

在旧课表提出的课程结构中,高中物理有必修课程和三个选修系列课程,在此结构中也考虑了课程基础性、系统性与选择性,但是由于升学、招生等原因,在实施中物理课程的系统性和选择性皆受到影响。

新课标提出的课程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原来的“必修、选修”模式改为“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模式。由原来的12个模块改为了9个模块,其中必修1、必修2和必修3为共同必修模块,指向高中毕业的学业水平合格性考;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选择性必修3为选择性必修模块,指向高等院校招生录取的学业水平等级考试;选修1、选修2、选修3为选修模块,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开设选修课程,自主考核。

4.课程内容

在课程内容部分,新课标按照新的课程内容结构编排。相比旧课表除了对部分具体内容要求和活动建议的修改外,还在每部分内容后增加了教学提示和学业要求两方面内容,围绕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对这两个方面针对性的做出了说明。在这部分的结尾,新课标还列出了学生必做实验的清单。

5.实施建议

新课标实施建议部分去掉了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建议部分,着重增加了学业水平考试和命题建议、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两部分内容。

在教学、评价和教科书编写建议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贯穿始终,为教学、评价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新增的学业水平考试与命题建议有利于学生高中全面发展、避免偏科,也有利于学校准确把握学生情况,改进教学管理,同时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促进高中与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衔接。新增的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也对学生正确的学习认识、教师课程能力、学校课程研究、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建设优秀资源等内容提供了有效的建议。

二、新课标新增内容的分析

1.“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界定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走过了从“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转变,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是在“三维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以“核心素养”來统领。这些体现了“以知识为本”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科学探索过程。

实际上,核心素养也属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综合表现,也是三个维度的融合。核心素养是对国家教育总体目标的具体化,是高中课程体系和各学科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核心素养可以更好地纠正过去教育的偏差,比前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三维目标更适合当今社会的发展。

2. “学业质量”的说明

新增的“学业质量”内容是新课标中相较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外的又一大特色。新课标中指出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物理学科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它是以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表现的总体刻画。学业质量总共划分为五个不同的水平,不同水平之间具有由低向高逐渐递进的关系。

学业质量的五个水平不仅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评价、教师开展日常教学设计、命题和评价的重要依据,也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

三、总结

通过对以上几个部分内容和结构变化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在旧课标的基础上,新课标内容增加了对过去十几年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践经验和成功做法的梳理和总结提炼;更加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能够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着重凝练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对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进行了更加细致的整合;精心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为阶段性考试、学业水平考试和升学考试命题提供了重要依据,促进教、学、考有机结合;教材编写、教学实施等部分的修改和整合增强了对教学和评价的指导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学业课程标准新课标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基于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评价与水平划分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调研报告
业精于勤
35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