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权威机构观点综述

2019-09-10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

全球化 2019年5期
关键词:垃圾贸易经济

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

2019年3月中旬以来,国际权威机构对世界经济形势和中国经济形势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对世界经济形势的主要观点

(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下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2019年4月2日在华盛顿美国商会发表讲话时表示,全球经济越来越不稳定,IMF对全球经济的预测将从2019年1月的水平下调。她警告称,多数国家将无法通过降息来抵消经济下行的影响,而是需要在未来“更明智地运用”财政政策。许多经济体的韧性不足。当下一场经济低迷不可避免地到来时,高额公共债务和低利率将导致政策行动空间有限。

2019年1月IMF预测2019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5%,2020年将增长3.6%。尽管IMF预计2019年晚些时候世界经济表现将出现起色,但拉加德表示,这一预测“不保险”,容易受到多种风险的影响,使全球经济处于“微妙”状态。“仅在两年前,全球75%的经济体经历了上升趋势。对于今年,我们预计全球70%的经济体将经历增长放缓。”IMF建议的财政政策是解决当下的赤字和债务问题,使政府有能力采取更积极的方式来减税或增加公共支出,以抗击经济衰退。

对于新兴经济体,IMF的建议是加强企业税的协调,以阻止企业将利润转移至避税天堂。据IMF估计,这类做法每年造成的财政收入损失约为2000亿美元。在美国和中国仍在就解决贸易争端进行谈判之际,拉加德重申了IMF早些时候的警告,即对美中贸易征收关税,有可能导致美国和中国的年增长率分别下降0.6%和1.5%,影响世界各地的经济增长和生活水平。

(二)世贸组织大幅下调2019年全球贸易增长预期

世界贸易组织2019年4月2日发布最新一期《全球贸易数据与展望》报告,将2019年全球贸易增长预期由此前的3.7%大幅下调至2.6%。受贸易摩擦升级和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等因素影响,2018年全球贸易增长3.0%,远低于预期,而且2019、2020年全球贸易增长仍将面临巨大压力。

世贸组织总干事阿泽维多表示,在当前贸易形势下,应该没有人会对本次下调预期感到意外。全球经济正面临诸多方面的挑战,解决眼下的贸易纠纷并保证未来贸易增长的积极态势是越来越紧迫的任务。

世贸组织还在报告中预测,2019年发展中经济体贸易有望保持强劲增长,出口和进口预计将分别增长3.4%和3.6%;发达经济体出口和进口增速预计为2.1%和1.9%。世贸组织同时表示,如果未来贸易摩擦有所缓和,2020年全球贸易增速有望回升至3.0%。

世界贸易组织首席经济学家罗伯特·库普曼指出,全球贸易和英国“脱欧”带来下行风险,如果2019年美国对主要贸易伙伴加征汽车关税,将为全球贸易带来更坏的影响。如果英国“无协议脱欧”的最坏场景出现,2019年全球经济增速可能跌至更低,全球贸易增速可能跌至1.3%,这是WTO预测区间的底部,并为英国GDP抹去7.6个百分点。

(三)博鳌论坛:三大变数左右世界经济未来走向

进入2019年,多个国际机构下调了对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步履蹒跚的世界经济又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金融政策、全球化进程、技术革命这些变数如何左右世界经济未来走向成了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关注焦点之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指出,尽管美联储近期已透露2019年不再升息和2019年9月份停止缩减资产负债,但美国整体货币政策仍处于利率中性的道路上,这是否意味着其货币政策未来会出现逆转、又重返宽松,而这对全球经济、资产价格、大宗商品走势、发展中国家债务等方面的影响都必须加以关注。IMF副总裁张涛则认为,全球可能会面临一种金融政策上的收紧,若以一种急剧的方式来实现收紧的话,可能会使得全球经济增长减少0.75%。

近年来全球化进程受阻,单边主义有所抬头。波士顿咨询全球主席博克纳说:“我们看到全球化只是现在众多变化中的一个,民粹主义、单边主义的人们缅怀过去,对全球化强烈反对,但全球化对世界发展的助推作用很大。”全球化自身也在发生变化,从过去以商品交易为主的国际贸易转变为以服务和信息交易为主的国际贸易,所以各国政府要做的是让企业和人们去适应这样的变化,“而不是回到过去,抵制全球化,这样没有好处”。各国贸易政策变化的不确定性要超过确定性,而改变贸易政策可能带来紧张局势,各方必须对此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做好预案准备。

日本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铃木人司指出,技术革命是双刃剑。人口减少和老龄化是日本经济面临的最大结构性问题。日本失业率已低至2.3%到2.5%,但未来十年,日本人口每年将减少50万人,意味着失业率可能进一步下降到2%,甚至1.5%。这在经济学上是看似很棒的失业率数字,却恰恰暴露了日本人口缩减和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就是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但这个度很难掌握,因为人工智能发展过头可能“反噬”劳动力市场,造成“机器取代人”的大规模失业。

(四)亚洲开发银行下调亚洲经济增长预测

亚洲开发银行2019年4月3日发布《2019年亚洲发展展望》称,大部分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增长势头依然强劲,但随着全球需求放缓和贸易紧张局势持续,2019年和2020年的增长速度将会放缓。

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之下,亚行报告预计2019年和2020年亚洲发展中国家增长率将分别放缓至5.7%和5.6%,低于2018年的5.9%。除中国香港、韩国、新加坡和中国台北等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外,其他亚洲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率2019、2020年将分别达到6.2%和6.1%,低于2018年的6.4%。

亚洲地区大多数经济体的消费强劲或逐步扩张,整体增长仍然稳定,削弱了出口下降的影响。然而,各类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增加,为亚洲经济发展前景蒙上阴影。贸易摩擦依然是该地区经济前景面临的主要风险,旷日持久的谈判加剧了全球贸易的不确定性,其他风险则包括该地区主要经济体潜在的增長放缓以及金融波动等。

虽然下调了亚洲经济增长预期,但亚行维持了对2019年中国经济增长6.3%的预测值不变。亚行首席经济学家泽田康幸认为,尽管近年来经济增速放缓,但中国经济发展势头依然强劲。中国年初宣布的财政改革,特别是个人所得税和社保改革等利好消息,将有助于缓解预期工资增速疲软的不利影响,并刺激国内消费增长。亚行预计,尽管随着家庭收入增长下滑,消费预计将有所放缓,但未来几年,消费仍将是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报告认为,印度政策利率下调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举措将刺激国内需求增加,消费量攀升,从而有望使印度经济增长率从2018年的7.0%上升至2019年的7.2%和2020年的7.3%。受此带动,南亚总体表现优于其他次区域,预计2019年和2020年的增长率分别达到6.8%和6.9%。

(五)联合国报告:全球每年产生电子垃圾资源价值625亿美元

联合国电子垃圾联盟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范围内产生的电子垃圾已多达4850万吨,相当于12.5万架大型宽体客机的总重量,或相当于4500座埃菲尔铁塔的重量。换句话说,这些电子垃圾的总重量,超过了全球100多年来生产的所有民用飞机总重量。如此天文数字般的电子垃圾,至今只有约20%得到了规范回收,其余80%或被焚烧,或被填埋,或散落各地。而且,电子垃圾的数量还在与日俱增。预计到2050年,全球每年产生的电子垃圾总重量将增加到1.2亿吨。

众所周知,电子垃圾中含有丰富的可回收物资,包括贵重金属、塑料、玻璃以及一些能再利用的零部件,是一笔不折不扣的巨额财富。研究认为,通常在1吨电路板中,可以分离出286磅铜、1磅黄金、44磅锡。1吨智能手机中的黄金含量比1吨金矿石的含金量要高出100倍。联合国的报告指出,全球每年产生的电子垃圾资源价值高达625亿美元,相当于世界上所有银矿年总产值的3倍。如果将电子垃圾的价值比作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那么625亿美元这一数据与肯尼亚的GDP相仿,甚至比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GDP还要多。电子垃圾的价值已经“富可敌国”。

更重要的是,从电子垃圾中提取金属资源,比从矿石中提取要更加节能环保。专家指出,从资源勘探、开采到运输和提炼加工,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其排放的二氧化碳要远远高于从电子垃圾中提取。另外,电子垃圾无法在自然界被生物降解,其内含的有害物质会污染土壤、空气、水资源,给人类和动植物带来危害。因此,对电子垃圾的回收处理和再利用,本身就是环境友好行为。

世界经济论坛与埃森哲战略咨询最近联合发布的一份报告概述了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提供解锁电子垃圾价值的工具,指出“材料互联网”可能有助于更好地跟踪、回收并循环利用电子垃圾。该报告认为,在食品体系中建立循环经济有助于让塑料经济实现转型。一项调查结果发现,食品循环经济每年可为社会和环境带来2.7万亿美元的效益,同时预计到2050年可避免500万人死亡。

(六)国际能源署:未来5年亚洲能源需求依然强劲

国际能源署2019年4月11日在美国南部城市休斯敦开幕的“剑桥能源周”会议上发布石油市场展望报告,尽管全球经济出现放缓迹象,但未来5年亚洲能源需求依然强劲。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说,中国仍是重要能源消费国。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24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平均每日增加710万桶。近年来,美国页岩油气产量不断上升,预计2021年美国将成为石油净出口国。国际能源署预测,未来5年美国新增石油产量将占全球新增石油产量的70%,新增天然气产量将占全球新增天然气产量的75%。

地缘政治因素正在对全球能源市场产生重大和深远影响,委内瑞拉、伊朗、利比亚等国局势是目前业界关注的重点。环保问题是重大挑战,需要引起能源企业的足够重视,应加强科技创新投入,改善生产环节,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增加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使用。

二、对中国经济形势的主要观点

(一)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中国将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中国经济政策研究室主任马吉特近期表示,虽然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总体发展势头较为稳定并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此次中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2019年GDP的增长设定在6%至6.5%之间,体现了中国政府对推进国内改革持续走向深入的坚定决心与追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这将使中国经济发展更具韧性与可持续性。中国政府近年来在经济领域推行的结构性改革正发挥着积极作用,改革政策更侧重于效率、稳定和包容性,中国经济也走上了更具可持续性的发展道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与加强公平竞争将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亮点,公平竞争机制将对经济增长产生十分明显的提振效果。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正有序展开,并在区域发展进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特别是在中亚与东南亚地区,加速了当地基建与贸易发展。对此,马吉特表示,她曾去过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边境,看到那里的贸易非常繁荣,这将积极促进区域间的互联互通,有效提振经济发展。同时,区域间的交通连通也带动了中欧深化双边贸易合作,特别是中欧班列的开通使中欧间的距离进一步拉近,经贸交往更趋密切。

在展望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时,马吉特充满信心。中国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中国政府近年紧抓改革机遇,持续通过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发展与转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中国在经济金融治理、贸易与投资、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的积极成就与发展模式为全球治理提供了良好范本,相信中国经济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下将继续在全球发挥引领作用。

经合组织在最新公布的季度展望报告中指出,全球经济增长在2019年放缓的速度将比预期更快,二十国集团(G20)国家经济增长也普遍弱于预期,这将对全球经济中期增长的韧性与可持续性造成冲击。中国凭借其庞大的经济体量、较高水平的稳定增长与对世界经济的高贡献率,将继续在可预见的未来发挥全球經济增长引擎的作用。

(二)亚行预测中国经济增速2019年放缓至6.3%

亚行2019年4月3日发布《2019年亚洲发展展望》称,伴随全球增长放缓以及中美贸易争端对贸易和投资造成的压力,中国GDP增速将在2019年和2020年分别放缓至6.3%和6.1%,低于2018年的6.6%。亚行建议,进一步推进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将有助于中国经济转向消费主导模式。

亚行在报告中提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主要风险是中美贸易摩擦可能加剧,这将影响投资者和消费者意向。其他中国国内的下行风险还包括:政府出台的稳定经济增长措施不足;放弃稳定地方贷款的举措;放松对影子银行的监管,以及允许非银行融资债务激增等。

亚行预计2019年及2020年,中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仍将宽松,但政府不会采取与2009年类似的大规模刺激政策。亚行认为,2019 年如果中国与美国能够达成协议,将减轻不利影响,并有助于重振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信心。但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对影子银行的持续管制,将继续制约信贷扩张;虽然该影响可能会被财政支持局部抵消,但经济增速仍将进一步放缓。

进出口方面,报告预测2019 年中国经常账户将处于平衡状态,并在2020 年转为轻微逆差。受2018 年中期集中提前对美出口,加上因欧洲经济增长预期放缓,导致其对中国出口产品需求的下降,预计2019 年中国的货物出口增速将有所放缓。

另一方面,由于国内需求增长不断放缓,预计2019 年进口增速将出现明显下滑。2020 年,由于全球经济增长不断放缓影响出口需求,服务贸易逆差依然持续,预计经常账户将转为逆差状态。

(三)美智库称中国AI研究有望领跑全球

美国西雅图艾伦人工智能(AI)研究所的最新分析报告称,中国在AI领域的大规模投资有助其在重要的AI相关技术研究方面超越美国,中国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成为AI领域的全球领跑者。

艾伦人工智能研究所的报告显示,在已发表的AI论文数量方面,中国已超越美国。研究人员称,尽管其中一些论文的质量差强人意,但在数量方面,50%被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中国将在2019年超越美国;10%引用率最高的论文,中国将在2020年超过美国;1%引用率最高的论文,中国将于2025年超过美国。

华盛顿和硅谷一直担忧,中国在自动驾驶汽车、虚拟现实和第五代无线网络等关键技术领域会领先于美国,最新报告凸显了这一担忧。

研究人员指出,中国AI投资激增始于十多年前。2017年,中国政府宣布计划到2030年成为该领域的全球领导者。“从大多数衡量标准来看,中国不仅在提交和出版的论文数量方面超越了美国,而且高影响力论文的数量也与日俱增。”

(四)美银美林:中国经济增速将在第二季度触底,需较长时间复苏

美国投资银行美银美林的最新报告预计,中国经济增速最快会在2019年第二季度触底,货币宽松措施则可能延续两至三季度。美银美林中国及亚洲经济师乔虹在报告中指出,虽然中国曾在2009年和2015年迅速扭转经济下行格局,但由于2019年开局缓慢以及部分政策工具效用下降,中国经济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复苏。报告认为,“很可能出现的结果不是L型缺乏回升动力或者是V型反弹,而是渐进的U型复苏”“实体经济可能在第二季度触底,但亦有可能延至第三季度才触底”。乔虹指出,由于政策放松带来的经济效应显现缓慢,实质经济增长数据很可能进一步转弱,尤其是2019年第一季外贸环境更为严峻。

由于市场利率迅速下调,当前货币宽松的关键是把流动性从金融机构转移到实体经济,预计央行将放松信贷控制并推动扩张信贷。已见底的社会融资总量增长可能于第一季度后逐渐回升,金融和房地产放松措施很可能会支持房地产投资反弹,缓解经济下行风险。如果房地产投资放缓情况比预期更严重,政策层面可能需要更多时间去推行由上而下的放松措施,使经济触底的时间延至第三季度。

(五)史蒂芬·罗奇: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唯有依靠高质量发展

摩根士丹利前亚洲区董事长和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S·罗奇近期撰文称,在决定一个国家的发展前景时,生产率增长远比GDP增长重要。他更担心中国陷入生产率陷阱,而不是GDP增长陷阱。但他对此持有乐观的态度,因为根据一项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的研究显示,过去5年中国的基本趋势令人鼓舞,TFP年增长率约为3%,其中第三产业增长尤为强劲。他认为如果中国能够保持最近的TFP增长轨迹,并享受资本存量持续升级的好处的话,未来5年中国潜在GDP增长率可以保持在6%附近。

从各国的历史经验看,当服务业比重超过50%并成为主要产业后,也是经济增速进入下行階段的开始,这也与中国2012年来的表现大体一致。因此,想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通过高质量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应当在三方面发力。首先,要逐步摆脱信贷扩张而将过多资源投入到基建和地产的做法,因为这些低效率的部门占用太多资源,大幅提升经济成本,会对高效率部门产生挤出效应。其次,创造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在教育、科技研发、基础设施等领域进行制度改革,增加投入,促进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尤其是教育和研发方面的投资能够转化为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利于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其三,扩大服务业开放。中国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很低,增长空间很大,一个主要原因是中国服务业开放程度较低,相当多领域还存在垄断。在最近几年,由于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提升了商业效率。但是,大部分服务业开放依然进展不够大。只有打破垄断,并对外开放,才能通过竞争提升效率。

责任编辑:

沈家文

猜你喜欢

垃圾贸易经济
垃圾去哪了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中日韩贸易数据
疫情中,中俄贸易同比增长
中日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
中日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
中美今日重开贸易磋商
倒垃圾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