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在高中数学学科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思考

2019-09-10蒋三明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50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

蒋三明

摘要: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信息技术开始出现并广泛运用于各行各业中,高中数学学科教学也不例外。信息技术能将抽象化的高中数学知识具象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逻辑性较强的数学知识,激发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此,本文以信息技术为出发点,探究了将信息技术运用于高中数学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性、运用现状及路径思考,以期能为广大高中数学教育从業人员顺利高效开展教学工作提供借鉴,促进高中数学教学的信息化和现代化。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科教学;信息技术;运用思考

1在高中数学学科中运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1.1有利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由于受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再加上高中数学教学面临着高考的压力,使很多老师对学生进行的高强度的习题训练,让学生在机械重复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却使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缺乏沟通交流的机会,老师不能及时地对每一个同学给予学习上的帮助和指导。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能够妥善地解决这一问题,老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教材上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并与学生进行讨论探究式的学习,从而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充分发挥学生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1.2有利于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和障碍

高中数学不同于初中数学,在知识的难度和范围上都有所增加。比如,高中数学的解析几何以及函数的性质等内容,学生在理解起来都会比较困难。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用具象化的图像、表格等形式来理解抽象的知识,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障碍。另外,通过信息技术还能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的独特美,如传统数学教学中函数图像以及性质的学习,学生只能看课本上的素材,但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学生完全可以动手在电脑上自己画出复杂的函数图形,从而体会到了数学也有其独特的魅力。

2信息技术运用于高中数学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主观问题

首先,信息技术的快速计算、快速成像容易阻碍学生对数学的深入理解.现在的一些数学教学软件中已经将数学知识按程序编好,学生在操作时只需输入几个数字,问题就解决了.这样确实省时省事,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却得不到锻炼,不能将隐含在运算过程中的数学概念、原理及公式表达出来.学生的基本技能得不到锻炼,从而影响其动手计算和画图能力的培养.其次,信息技术的使用容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信息技术重要组成部分——多媒体的一大优势就是信息量大,但频繁使用就会使学生感到应接不暇.很多教师在利用数学课件时,往往只重视它的工具性,强调课堂教学的科学化、技术化,而忽视教学的人性化.数学本身具有抽象性,但过多运用信息技术就会剥夺学生思考的过程,减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会感到科学技术的魅力,却失去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最后,信息技术的使用减少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高中数学课堂是思维活跃的课堂,它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探究,教师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反映对教学进行调整,而信息技术恰恰是程序化的.如果教师只是利用课前设计好的课件或解题思路来授课,而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想法来解决具体问题,那么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到限制,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受到影响.

2.2 客观问题

信息技术自身存在的客观问题.计算器、计算机有着强大的计算功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Excel 中多于15个字符的数字既不能用数表示,也不能用图像表示,在使用计算机计算或计算大数的乘方时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这就使得教师设计课件或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运算都受到一定限制.数学是一门对精确度要求很高的学科,这就对制作课件的软件要求也很高.有时当教师应用软件制作课件时会觉得它的精确度不是很高,因而对信息技术的信赖程度有所下降.但事实上,精确度高的软件对使用者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要求也高.信息技术相对其它教学手段的确要准确得多,但是因为自身程序设计或课件设计上的不足,使它势必还存在一些不足.另外,信息技术与教学方法之间存在着无法解决的客观矛盾,这些矛盾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虽然使用了信息技术,但仍沿袭传统的授课模式,教学方法并没有改变,仍然是“填鸭式”教学,只不过由原来的教师“填鸭”,转变为信息技术“填鸭”,不但不尊重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还削弱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失去了应用信息技术的意义。

3在高中数学学科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路径思考

计算机自身的缺陷和一些教师的错误理解会使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清醒地看待信息技术,克服其不利因素,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使其为高中数学学科教学发挥最大的作用。

3.1 正确利用信息技术,使信息技术发挥最大的作用

首先,数学教师要避免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满堂灌”教学。利用信息技术使得课堂容量加大,节省了教师大量板书的时间。但过分夸大信息技术的显示功能,不分课型随意应用,重难点得不到有效突出和强调,学生的知识接收效果不好,数学课堂彻底转变为“满堂灌”,背离了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课堂的本意;其次,要将信息技术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不能用信息技术教学全面代替传统教学方式。信息技术是教学的一个好帮手,但是他不可能解决教学中的所有问题,因此无论信息技术怎么先进,有多完美,它带来的多媒体教学仅仅是课堂教学的资源和一个辅助工具,不应该代替传统的教学模式;最后,要防止信息技术“喧宾夺主”。利用信息技术制作教学课件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呆板、沉闷的气氛。但是很多教师将多媒体课件设计华丽,忽视了关键内容,忽视实质内容,甚至有的脱离了教材,最后就是使得多媒体效果喧宾夺主。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课件时要将多媒体教学与教材内容进行有机结合,课件的制作应简洁明了、易于操作。

3.2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防止信息污染

信息技术可以展示给学生的信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如果不加限制、不加思考地就把所有的信息统统展示给学生,那么就会使学生主次不分、思维混乱,造成的信息污染会使学生无所适从.尤其是各种网络的开通,学生可以接触的信息资源更多,有益的、无益的信息都会直接呈现给学生.所以,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各种情况,选择与教学有关的内容展示给学生.此外,还应教会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信息,从根本上防止信息过滥造成的影响.

3.3 在应用信息技术时要强调教师不可替代的地位作用

信息技术虽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必须承认教学活动的核心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也就是说,教师作为整个教学工作的灵魂,是信息技术的驾驭者,他的作用是信息技术所无法取代的.我们不能在教学中盲目滥用信息技术,只有客观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积极探索其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方法,才能使高中数学课程教学永远充满活力,立于不败之地。

4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数学学科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能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象化,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但信息化教学在为高中数学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高中数学学科教学工作面临一些挑战。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数学学科教学观念,将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学科教学进行有机结合,把握信息技术运用于高中数学学科教学的度,提升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推动我国高中数学学科教学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文艳. 刍议如何用信息技术整合高中数学教学[J]. 中国校外教育,2016(17):161-162.

(作者单位:湖南省道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
浙江天正思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美术理解与表现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深度融合初探
图们市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全员培训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基于素养提升的信息技术与美术欣赏活动的整合运用
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