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终身体育教育理念下“体育艺术2+1”实施现状调查

2019-09-10成哲夫

广告大观 2019年5期
关键词:铁西区体育小学生

成哲夫

摘要:本文阐述终身体育、体育艺术2+1相关理论,通过问卷调查沈阳市铁西区11所小学师生对项目实施的态度,总结出当前该项目实施面临的人才引入、教育引导以及保障体系等问题,并提出针对性解决对策。

关键词:终身体育;“体艺2+1”;实施;调查

引言

2017年,辽宁教育厅在工作要点中指出,强化学校的体育和美育教育,重点强调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体育艺术2+1”工程(下文简称“体艺2+1”)。在体育教改的背景下,强调“生本思想”理念,在项目实施环节,从学生兴趣出发,指导其掌握必备的体育技能,从而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为素质教育目标的完成奠定基础。

一、理论介绍

(一)终身体育

终身体育即指个体终身接受体育相关教育或者参加体育锻炼,关注社会、体育和人之间的关系,主要目的是全面提高学习者的素质。该理念强调学习者将体育学习作为提高健康素质、丰富生活、实现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以适应社会快节奏的发展,最终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体艺2+1”

“体艺2+1”主要指以学校为单位,组织学生参与体育课外活动,使其掌握多于2项运动技能,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其健康习惯。该项目中2主要指的是2项运动技能,掌握1种艺术特长。项目实施过程应注意3个要素,即实施范围、主体对象、技能要求。

二、调查过程及结果

(一)调查目的

分析沈阳市铁西区小学“体艺2+1”实施具体情况,为小学生建立优质的环境,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调查环节使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铁西区太阳小学、雏鹰小学、勋望小学、启工街二小、启工街一小、应昌小学、得胜小学、轻工街二小、滑翔小学、齐贤街一小、兴工街四小共计11所小学,体育教师共计110名,学生220人展开调查,通过项目落实现状,发现问题,提出优化策略。

(二)调查过程

发放111份教师调查问卷,回收率100%;发放220份学生问卷,回收214份,回收率為97.3%,问卷结果可信度较高。

(三)调查结果

1.师资情况

参与调查的110名教师,有61名对“体艺2+1”项目了解程度较高,占据总体调查比例55.5%;有41名教师对该项目比较了解,占据总体比率37.3%;有5人对此项目了解程度一般,占据比例4.5%;3人对项目不太了解,占据比例2.7%。铁西区参与调查的男性教师75人,女性教师35人。参与教师的专业20%为足球、17.3%是篮球、16.4%为网球、2.3%为武术、8.8%为为排球、2.6%为羽毛球、10%为羽毛球、2%为跆拳道,以上特点对2+1项目的实施带来局限性。此外,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体育授课形式方面较为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不利于其终身体育习惯的形成。有87.3%的教师认为此项目实施利于小学生成长,16.3%教师认为项目实施相对有意义。

2.学生参加情况

在回收的214份调查问卷中,有172人非常喜欢“体艺2+1”项目,占据比例80.4%;有29人比较喜欢,占据比例13.6%,有13人持一般态度,占据比例6.0%。调查铁西区小学生最喜爱的体育项目,结果显示,篮球支持率10.02%、足球7.04%、田径6.92%、排球6.78%、羽毛球6.72%、网球6.72%、健美操6.53%、乒乓球6.59%、毽球6.59%、武术6.39%、独轮车6.33%、花样跳绳6.01%、空竹4.21%、定向越野4.21%、街舞3.94%、轮滑3.76%、滑板1.24%。可见学生较为热衷传统竞技类体育项目。学生选择项目时存在盲目心理,主观意识缺乏,可能受到教师、同学的影响。

3.保障设施情况

“体艺2+1”实施环节,教学场地和体育器材为基本保障设施。调查结果显示36%教师表示学校当前教学设施“难以满足”项目的实施;26.2%教师持“不太满足”态度;有22.5%教师认为“一般”;11.7%教师“相对满足”;只有3.6%教师表示“非常满足”。通过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当前铁西区部分小学场地和体育器械难以满足项目的实施。

三、终身体育理念“体艺2+1”实施问题

(一)人才引进问题

由于体育教师职业特点,导致教师队伍男女比例失调。同时部分学校对体育人才的招聘数量较少,导致教师队伍“新鲜血液”不足。此外,学校认定的“体艺2+1”项目大多为新兴项目,和教师专业不符,导致项目的实施难度较大。

(二)引导教育缺乏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心理发展尚不成熟,同时缺乏完善的逻辑思维,对体育学习的认识处于最初阶段,难以意识到““体艺2+1””在实际学习中的价值,从而产生盲从的行为。

(三)保障设施不完善

调查结果显示,“体艺2+1”项目实施环节,部分学校场地和器材缺乏,加之教学时间设置科学性不足,导致体育场出现“拥挤”和器材“短缺”问题。不同学校获得的经费不充足,体育资金的管理不完善,导致投入比存在偏颇。在“重学科”、“轻体育”的观念下,体育教学获得的经费难以支撑项目实施。

四、终身体育理念“体艺2+1”教学策略

(一)建设优质师资队伍

实施此项目,教师队伍为重要的人才保障。针对当前体育教师队伍当中女教师数量较少的问题,需要及时引进高素质、业务能力强的女教师,提高教师待遇。吸引优秀体育人才。同时,加大年轻教师的引进力度,这样的体育人才和小学生之间的“代沟”较小,教学过程活力十足,同时其掌握的体育项目种类较多,大多为新兴项目,符合“体艺2+1”项目实施要求。此外,还应加强体育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不断提高其教学水平。积极参加和“体艺2+1”项目相关的教育培训,和优秀教师展开交流,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能力,在教学环节能够理论和实际相连,保证教学实效,提高“体艺2+1”项目的实施质量,促使终身体育的思想在小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

(二)强化教育引导

针对当前小学生对此项目实施环节存在的盲从心理和行为,在实际教学环节,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对学生参与此项目中的选择过程展开显性教育,定期组织宣传活动,向学生明确活动真正的价值与意义。与此同时,还看适当展开隐性教育,在日常教学中以暗示的方法,引导学生意识到体育锻炼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

(三)增加投入完善教学保障

针对项目实施环节面临的保障系统不完善的问题,应通过以下两个途径加以改善:第一,加大力度挖掘学校周边的体育资源,改善当前的教学现状。如:提高领导人员对学校运动场地、运动器材等重视,增加资金的投入力度,持续改善“体艺2+1”项目实施环节的场地和器材配置。学校还可利用周边的“体育馆”或者“体育中心”等资源,改善项目实施环节存在的设施短缺问题。在体育教学的时间设置方面,应做到科学、合理,保证各个年级的学生体育活动时间的“分散性”,防止出现场地拥挤、器材紧缺等问题。

第二,增加项目投入,铁西区小学可在特定范围之内增加“体艺2+1”项目的投入,提高校领导对此项经费的重视程度,扩大学校体育经费来源渠道。除了区域拨款之外,还可呼吁“企业赞助”、“家长共筹”等方式,为项目的实施提供资金保障,持续完善学校的体育保障系统。

结束语

总之,在课程改革过程中,体育教学过程应用终身体育的思想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利于“体艺2+1”的顺利实施。教育者应结合项目实施面临的具体问题,找出应对之策,从终身体育视角下展开教学活动,为小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教育保障。

参考文献:

[1]  高镇强.体育与艺术2+1项目实施的问题及优化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8,8(10):75+77.

(作者单位: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大青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铁西区体育小学生
我是一个兵红色在心中
沈阳铁西区:1亿元引“高精尖缺”人才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我们的“体育梦”
我是小学生
沈阳铁西区装备制造产业聚集实证分析
做一棵不一样的树
非常小学生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