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

2019-09-10薛艳丽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50期
关键词:培养对策小学音乐核心素养

薛艳丽

摘要:众所周知,音乐教学的实施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在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的指导下,我们要立足音乐学科的特点,采取多样的手段提升学生音乐需要、音乐实践能力等,促进其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音乐;核心素养;学生;培养对策

新课改的实施将培养人这一教学目标摆在了我们的面前。音乐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主要课程之一,其实施也肩负着培养人的重任。那么,我们在小学音乐教学实施过程中到底要培养怎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呢?核心素养的提出为我们指出了方向,即不断地提升学生的音乐需求、音乐能力等,引导学生养成必要的能力和关键品质。基于此,我在组织小学音乐教学的时候,尝试采取以下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培养。

一、创设音乐情境,提升学生的音乐需要

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首要地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需要的驱使下,自主地进入课堂,并展开积极的探究。为了实现这一点,我在组织课堂教学的时候,立足照本宣科此教学方式的弊端,尝试运用情境教学法,结合教学内容,利用多样手段创设教学情境,从而使学生感受这一连接音乐的载体的过程中,建立对乐曲的学习兴趣,是同时在不断地体验过程中,增强音乐需要。以《我们的田野》为例,这首乐曲主要是在歌颂田野。以此为切入点,我在实施课堂教学的时候,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现了广袤的田野景象,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观看的过程中,学生会随着农民伯伯,经历种植、浇灌、收获等场景,以此受到视觉和心灵上的充满,自主地在大脑中建立田野印象,并产生积极的情绪。接着,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面对如此场景,你有何感受呢?你想不想借助歌唱的形式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呢?借此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走进乐曲中,将对乐曲的理解转变为对乐曲的需要,从而深入感知乐曲,提高学习质量。

二、开展音乐活动,发展学生音乐实践能力

小学音乐教学是一项具有综合性的活动,在实施过程中,教师不能将学生局限在狭小的教材和教室空间里,应当立足学生爱玩、爱动的特点,积极地组织多样的实践活动,以此给予学生亲身体验的机会,使学生在自主性的发挥下,产生积极的情感,深入地探寻乐曲,并获得音乐实践力的发展。基于此,我在组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时候,会根据乐曲内容,为学生组织角色扮演活动、欣赏创作活动等,满足学生的音乐学习需求,促进其发展。以《放风筝》为例,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初,为了引导学生进入积极的学习氛围,我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天空中飘荡的五颜六色的风筝,以此引发学生的生活共鸣。在学生欣赏视频资源的过程中,我趁机做了这样的描述:天气变得暖和起来,人们纷纷走出家门,走到田野上,三五成群地放风筝。相信大家都放过风筝,你们是如何放风筝的呢?你们在放风筝的时候心情如何呢?当时有何感受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引导学生假设自己现在在田野上放风筝。在学生想象的过程中,我利用手机播放这首乐曲,使学生在美妙的乐曲熏陶下,自主地做出放风筝的动作,进而实现以肢体动作对乐曲理解的表达,增强学生对乐曲内容的感知能力。而且,律动身体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获得音乐实践能力的发展,为养成音乐核心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合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

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微课等信息技术手段正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实现灵活的运用。教学实践证明,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灵活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不仅可以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展现多元化的音乐形式,从而打破音乐知识的限制,使学生在多样的活动体验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并在沉浸其中的过程中,感知乐曲中所蕴含的情感,进而推动音乐情感体验的发展。以《军队进行曲》为例,在组织教学的时候,我利用微课向学生展示了仪仗队在早上扛着红旗从天安门中缓缓走出,准备升国旗的画面。在画面播放的过程中,我以这首乐曲为背景音乐,从而使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作用,受到心灵上的冲击。在观察中我发现,不少学生当时的情绪很激动,甚至一些学生的眼框中含着泪水。在学生进入积极的情感状态之后,我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就自己的情感进行讲述,并采取歌唱形式展露情感。如此教学的实施,不仅可以使学生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体验乐曲,还可以产生积极的情感,获得情感的发展。

四、提出探究问题,增强学生音乐文化理解

音乐是文化的载体,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在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活动开展中,大部分教师将乐曲讲解、乐曲歌唱作为教学的重点,忽视挖掘其中的文化因素,导致学生在机械接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难以实现文化意识、文化素养的发展,这是与新课改的实施要求相违背的。而且,小学音乐核心素养的提出要求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挖掘乐曲中的文化内容,以多样手段引导学生透过乐曲感知其中的文化意蕴,受到文化的熏陶,逐步地提升音乐文化理解能力。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课堂提问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因为学生可以在有效问题的驱使下,不仅可以产生对所学的探究兴趣,还可以在由浅入深的探索过程中,自主地挖掘到其中的文化内涵,感受到文化的魅力。以《歌唱祖国》为例,这首乐曲中寄予着深厚的热爱祖国之情。在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我先立足乐曲内容,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这首乐曲的曲调是如何發生改变的呢?这首乐曲是如何描绘祖国的呢?在如此问题的驱使下,学生会自主地投身到乐曲中,对其展开分析。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学生不仅可以建立对乐曲的深刻理解,其还可以实现与作曲者的情感共鸣,受到爱国这一文化的熏陶。在组织了教学之后,我还为学生布置了这样的任务:搜集爱国歌曲进行演唱,以此使学生逐步地树立起爱国情怀。

总之,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在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的指导下,运用情境创设、活动组织、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课堂提问等手段,帮助学生感知、理解乐曲,同时促进学生音乐需要、音乐实践能力、音乐情感体验、音乐文化理解等素养的发展,逐步地养成核心素养。同时也在教师改进教学的过程中,提升音乐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褚维维.探析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7(34):128-129.

[2] 孟斐.浅析小学音乐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J].北方音乐,2017,37(21):206.

(作者单位: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南关小学校)

猜你喜欢

培养对策小学音乐核心素养
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浅议
公安专业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对策初探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对我国文化经纪人的素质培养探讨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