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关键能力培育的初中美术手工制作教学策略探索
2019-09-10谢开和
谢开和
摘 要:美术手工制作是一种培训学生创新思维和各项协调能力的教学活动。它是初中美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包括泥塑、折纸、剪纸的等许多内容,旨在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等关键能力。在初中所开设课程中,美术是一门学生相对比较喜欢的课程,能让学生在繁重的主课业之余愉悦他们的心情,带给他们数不尽的愉快和丰富的想象空间。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老师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基于此,本文重点探索初中美术手工制作课堂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关键能力;初中美术;手工制作
现今大多美术老师不考虑如何按照课本教导学生,而是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教学思路进行学习,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思维特征来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挖掘学生的各种美术能力。因此,为了更好的促进初中美术手工制作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行了以下的教学策略分析。
一、初中美术手工制作教学的目的分析
1、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吴冠中说:“今天的中国文盲不多了,但是美盲很多。”现在还有很多孩子很穷,他们穷的不是文化,穷的不是金钱,而是审美。美是客现存在的,可以说美来自于现实生活,却又高于现实生活。美术作品、文学艺术以及自然环境都能够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人们始终与“美” 相伴生活,却无法感知到“美”的存在,其原因就在于缺少美的“发现”、美的感受,即审美。而通过对学生恰当的美术手工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寻找生活中的美,体会各种事物的美学价值,提升自身的审美水平。
2、激发学生创造欲望,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美术手工制作对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空间有着一定的要求,但学生创作能力更有着无法替代的地位。在美术手工制作课程学习中老师应当将书本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不断的带领学生去鉴赏优秀的美术作品,让学生充分的理解和体会美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引导学生进行美术创作。而且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尊重学生的个性,将学生的主体作用施展到最大程度,让学生们积极的去表现自己,让每一个美术手工作品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并且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学生遇到困难的问题老师及时的帮助学生寻找解决之法,这样既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又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3、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美术是一种相对抽象的学科内容,紙上谈兵是无法真正感受到美术的魅力的。学生只有在自己进行操作的过程中才能够体会美术的魅力,提升美术综合素质。在通常的美术教学中,老师以普及知识为主,大多数的课堂教学带领学生进行绘画,没有给美术手工实践的空间。老师应当积极响应新课改的号召,转变传统的授课方式,将美术教学方式进行优化,给学生多一些的空间进行美术手工制作,这样学生能够体会美术带给他们的愉悦,有效地提升学生自主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各项美术能力的发展。
二、基于关键能力培育对初中美术手工制作教学的策略探索
1、丰富美术手工制作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美术手工制作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它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美术老师可以把生活与美术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去观察去寻找美术手工作品,并选择自己欣赏的作品和同学分享,说明选择的原因。其次,老师还可以将教材资源与网络资源相结合,运用科技手段带领学生欣赏国内外优秀的美术手工作品,让学生欣赏的不仅是美术作品的表面,更要深入到作者创造作品的内心世界和所处的背景条件,加强学生们对美术知识的理解。而且老师可以定期带学生去美术馆、展览馆等地方,带领学生直观的鉴赏和感悟优秀的美术手工作品,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美术综合能力的发展。
2、转变美术手工制作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创新能力
在传统的手工制作课中,教师一般只注重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让学生照着教师或课本上的样子来完成一个手工作品,这样的作品往往千篇一律,缺乏创意。其实手工课上常用的手工基本技法:“折”、“剪”、“刻”、“缝”、“染”、“绣”、“镂”、“撕”等,这些技法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基本掌握。而对初中学生来说,最困难的是制作创意。学生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将想象和所了解的材料,通过分析、整理和加工改造的方式创造出来新的作品,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艺术贵在创新,因此在有限的初中美术课堂时间里,老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减少技法的讲述和演示时间,进行开放性式教学,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性,由老师带领的被动学习转变为学生自动的学习。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感知,加强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与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营造良好的思维空间。而且,为了更好的鼓舞学生的创作热情,在美术实践的基础上,可以举办优秀美术作品展览,老师应适时选出优秀的、别具特色的学生"创新"作品,采取表扬、奖励机制,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进行个性创作。
3、加强美术手工制作课程中自主操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美术手工课十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但是在传统的初中美术教学中,老师更注重带领学生欣赏各种名画和绘画手法,对手工制作课并不重视,主要是因为美术手工课的材料本身准备较繁琐,老师制作样品又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学生自身的动手能力不强。往往一堂美术手工课程上完,学生所接受的知识十分有限,实践活跃性也不强。因此,老师可从课前准备开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去做好课前准备,而且美术手工制作的对象十分丰富,老师应当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制作材料,培养他们寻找发现材料的能力,让他们关注身边的各种小材料,比如:各种纸张(包括废旧的报纸、画报、广告纸等等)、不同树叶的叶子、鸡蛋壳、动物羽毛、废旧的瓶子和电线、笔筒以及塑料盒等,通过学生自己去收集这些材料,不但能让学生懂得爱护资源的重要性,还能让学生知道如何将材料的再利用进行新的创造。只有做好充分的课前材料准备,手工制作课程的开展才能够顺利。老师还可以要学生自由组成合作小组,每个小组完成一个手工制作,并进行展示和宣讲,选出最好的手工作品。这样既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结语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对学生素质教育的不断强化,转变传统的美术手工教学方式尤为十分迫切。作为美术教师就应该践行教师职业,深入研究,努力做好教学工作。老师应当响应国家的号召,积极配合教育改革的推进,不断的总结与反思课堂教学方法,采取恰当的方法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关键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素华.基于关键能力培育的初中美术手工制作教学策略探索[J].好家长, 2019(22).
[2]吕慧.关于初中美术手工制作教学中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中),2018(9).
[3]季晖.在初中美术手工制作教学中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J].新课程导学, 2016(7):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