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宝老年学校:以学为乐绽放最美夕阳红
2019-09-10胡谷怀罗梦圆
胡谷怀 罗梦圆
老年教育是人生教育的“最后一公里”。为贯彻“教养融合”老年服务理念,镇海区招宝山街道新三宝老年学校在满足老年人生活照料的基础上,众筹并整合优质师资和教育资源,探索“学乐为”模式,创办家门口的老年大学。截至目前,新三宝老年学校共开设春秋两季22门课程,已有1100多位学员享受这一特色老年教育服务。前不久,新三宝老年学校被浙江老年开放大学办公室评定为浙江省首批村居老年教育示范点。
量身定制 学员“点单” 校方“上菜”
招宝山街道新三宝服务社于2017年建成并投入使用,起初仅在服务社一楼开设长者食堂。如何丰富老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成为摆在负责人郑时梅面前的一道难题。“街道老年大学一座难求,无法尽数满足招宝山辖区老人的继续教育需求,于是我们在2017年上半年萌生筹办老年学校的想法。”郑时梅说。
老年学校开什么课,广大学员说了算。新三宝老年学校前期通过问卷调查,广泛了解老人们的学习意向。数据显示,非洲鼓、太极拳等运动类课程和智能手机使用课程较受欢迎。
经过2017年的探索與试运营,结合学员们多样化的“点菜”需求,新三宝老年学校2018年春季班排定非洲鼓等13门课程。之后,根据报名上课情况,2018年秋季班对智能手机培训班和非洲鼓班实施扩招,并新开设葫芦丝、二胡、柔力球等8门课程。此外,老年学校在寒暑假开展“老少同乐”社会实践系列活动,内容涵盖健康讲座、手工制作培训等活动,填补了老人们的学习空白期。
“非洲鼓课程要求我们手脑并用。105分钟的课上完,中午吃饭更香了,一整天的心情也舒畅多了,还能间接地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今年秋季班还想继续学这个!”学员刘阿姨说。
22门量身定制的趣味课程,吸引了1100余名学员踊跃报名,老人年龄从51岁到85岁不等。在读老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自由选择2门不同课程,充分满足了老年人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需求。
整合资源 多元助力众筹师资队伍
5月9日上午,太极拳班学员、家住城东社区的68岁的陈阿姨如约来到鼓楼广场,加入陈亚婉老师及同学们的晨练队伍。
“上次课教的几个动作,我们今天早上温习一下,大家如果记不清楚了可以跟着我来做,接下来几个动作是上节课的难点,大家要多练习几遍。”陈亚婉站在队伍的最前面,将上次课的知识点逐一回顾。在舒缓优美的音乐伴奏下,师生们行云流水般的动作传递着健康、轻松、和谐。
陈亚婉是镇海区武术协会的会员,练习太极拳已有十年之久,已经取得专业的太极拳教练证。2018年,受新三宝老年学校邀请,陈亚婉成为学校的太极拳教师。教学不到半年,陈亚婉的专业技能和耐心严谨的教学态度获得学员们的一致认可。
“我的学生们都有一把年纪了,记忆力自然不如年轻人,往往前一次上课教会的知识点,等下一次上课就忘得差不多了。为不断巩固学员们的拳法技巧,我就邀请他们加入我的晨练队伍,让他们能在课后得到充足的训练,这样每节课都能教新动作,加快教学进度。”陈亚婉说。
太极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等功能于一体,群众基础广泛,新三宝老年学校每学年的上课名额都很抢手。同样,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粹京剧课,自然也是一座难求。
“京剧艺术博大精深,从中可以欣赏到诗词歌赋、音乐舞蹈、书法美术等文艺元素,脸谱、服饰、锣鼓、唱腔等,一招一式都是学问。”京剧课老师钱培璟介绍,“招宝山的京剧爱好者已初具规模。我希望通过一学年系统教学,丰富学员们的业余生活,让京剧在镇海焕发新活力!”
据了解,2019年,新三宝老年学校面向社会,众筹了十余名教师分别担任太极拳班、舞蹈班、柔力球班等班级的老师,师资来源也从街道社教中心、老年大学拓展到龙赛医院、镇海区红十字会等单位,以及社会组织、民间能人。
“人才众筹的升级不仅缓解了老年教育资源短缺、优质师资少的问题,还保证了师资队伍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郑时梅说。
完善机制 对接公益形成良性循环
在新三宝服务社提供服务的义工,可在“时间银行”储存各自的志愿服务时间,并按照“1个小时兑换5个积分”的原则,将服务时间换算为相应数量的“时间券”,凭此兑换自己所需的服务及物品。
而在新三宝服务社的“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中,活跃着一批特殊的志愿者——老年学校学员。周阿姨就是其中一位。
“在‘时间银行’做志愿服务时,很多老人经常向我咨询如何拍照、如何发微信等。” 周阿姨成为新三宝服务社的志愿者已有一年,是“时间银行”的首批体验者。为提供更优质、更专业、更全面的志愿服务,她将攒下来的积分兑换成了智能手机和摄影培训课程。“能在学习、服务、奉献中提升自我,何乐而不为呢!”周阿姨笑着说。
“时间银行”与新三宝老年学校两大机制的有机融合,吸引了不少社会组织和能人参与老年学校的教学工作。大家既能在志愿服务中传授知识,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一技之长投入为老服务中,也能在“时间银行”收获奉献的快乐,形成良性循环,最大限度地统筹招宝山辖区的人力、物力,真正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新三宝老年学校获评浙江省首批村居老年教育示范点,既是对我们前期老年教育工作的肯定,也是对践行‘教养融合’老年服务理念的最好激励。”郑时梅说,“将教育资源对接‘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新模式,可以让为老服务更加精细化、专业化、人性化,有利于营造‘人人投身为老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