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优化研究

2019-09-10韩丽娟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50期
关键词:后浇带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韩丽娟

摘要:作为现代城市的一项重要标志,建筑工程不单单是施工人员劳动结晶,供人们生活办公、娱乐消遣,还是决定一座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现阶段,我国城市化发展脚步不断推进,各个地区建筑工程不断趋向于规模超长、超大化,俨然转变成各座城市必不可少的风景线。然而,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诸多施工环节,要求施工人员不断去探索、发掘有效的适用的施工技术手段。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便是建筑工程中尤为重要的一个基础部分。开展好后浇带施工,强化对后浇带施工技术的科学合理应用,是保证全面建筑工程整体结构质量及施工进度的一大前提。

关键词: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55;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不断增长,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工程项目不断增多,结合大量的实际施工经验可以看出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可以减少混泥土结构造成的工程质量影响,比如施工温度差、施工受力等造成混泥土结构裂开的问题,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和工程要求设计合理的施工方案,采用不同的技术应用形式针对性的提出后浇带施工范围,提高后浇带的施工技术来提高房建工程的质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1后浇带施工功能分析

1.1优化建筑结构问题

后浇带在建筑施工中具有优化结构、完善基础设计等优势。在建筑整体性施工中,很多建筑的地基承重能力受到影响,甚至产生了地基沉降,导致建筑结构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可以对建筑浇筑时间、建筑结构等强度参数进行计算、核对,并对整体建筑产生的内部应力进行模拟计算,可有效解决裙房的结构问题,优化建筑基础设计。

1.2强化建筑工程质量

后浇带施工主要功能是避免温差过大、施工不当等所造成的建筑结构收缩以及膨胀,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若产生了严重温差,会导致其产生一定的应力,导致其出现挤压力量,使墙体结构出现严重的形变,甚至产生严重裂缝。后浇带施工以预留裂缝方式,对温度应力等进行综合考虑,并在混凝土结构凝结收缩过程中,实现保护整体建筑结构的作用,提高建筑施工质量。

2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

2.1后浇带施工材料选择技术

后浇带施工与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息息相关,其与建筑后期的应用质量具有一定的联系。在后浇带施工中,要给予施工材料高度重视,尽可能选择质量较好、浇筑成本较低的施工材料。在后浇带浇筑工作开始之前,需对建筑结构中存在的缝隙进行综合清理,保障后浇带缝隙的清洗程度,并在施工之前排除缝隙中的水分。在混凝土材料选择过程中,尽可能选择应用无收缩、膨胀性质的混凝土材料,在混凝土振捣工作中,在混凝土之中加入一定量的减水剂,保障混凝土的密实度,避免混凝土材料出现严重的收缩、膨胀等情况,影响整体建筑的施工质量。

2.2模板与配筋的合理设置

具体要与具体的施工方案和图纸相结合来进行模板预设,在预设钢丝网模板时,由于其直接关系到钢丝粗细的控制及网格的合理设置,因此需要需要做好钢丝网模板预设工作。具体要保证结构构件受力性能要与后浇带施工技术要求相满足,并按照后浇带方面在后浇带两侧设置模板带,以此来提高结构构件的可靠性。具体进行配筋施工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对钢筋是否需要切割进行判断,对于可以切割的受力钢筋,则在浇筑过程中需要采取焊接方式来做好钢筋连接工作,避免结构构件出现变形问题。

2.3严格控制施工宽度和施工间距

在设置后浇带时,需要控制好施工宽度和施工间距,以此来保证整体建筑的稳定性和相关性能。对于建筑高度较高的建筑,当其埋设有应力钢筋时,由于不宜切断应力钢筋,则需要在建筑中设置大跨度后浇带,待其设置完成后再进行钢筋切割,然后将钢筋进行焊接,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后浇带两端下垂和弯曲的现象发生。通常情况下需要将后浇带宽度控制在7m,根据实际施工开发部来确定后浇带间距。当所处地区较为炎热潮湿时,宜适当减小施工间距,但在寒冷干旱地区,則要适当的增大施工间距。

2.4后浇带混凝土建筑技术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是保障建筑施工质量的基础,在浇筑工作开始之前,需要对杂物进行全面清理,并排除混凝土结构、施工区域的杂质。后浇带浇筑过程中,要保障两侧构件表面的湿润程度,保障其可维持1d以上的湿润度。针对后浇带施工中的钢丝网,要对其进行积水、杂质的清理工作,避免其出现锈蚀情况,导致后浇带质量受到影响。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要清除周围松散的混凝土,避免其出现连接裂缝,影响新旧混凝土之间的科学连接。若浇筑类型属于水平后浇带,需要控制钢丝网承受的侧压力,在保障钢丝网稳定基础上,实行后浇带混凝土的振捣作业。在振捣过程中,要利用振捣器,控制与模板之间的距离,避免出现混凝土浆流失情况。

施工文件标准已经给出明确的混泥土厚度和宽度,后浇混凝土的强度要比原设计强度高一等级的混凝土浇筑,严格按照技术要求施工可以避免预设的网模受力不均出现突起、浇筑对象尺寸错乱、模板位移等现象,工作中对混泥土振捣是采取振捣棒使混泥土之间的密实度增大,在温度比较低的时间段进行施工,浇筑之前清除混泥土表面硬化的杂浆、钢丝网等杂质,去除生锈部分,用高压水枪冲洗刷上水泥素浆。不同施工类型的后浇带技术有不同的时间,通常施工后40~60d为宜,并且注意浇灌后浇带的内筋要保证施工间隙的湿润,不得少于24h。

2.5温度选择

为了保证建筑的质量,后浇带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浇筑温度。当然这个温度是有明确的规定的,10℃是最合适的温度,因为此温度完全符合热力学的收缩和膨胀的概念。在浇筑工作完成后还要选择合适的时间收关,这个时间不是确定的,但是必须在浇筑完成2d之后,最好选择在早上或者晚上的时间点,这样能够有效的防止其出现干裂现象。

2.6后浇带止水构造位置设置

基于对本工程项目特点分析,在图纸会审过程中,应当与设计人员以及业主单位技术人员加强交流与协作,获得业主以及工程设计单位的认同。在建筑后浇带迎水面以及素混凝土垫层表面将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粘贴好。对于卷材的厚度,地下室底部后浇带为0.8mm,侧墙后浇带为1.2mm,搭接的卷材宽度不小于120mm,同时还要利用专用的黏结剂进行接缝处理。在钢筋砼缓冲层设置过程中,其厚以300mm为宜,而且砼标号应当与底板以及侧墙保持一致。在中缝位置布设橡胶止水带,然后用规格为Φ10@150的钢筋骨架对其进行固定。在后浇带的两侧位置布设止水钢板,并且利用钢筋骨架对其进行焊牢以及加固处理,而且在后浇带的两侧位置固定密目以及双层钢丝网。

2.7后浇带的后期维护和保护

在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完成以后,施工人员还要注意做好维护和保养的工作:①要确保后浇带表面干净整洁,同时还要做好水分的保护。②在后浇带的两侧要设置好挡水砖,根据实际施工的需求,可以适当的在后浇带内壁涂抹防水浆。③对后浇带的施工缝进行清理以后,要使用木模板或铁板将其顶部覆盖好,然后用砂浆制作防水带。在围护结构的周围一定要用护栏做好防护,以免材料受到污染。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施工中,一定要重视后浇带施工,积极采取措施保证后浇带各个阶段的顺利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中,将建筑施工做的更加完美,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唐国松,刘慧娟.试述建筑工程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6(39):28-29.

[2] 赵士智.浅谈建筑工程后浇带的施工工艺[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35):159-160.

[3] 王海旭.建筑施工中后浇带功能作用及施工技术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5):252.

(作者身份证号码:130105197012102169)

猜你喜欢

后浇带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土建施工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及应用探析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基于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研究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