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南山区体育非遗“打鞄牛”进当地中小学课堂研究

2019-09-10袁国伟

现代营销·理论 2019年5期
关键词:课堂

袁国伟

摘 要:本文对宁南山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鞄牛”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将宁南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鞄牛”作为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之一引入本地区的中小学体育课堂,使优秀的中华传统技艺与中小学体育教育融为一体,使中小学的体育课堂丰富多彩,拓展体育教育教学的空间,同时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文化传承方面的优势,让学生在多渠道地体验学习乐趣时逐渐体会、认识中华传统技艺的价值,实现文化多样性的活态传承与创新,以此来影响文化进程,促进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宁南山区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打鞄牛” 课堂

在中小学体育教学课堂中应当充分利用当地体育类“非遗”资源,广泛开展“非遗”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使孩子们从小认识和理解本地区的文化和传统技艺,充分理解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当地中小学将体育类“非遗”作为教学内容引入体育课堂,使体育类“非遗”在当地中小学的体育课堂中被开发与利用,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传承。

宁南山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鞄牛”已列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打鞄牛”是最具有民族特色、最能反映宁南山区广泛的群众性和竞技性游艺活动。现主要流传于宁夏南部山区泾源縣,“打鞄牛”充分体现当地群众自娱自乐的一种生活方式和主要表现形式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项目,具有的娱乐,健身、教育,竞赛等内容,以其民族性、广泛性和民间性等特色,在宁南山区群众中广为流传。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以泾源县第一小学、泾源县第二小学、泾源县第一中学、泾源县第二中学、泾源县民族职业中学、泾源县高级中学六所学校的体育教学开展情况统计,调查他们的体育教学内容、运动项目设置、引入体育类“非遗”项目的可行性等情况。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针对课题研究的需要,笔者在宁夏师范学院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搜集相关资料,查阅了大量的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专著、论文,为课题的研究报告撰写奠定了理论基础。

2.田野调查法:深入宁夏南部山区泾源县进行实地调研,在调查过程中收集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打鞄牛”相关资料和影像视频资料,把搜集的相关“打鞄牛”资料进行整理,借鉴和运用民俗学、历史学和体育学,研究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鞄牛”在“民族传统体育与民俗”和“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的大背景下,对其进行更有效的保护和传承,探究和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3.专家访问法:本课题深入到当地,采访了当地研究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家和学者,以及当地从事体育教学的各级学校体育教师,通过咨询方式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和当地中学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当前当地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发展现状,为本课题完成提供参考和奠定基础。

二、 “打鞄牛”概述

(一)“打鞄牛”渊源与发展

宁南山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鞄牛”源于清代末期,泾源少数民族自陕西迁入宁南山区泾源县后,因生产生活环境恶劣,放牧牛羊成为立足生存之大计,深山放牧非常寂寞,为排遣无聊的时光,牧童才创造出了“打鞄牛”的竞技游戏。该游戏也是当地放养黄牛的农民在劳动之余进行的一项休闲游戏,当地农民上山放牛,将牛赶上山之后闲聚在一起,进行分队比赛,输的一队要帮赢的一队赶牛回家。“打鞄牛”所用到的道具——牛骨、牛毛团成的毛弹、牛铃等都取材于现实的放牛生活。

“打鞄牛”这项运动起源于宁夏固原市泾源县,该游戏由两方队员进行对抗比赛,参赛队员均称为鞄牛(小公牛)。比赛时选一平整草地,草地中央悬挂一牛铃,进攻方队员在抛出牛毛制作的毛蛋后,开始奔跑触碰牛铃,守方队员捡拾到牛毛蛋后,击打进攻方队员,进攻方队员全部安全返回牛窝为胜。该游戏进行时双方队员拼抢激烈,既考验运动员的爆发力、耐力,又需要团队协作,还十分有趣味性,场面欢快热烈,特别注重团队配合,具有很强的竟技特征和观赏性,在泾源民间广为流传。调查发现,泾源县已在县城两所小学内开展了“打鞄牛”比赛。2015年,“打鞄牛”参加了宁夏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和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并获表演金奖,2019年,“赶牛”参加了宁夏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并获表演银奖。

(二)“打鞄牛”基本规则

1.比赛场地

比赛场地为宽20米,长50米的长方形场地,纵向25米处为中线。纵向一侧边线为进攻方底线,底线中点为发毛蛋点。以发毛蛋点为中心点,画一半径5米圆弧为进攻方牛圈(安全区)。中线中点放置一拱门,为触铃门。中线靠近进攻方5米处为防守方界线。(如图1)

2.比赛器械

(1)牛毛蛋(垒球)        (2)弹毛蛋架(木制)

(3)击毛蛋板(牛肩胛骨)  (4)牛铃

(5)拱门(回族风格)    (6)计分牛角

3.比赛规则

(1)双方参赛队员各7人(其中5人比赛,2人替补),裁判2人(1人为发令裁判,1人为评分裁判),计时计分1人,共17人。

(2)比赛采取5分钟一局,双方各进攻2局,共计4局,总比赛时间为20分钟。

(3)比赛开始前,所有队员通过手心手背决定分组,然后双方队长通过石头剪刀布决定首局进攻方。

(4)进攻方5名队员进入牛圈,防守方5名队员进入防守区(2名为击打队员,3名为捡拾毛蛋队员)。

(5)比赛开始后,由进攻方一名队员手持牛骨板,脚踩毛蛋架,踩踏毛蛋架弹起毛蛋,用牛骨板击打毛蛋(击打毛蛋可在弹出毛蛋架后直接击打,也可在落地弹起后击打,但击打队员双脚不能出安全区,击打不准或落地点在安全区外,为击打失败,重新弹射,一个队员连续三次击打失败,交由另一队员击打)。毛蛋击出后,进攻方队员冲向拱门,触碰牛铃后,快速返回安全区。防守方捡拾毛蛋队员捡拾到毛蛋后,迅速传递给击打队员,击打队员迅速用毛蛋击打进攻方队员(鞄牛),击打队员只能原地击打,禁止随意追打和越过防守线击打。

(6)进攻方队员(鞄牛)被毛蛋击中后,随即要站在被击中地点,等待同伴救援。

(7)未被擊中的进攻方队员在安全返回后,可选派一名队员营救被击中队员。营救方式为,发射毛蛋队员发射毛蛋后,营救队员冲向被营救队员,拍击其手掌后,被营救队员被救活,营救队员要触碰牛铃后方可返回。

(8)如在营救过程中,营救队员被毛蛋击中,也需站在原地等候下一名营救队员救援。

(9)被营救队员如在触碰牛铃前被击中,得到营救需触碰牛铃后方可返回(此队员在被击中时,评分裁判需在其身旁放黄色牛头标志),如果是触碰牛铃后被击中,得到营救后即可返回。

(10)全部队员被成功营救后,进攻方得一分,随即开始下一次进攻;如在进攻过程中全部安全返回得2分,随即开始下一次进攻:如在进攻过程中全部队员均被击中,进攻失败,不得分:5分钟时间到,双方交换场地及攻防。

(11)进攻过程中,如有队员摔伤,预备队员可替换。

(12)进攻方击打毛蛋时,如未过中线即出边界,则击打失败,重新击打。

(13)进攻方每得一分,记分员在该队计分架放置牛角一个。

(14)4局结束后,得分多着获胜。失败一方队员要扮作鞄牛,让获胜方队员骑牛退场。

三、宁南山区中小学开展 “打鞄牛”的可行性

(一)具有广泛开展 “打鞄牛”的师资力量

一支强有力的体育教师队伍,是宁南山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鞄牛”得以传承和发展的根本。通过调查六所泾源县中小学发现,在六所中小学体育教师中,都有部分老师参加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鞄牛”比赛经验,部分老师还从事教练工作,为宁南山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鞄牛”进当地中小学体育课堂奠定基础。

(二)政策支持

《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2006年7月21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2006年9月1日起实施)第三十五条规定:鼓励、支持大中专院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和专业人才的培养;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把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教育教学内容。这为宁南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鞄牛”进当地中小学体育课堂给予政策支持。

(三)学校教育网络资源开发

在“互联网+”背景下,各级中学可以通过校园网建设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教育资源共享,这样不但节省了开发资金,也扩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范围和教育对象,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校本教材、地方教材内容重复所造成的资源浪费等问题。

(四)体育教学内容新的补充

宁南山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鞄牛”适应范围较大,教学中可选择的余地也较大,不但符合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要求,更适应地处西北高原环境的六盘山区学校的实际,中小学开展“打鞄牛”项目的教学,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简便易行。在进行传统体育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性别、年龄、兴趣和爱好安排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打鞄牛”项目制成教学光盘,使用多媒体方式加以演播,为当地中小学体育教学课堂注入新的血液。

参考文献:

[1]周庆华. 固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1辑)[M].银川: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王文清,张滢,鄢生勇.“泾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丛书”泾源回族技艺[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课堂
欢乐的课堂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探寻初中化学高效课堂之路
写字大课堂
交通标志小课堂
美甲课堂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妈咪“达人”完全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