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新能源领域军民结合发展探析

2019-09-10李长瑞

中国军转民 2019年5期
关键词:新能源能源领域

李长瑞

新能源是各国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领域,同时具有技术两用和资产通用的特性,推进新能源领域军民结合发展,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大局。本文通过分析新能源领域军民结合发展的重要性和有利条件,提出了推进新能源领域军民结合发展的思路举措。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以石油、煤为代表的传统能源消耗量逐年增多,不但带来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过度依赖进口还严重威胁国家安全。新能源作为传统能源的替代,具有无污染、可循环利用等优势,是各国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入探析我国新能源领域军民结合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强化战略举措,对于确保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能源领域军民结合发展的重要意义

当前,各国都在逐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军队也开始主动实施“绿色革命”。在新能源领域军民结合发展,既是促进国家总体安全的现实需要,也是提升国防军队建设水平和顺应世界未来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有助于实现军地资源共享,推动国防和经济建设一体化发展。

(一)新能源领域军民结合发展是保证国家总体安全的有力支撑

2014年4月15日,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首次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并指出能源安全和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而国内化石能源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产量相对不足,进口导致的能源运输以及价格波动等,一直是困扰我国能源安全的难题。相比之下,新能源很少存在这些问题,国内新能源供应水平和自给自足程度高,受外部运输风险和国际价格波动影响小。此外,由于传统能源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排放大量有害气体造成空气污染,致使我国生态安全面临严峻挑战,而新能源在生产使用过程中,有害气体排放小,满足了对生态安全的要求。新能源领域军民结合发展对于破解能源安全和生态安全威胁,保证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总体安全十分迫切和必要。

(二)新能源领域军民结合发展是提升国防军队建设水平的重要途径

军事能源是国防军队建设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控制了能源就控制了军队的命脉,因此,各国军队积极筹划新能源战略。美军在吸取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受困于能源供给的教训后,大力推行军事新能源政策,将新能源应用于新型武器装备建设和基地建设等。我可借鉴美军经验成果,一方面,将新能源领域应用于新型武器装备发展推动武器装备跨越式发展。如当前一些单兵侦察、通信装备、无人机、作战机器人等,最大的短板就在于电池续航能力有限,而军队技术能力有限,可借助地方新能源技术发展成果,促进武器装备的改进。另一方面,将新能源用于军事基础设施,可大大降低能源物流负担,尤其对缓解我军边防哨所和高海拔地区能源保障的“老大难”问题提供帮助。此外,新能源应用于国防系统还有利于建设“低碳军营”,塑造军队“绿色”形象和提升军队软实力。

(三)新能源领域军民结合发展是顺应世界未来发展趋势的现实需要

能源领域军民结合发展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美俄等国制定了协调统一的能源战略和相对完备的能源法规,确保军地间能源技术和能源产品共享共用,实现军地能源建设同步发展。新能源作为国家能源的组成部分,据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20年,全球能源供应增量中三分之二将来自新能源。美、日、英等国家和军队纷纷采取措施推进新能源政策的建立与完善,力求创造新能源领域优势,占据新能源产业的制高点。我国非常重视新能源发展,军队在实施“绿色革命”也已达成共识,要从国外成熟做法中获取启示,提前布局,做好筹划,促进新能源在军民两方面的开发利用。

二、我国新能源领域军民结合发展的有利条件

随着新能源发展政策逐步完善,技术不断进步,军事需求牵引作用不断增强,新能源领域军民结合发展的条件日臻成熟,要抓住新能源发展的历史机遇,开创新能源领域军民结合发展新局面。

(一)国家对新能源产业发展重视与相关政策保障

十九大報告中强调,要推动绿色发展,发展清洁能源是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的规划中明确提出,将于2030年实现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消费的比例分别提高到15%和20%左右的目标,并承诺,到203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60%~65%,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将会成为重要的途径。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较大的资本投入,涉及较多的高新技术,为了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国家出台了《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年-2020年)》等政策,对相关产业加大税收补贴以降低成本和促进技术进步。国家对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重视和相关政策支持,为新能源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为军队新能源发展和开发利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

(二)国家新能源产业发展迅猛,为军队开发利用提供支持

我国新能源发展特别是国内市场发展晚于发达国家,起步时技术并不先进,发展模式也不甚明晰。但新能源产业经过近十几年的快速发展,通过后发优势和规模优势,最终实现了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当前新能源产业无论是产能还是应用规模都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以光伏和风电产业发展为例,2011年,我国光伏装机2GW,风电装机46GW,而当时世界可再生能源的领跑者德国已经有光伏装机24GW,风电装机29GW。到2017年底,中国光伏装机达约120GW,风电装机达约180GW,相比之下,德国光伏、风电装机约为40GW与50GW,风光装机均已稳居世界第一。新能源领域军民结合发展,可发挥国家新能源产业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为军队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有力支持。

(三)新能源领域军民共用程度高,军队新能源需求前景广阔

国家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与国防工业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需要进一步打破军民产业间的壁垒,实现新能源技术融合、资源配置融合和军民需求融合。100多年以来,科技革命中出现的很多前沿的科学技术和重大技术成果,几乎都是最先运用到国防军工领域。当前,武器装备更新换代加速,对新型武器装备低耗能、轻重量、低噪音等特殊功能需求越来越多,而新能源的使用为实现武器装备新要求提供了新途径。美国陆军因特种作战行动中低噪音的需要,与通用汽车公司联合研发了以氢燃料电池为动力的战术越野车科罗拉多ZH2,这得益于美国的新能源军民结合良好的需求对接。实践证明,如果没有国防军工需求的强力牵引,包括新能源在内的许多高新技术就很难快速走出实验室,实实在在的转变成生产力、战斗力。在新能源军民结合中,通过军方订单牵引,指标牵引和任务牵引,将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微电网、生物燃料等新能源技术应用于军事领域,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可有效解决军民两张皮,研用两张皮的问题,促进新能源技术在军事领域的推广和应用。

三、推动新能源领域军民结合发展的思路举措

军民结合是新能源领域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要谋划全局,整合资源,把握新能源领域军民结合发展的契合点,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做好顶层设计、完善政策措施,确保新能源领域军民结合发展落到实处。

(一)转变思想认识,健全组织领导

一是要在思想上提升战略思维,充分认清新能源领域军民结合是我军适应当前和未来战争需求,履行职能使命的必然要求。二是要树立大局意识、长远意识,破除自成体系的思维定势和本位主义的思想观念,立足国家能源供应现状,按照远期、中期、近期提出军队新能源的发展目标和各阶段任务,把新能源利用、节能环保融入到国防采办和绿色军营建设之中。三是健全组织领导、完善责任管理机构,推进新能源军民结合发展的根本性、长远性的举措。当前,我国军地新能源统筹管理考虑不够,增加了新能源的发展困难,应当在国家层面建立“新能源军民结合”专门管理机构,同时在军地相关部门设立协调机构,保证新能源领域决策运行机制的顺畅和发展政策的落实。

(二)做好顶层设计,完善法规政策

一是要做好顶层设计,实现军地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无缝对接。当前新能源在军事领域的发展较为松散,阻碍了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和有效实施,要站在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的高度,统筹国家和军队的发展大局,促使新能源在研发、配置、使用等过程服从国家的统一管理。二是要制定完善新能源领域军民结合的相关法律法规。军地新能源发展不同步,技术和资源不共享等问题较为突出,基于新能源行业军民结合的投资、保密、知识产权、权益分配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匮乏。要根据我国新能源发展的特点和现状,制定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新能源军民结合领域法规制度,确保新能源领域在军地之间的共同发展,实现技术和资源共享机制运行顺畅。三是要加强政策扶持,健全政府投入保障政策。新能源产业发展尚未成熟,受成本制约严重,应加大新能源参军企业税收优惠力度,提供银行低息貸款等,以降低生产成本。另外,针对军品投资回报周期一般较长,需求不稳等问题,可以采取设立军品投资风险基金的方式,以营造公平、长效的产业环境。

(三)加强军地体系合作,实现新能源共赢式发展

一是发挥军工企业的需求信息优势,提高军品需求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当前,新能源军民结合存在的信息壁垒问题突出,阻碍了最新能源研究成果向部队的应用转化。要以军事斗争准备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军地综合性协调管理、需求对接和监督评估机制,做好需求论证审查。设立需求牵头领导机构,统一负责军事新能源科研生产与军事需求的有效对接,定期召开军地联席会议,总结融合经验,落实措施办法。二是须发挥民企的市场优势,扩大军事新能源产品的采购份额。我国地方新能源领域发展市场健全,种类齐全,商品和服务交易十分成熟。对于通用性较强,涉密要求不高的产品,如能充分利用民用市场,可直接采购通用新能源产品用于军事保障。三是进一步降低民参军的阻力,完善军品市场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当前,民参军门槛不断降低,军工三证较以前有较大放宽,但相关标准与手续仍让许多民企“望而却步”。应在确保保密和质量等要求的前提下,打破军民界限和利益藩篱,尽可能降低民企参军的入门成本,鼓励更多主体参与融合式发展项目的建设和军品研制生产。

(四)增强军地技术合作,实现新能源共享式发展

一是发挥军地各自技术优势,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技术军民联合开发机制。当前,我国民企在新能源研发的生产效率、成本控制和技术更新等方面优势明显。在军事领域研发新能源时,以军民结合为平台,结合国家重大科技立项研究推进新能源技术突破,加强与地方高技术行业、企业合作,实现高精尖等技术难题的突破。二是要建立高效的成果转化机制,加速新能源技术在应用领域的深化发展。军地联合研发主要集中在太阳能风能转化、生物燃料、燃料电池、节能降耗等方面,为适应军事能源多样化的发展需要,瞄准国家新能源方面的战略部署和重点创新领域,在军事新能源领域先行先试和不断完善。三是加强新能源领域军民结合人才的培养。制约新能源发展的关键是技术,要实现新能源技术的突破和发展,最主要的因素在于相关人才的培养。目前,我国新能源产业高素质人才相对短缺,开发不善的现象,严重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须有超前思维、统筹设计、融合施训,在育才、引才、用才方面加强军地合作,完善人才培训制度、科学引进人才、优化人才配置,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

参考文献:

[1]黎武,熊彪,周庆忠.加快推进军事能源融合深度发展[J].军事学术.2016(5).44-47

[2]童蕴河,林璐,王耀辉.世界主要国家军事能源军民结合建设情况[J].外国军事学术.2015(12).74-76

[3]褚倩倩.军民结合战略下新能源发展对策[J].中国矿业.2016(S1).172-174

[4]詹花秀.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面临的障碍与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4(25).60-62

[5]林伯强.中国新能源发展战略思考[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76-83(作者单位:国防大学。)

猜你喜欢

新能源能源领域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2018年热门领域趋势展望
丰富的能源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绿色新能源
貌似冰雪的新能源
好大的方块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