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共建式高校课堂生态环境建设的长效机制
2019-09-10刘丹
刘丹
摘 要:通过对传统高校课堂教学存在问题的合理解构,根据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和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前瞻性地提出了共建式高校课堂生态的理论构想,力图在原有讲授式、建构式课堂生态的基础上实现合理的超越。但我们深知完美无缺的高校课堂只是学者们假设的一个理想状态,要实现其理想价值还必须立足于现实这一永恒的根基,通过积极营造有利于共建式高校课堂生态形成的环境,从实践的视角建立长效机制,才能最终实现课堂生态范式的转变,实现本研究的预期目标。
关键词:高校课堂、教育理念
一、和谐共生的教育理念是课堂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所在
高校课堂不仅是师生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教与学的活动场所,更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探寻人生意义与价值的研究平台。高校课堂教学不仅是一个文化知识传承与接受的认识过程,更是一个师生用生命共同演绎、体悟与创造新知的过程。正如“科学知识的前所未有的进步与无知的多种形式的进展相关联”一样,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往往与人们对课堂生态理念的认识是否正确有关。叶澜教授认为:“教学改革要改变的不只是传统的教学理论,还要改变干百万教师的教学观念,从更高的层次——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教师自身不同的课堂教学理念往往会在其理念指导下形成相对稳定的精神力量,就会产生大相径庭的教学行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和核心、以教材为中介、以获取书本知识为终极目标的单向度传递的封闭系统,知识的授受成为师生关系存在的唯一动因和桥梁,课堂教学过程沿着“教材上的知识→教师的知识→学生的知识”的方向呈单向直线式演进和转化。共建式高校课堂生态所倡导的理念是一种科学的课堂生态理念,它不是把生态学理论简单地移植到高校课堂教学中,而是主张用生态学的整体、联系、和谐、动态、发展和共生的思想观点和思维方法来开展课堂的教与学活动,将课堂看成一个复杂多变的生态整体,关注作为生态主体的师生及其组成的学习共同体的真实生活世界,努力探寻课堂生态主体之间和生态主体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充分利用丰富的课堂教学资源,促进教师与学生生命价值的充分彰显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使整个课堂跃动着青春的激情与活力,促使学习者的身心得到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
二、舒适开放的物质环境是课堂生态环境建设的前提条件
“教育不是纯粹的精神文化现象,它既不能远离原生自然界,更不能远离次生自然界”。传统的课堂观由于受当时物质资源匮乏的制约和影响,忽视了对课堂物质条件的生态学、心理学和生理卫生学等理论的指导和借鉴价值,普遍认为只要教室内能够容纳下上课的学生,能正常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能保证学生基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不受侵害,就说明学校已经具备满足学习者接受教育的物质条件,学校管理者更多地强调教师的敬业精神和学生的勤奋努力对教学质量与效率的影响。而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的生态观念的不断增强,人们对课堂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课堂能够提供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物质条件,更要从整体、和谐、发展、共生等生态视角强调对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积极影响,要为学习者提供更高舒适度的物质生态环境。如作为教室一定要符合国家制定的用于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建筑标准和生理卫生要求,教室空间大小要适宜,要有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条件,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要适宜,教室墙壁和课桌椅的颜色要以淡雅明快的颜色为主,要有利于学习者的身心发展和学习质量的提升。
三、融洽愉悅的人际关系是课堂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根基
长期以来,我国部分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为了使学生获得更高的考试成绩,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片面强化自己的权威地位和控制性,把本该是一个充满生命情趣、师生共同快乐成长的课堂生态系统,变成了一个充满了功利色彩和情感矛盾冲突的独角舞台。从学习共同体的理念和视角分析,高校课堂中的师生关系不应建立在非此即彼的“主体——客体”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之上,教师更不应该为了强化自己的专业权威和知识权威而把学生推向了自己的对立面。既不能片面强调“教师中心”的思想,也不能片面追求“学生中心”的作法,而应站在人性、人权的高度,通过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和师生主体间性的民主、和谐、共生、开放的平等对话与合作的关系,共同体验和感悟在课堂教与学过程中的学习与生活的乐趣,共同谱写一段美好与难忘的生命历程。正如德国著名文学家赫尔曼·黑塞曾写过的诗句:“人生的义务,并无其他。仅有的义务就是幸福,我们都是为幸福而来。”建立融洽愉悦的人际关系,使课堂共同体中的每个成员得到幸福是共建式高校课堂生态建设的发展根基。
四、丰富灵活的课程设置是课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保障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体现教育价值、发挥教育功能的主要手段和工具,是决定教育质量高低和教学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和核心所在,也是影响课堂生态化建设的重要生态因子。高校课程设置直接影响未来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更是推进高校教学改革和实现特色化办学的突破口。我国高等教育由于受前苏联教育模式根深蒂固的影响,在课程设置上习惯突出“知识教育”、“学科教育”、“专业教育”的重要地位,过多考虑对“共性”和“社会需要”的满足,和目前现代社会所倡导的“素质教育”、“大众化教育”、“终身教育”、“以人为本”、“个性化学习”“学习型社会”的教育理念有很大区别。课程是教学理念、教学思想与教学实践有机联结的桥梁,只有借助课程这座桥梁,才能实现预期的教育目的,才能培养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有知识、有文化、有道德、有智慧的高层次建设人才。
总之,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现代社会对高层次人才质量和规格的要求越来越高,迫使高校要不断转变观念,适应知识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将高等教育的发展重心回归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能上来。在生态文明理念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共建式高校课堂生态范式必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提升空间,相信共建式高校课堂生态环境的研究一定可以摒弃目前高校课堂教学面临的困境和问题,促使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从外延式增量的发展逐渐回归到重视内涵式存量的发展,不断提升高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与规格。
参考文献:
[1]基于共建式大学课堂生态建设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5(3):62-66,独立.
[2]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嬗变与教育重塑[J].教育探索,2014(2):113-114,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