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凑十法”应用探析

2019-09-10贾志芬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50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摘要:在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教育中,数学学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小学学生而言,学好小学数学,就是在打基础,只有掌握了小学数学知识才能够帮助学生在未来的长期数学学习甚至是多学科学习中逐渐的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而小学生的思维模式和思维定式更多的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比较欠缺,因此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以及学习经验来进行知识体系的架构,需要在小学知识的教学过程掌握方法和技巧,让学生逐渐的习惯数学知识的运用方式,逐渐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而这其中“凑十法”就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运用十分广泛,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十分有效的方法,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凑十法”进行教学讲解。

关键词:“凑十法”;小学数学;教学

一、“凑十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凑十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时候,无论是哪种版本的一年级教材都突出了传统人教版第一册教材的编排特点,尤其是在“数和数的运算”方面的应用。“凑十法”的教学,不仅促使学生学会应用具体的算法,还使得学生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充分体验和感受各种方法应用的优劣,使得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数”和“算”的不同意義并有效区分出来,使得学生能够真正经历从直观思维到抽象思维再到实践这一发展过程。“凑十法”教学实施的时候,也能够促使学生明确数学的知识与方法之间所具有的联系,也就是数学的知识内容中包含着方法的内容,而方法能够产生知识。这在以后的“小数”及“解决问题”等知识教学中都具有突出作用。“凑十法”的教学可以向学生渗透数学教学的思想方法。例如“分解与组合”的思想和“转化与变换”的思想等。

二、“凑十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直观操作,让学生理解“凑十法”

在学习九加几的过程中,小学教师可在“凑十法”教学的基础上,有效应用对箱子里和箱子外饮料数量进行计算的教学情境,教师在情境教学的时候,需要有效指导学生能够对情境进行观察,并且在这一基础上提出相关问题,在教师对学生提问饮料的数量的时候,需要引导学生自行思考列式的具体方式,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明确学生进行问题思考和计算结果的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存在接着数的方法。需要帮助学生明确不同的方法在应用的时候,会凸显出思维方式的不同以及计算方式的多样性特点,在对两种方式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有效体会到“凑十法”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在数字计算的时候在画画和摆放等基础上,进行实际动手操作处理,促使直观的演示和实际操作综合在一起,有效理解9添上1凑成10的结果,帮助学生构建“凑十法”的具体情况,使得学生能够充分掌握“凑十法”计算方式的过程,促使教学方式能够在学生具备必要的计算能力的基础上得以实现。学生对“凑十法”的方式形成表象认识的时候,可以摆脱实物情景图,直接明确得出“9+4、9+7”等算式的结果,将算理与算法融合在一起,有效形成“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二)放手探索,让学生迁移“凑十法”

在九加几计算的基础上,对8、7等数字加几的计算公式学习的时候,学生能够有效掌握基础的“凑十法”方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思考,使得学生明确“凑十”的道理,从而更好地理解“凑十法”的内容,有效掌握这一计算方式。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要凑十的原因和方法等问题,尤其是在进行8+9等较大的数字计算的时候,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对大数9拆分处理,并且也能够对小数8实施拆分处理,也能够利用“9+8”加以计算处理。

在应用多种方法的基础上,有效对“凑十法”的计算方式进行灵活应用,初步体会到加法交换律等规律,有效培养学生自身的学习迁移能力,而在学习4、3等数字加几计算的时候,也需要学生能够自主探索,使得学生观察两个加数特点的能力得以增强,在学生发现每道题两个加数都是小数在前,大数在后的规律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用“凑十法”的计算方式解决计算问题。在数字计算的时候,需要将新的知识内容转化为旧的知识内容,这一过程可以充分渗透出数学教学的转化思想内容,在其有效转化的过程中,对学生探究能力有效培养,帮助学生有效体会学习成果的乐趣,在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的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凑十”的过程,使得学生可以自主编排“凑十”儿歌,教师在课程教学的时候引导学生进行编写,在计算的时候,学生需要巩固对“凑十法”的理解和应用。

三、结束语

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在教学过程需要不断的探索,对于学生自身的知识基础以及知识结构要有充分的了解,在教学过程要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设计相对应的教学方案,这些教学方案本身要有效,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在对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凑十法本身就是一种便于学生理解,加强学生认知能力的有效数学教学能力,其本身对于学生学习数学和掌握数学知识的帮助是巨大的,因此对于数学教师而言如何在教学过程充分的分析数学知识的内涵,结合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强化学生对于数学的分析和转化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解决生活中的难题,真正将数学的学习意义和学习效果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 葛祥玉.“凑十法”教学有讲究[J].新课程导学,2016(30):95.

[2] 王志军.浅谈“凑十法”在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中的运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3(19):64-65.

[3] 陈玲.小学数学加减法教学方法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2):250.

作者简介:

贾志芬;出生年月1986年12月20;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山西夏县裴介镇,学历:大学本科,职称:中小学二级教师,就职于 夏县裴介中心校大吕小学。

(作者单位:夏县裴介中心校大吕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