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凌科技让“荒山坡”变成“金土地”

2019-09-10

农家参谋 2019年5期
关键词:种养生态农业有机

池林相映,梯田层叠,滴灌交错,机耕代劳……如今的昊坡现代农业园区,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去,都是一。幅生动的生态田园画卷。这样的场景,秉自于一项”种植多样化、生态多样型、生物多样性”(简称“三多体系”)的农业生态体系的引入。

植“绿”结“红”,旱塬地里长出GDP

从沟到坡,苹果、樱桃、葡萄、核桃层层叠叠布满山坡。昔日的旱沙田变成了滴灌地,当地农民彻底摆脱了靠天吃饭的历史。让人不禁感叹:生态立县,澄城绿了、红了!

种树收入好,旱塬自然变林海。走进明区,800亩葡萄、500亩樱桃、400亩苹果等都已含苞待放,预计今年可进入丰产期。试验站技术部负责人说,再过几个月,园区的各种水果将染满整个园区,到时候老百姓户均纯收入可达到9800元,其中贫困户收入将超过6000元。到2020年,整个园区总规划将达到3万亩,那将是地绿、雨多、民富的新景象。

据了解,试验示范站技术人员经过前期测试,园区土壤中重金属、农药残留均不超标,灌水用雨水或深层地下水,具备进行有机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且已经形成了种植多樣化、生态复杂化、产业结构多元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为进行生态农业科技试验与示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渭北旱塬区是一个特殊的生态带,从山西一直延伸到甘肃,这里的种养类型有特殊要求,即顺应生态规律,保持原有风貌,尊重旱塬自身条件,布置种养循环农业。

该试验站副站长说,园区内水、电、路等配套设施辐射带动周边2.5万亩土地,以自主经营或流转等形式实施统一规划经营,最终通过农旅结合项目经济发展,可实现家家有项目、人人有事干、户户喜增收的乡村振兴局面。

增“黑”补“黄”,养殖也能走上产业化

以往的区域生态建设,不外乎是采用植树绿化、建公园等传统生态模式。而现代农业园则充分考虑产业依托的可持续经营,将种植、养殖、加工等全产业链引入了园区平台,通过“大学+政府+园区+基地+农户”五位一体的组织模式,打造出一场生态与发展的和谐互馈之旅。

今后,陆续引入200头关中黑猪、200头秦川牛、1万只散养芦花鸡、1000只杜泊羊……随着各项T作的深入开展,园区还将通过种养多样化,形成具有生态多样型、生物多样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农业生态生产体系。

即以原始森林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合理的“绿起来”为要点,以旱塬生态、旱塬农业、生态农业相结合为要素,以“生态”“有机”生产为目标;着力树立吴坡“品牌”、打造“吴坡模式”。

取“长”补“短”,旱塬生态农业前景可期

吴坡现代农业园经过近几年的建设,粮、草.果、林、菜、设施、畜牧等全面发展,集雨、节水设施建设有序推进。试验示范站的建设,将致力十有机农业产业基地的培育,全生态农业的试验示范,农业多重循环技术、旱作农业区集雨节水技术的研究与示范。通过技术集成与创新,实现在精准扶贫、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新模式等方面示范辐射,真正将农业科技变成群众实实在在的收益。

在旱塬生态农业建设中,有特色的沟壑、山丘必须保留,沟和坡的关系是自然生态演化的,短时问内不能再生长,破坏它就等于破坏生态。这一点,吴坡现代农业园区做到了。

随着各项旱塬生态农业关键技术的陆续实施,这片土地也迎来了新的发展起点。试验示范站通过近两年的规划建设,依托原有的自然山体、农田乡道等生态本底,打造出“绿色、生态、有机”的生态绿道。

通过调结构,补短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澄城)旱塬生态农业科技试验示范站找准了“旱塬披绿、产业多彩、农民增收”的路子,共奔旱塬生态有机农业路指日可待。

时下,循环经济已经成为农业发辰的新方式,可以帮助农业经营者解决两个问题:降低成本、提高农产品品质。名满上海的联怡枇杷乐园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枇杷园董事长沈振明不仅在发展生态采摘、农业科技展示、度假娱乐特色上下功夫,在保护生态环境上也做足了功课,其引入的环保处理系统,为批杷园实现年发电1 5万千瓦时,年产有机肥2800吨。

猜你喜欢

种养生态农业有机
长沙市生态农业发展水平评价
对生态农业旅游创新模式的探讨
安徽 大力实施种渔综合种养百千万工程
四川省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多点开花
有机白菜
稻虾共生高效生态种养模式及其效益分析
喝有机
我国生态农业法律保障的现状及完善
袁善楚
京郊建成70家生态农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