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
2019-09-10陈晓雯
陈晓雯
班主任對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保证学生正常健康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形态的急剧变化,家庭结构的急剧变化,学生们出现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有的学生出现了逃学与厌学、人际交往困难、过度依赖、儿童多动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班主任要区分出道德问题和心理问题,不要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一概而论,要加以区分,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法。
一、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班级团队建设。班主任是班级的促进者、陪伴者、带领者,更是组织管理者,因此需要具备一定的团体技巧。比如当学生提出问题时,可以使用一定的反应技巧。当有同学问:“我作业总是拖拉,该怎么办?”教师可以回答:“这个问题很多同学都遇到过,我们来听听其他同学的看法怎么样?”这样不仅解决了这个同学的问题,也可以让其他同学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当学生对是否应该拒绝父母要求这个问题出现分歧时,我们可以说:“我听到有同学认为可以拒绝父母的要求,也有同学认为不可以拒绝父母的要求,你们是否可以多表达一下各自的看法?”通过团体技巧的运用,班集体建设得更和谐,师生间的关系会更密切,班主任更容易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学生也会以更积极的心态投身到学习生活中。
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班级活动中。班级活动具有体验性、生活_生、实践_生的特点,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班主任要利用晨会课、班会课等时间,开展多种多样的集体活动,让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有趣味性,学生们有所收获。比如当学生因考试产生紧张情绪时,可以通过“音乐与意象”的活动,让学生集体体验放松的感觉,并掌握一定的自我放松要领和技巧,在课后学生也能利用这样的活动进行自我放松;当学生产生懒惰心理时,采用小品表演、讨论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再现中,更客观地看出自己的问题,从中找到解决的办法。形式多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在活动中释放自己的情绪,并通过掌握一定的活动技巧进行互相体验和自我体验,从而拥有更健康的心理。
二、在学生的个体交流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班主任要设身处地体会学生的内心感受,用学生的心情去感受,用学生的眼睛去看世界,对学生的境况达到心领神会的程度。班主任只有站在学生的立场感同身受,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班主任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应接纳学生的优点和缺点,在充分认识自己价值观的基础上,充分尊重、理解学生的价值观,以一个朋友的姿态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班主任应当在与学生的沟通中不亥噫地取悦学生、改变自己的想法和态度,也不回避自己的失误和短处。
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中的方法有很多,班主任要有这种意识,在工作中不断地探索新的方式方法。
(作者单位:南京市澡水区和凤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