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2019-09-10罗思思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6期
关键词:效果情感教学

罗思思

[摘  要: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由此可见,情感道德是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尤其是对于塑造性极强的小学生,只有让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基础,以后才可能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情感教育价值观作为一堂课的重点来设置,讲解和引导,让每一堂课所表达的感情都能够潜移默化的融入到学生的思想当中。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愉快有效的学习,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真正做到知识和情感相结合;才能够实现教学的真正意义和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学生才能在浩瀚的书海中保持正确的驾航方向。

关键词:情感;教学;效果]

俗话说:文章不是无情物。纵观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大量作品,无一不凝聚着作者的爱憎,深蕴着作者的感情。由此可见,情感教育既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又是语文教学目标赖以實现的手段。因此,必须注意把情感教育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启发学生对课文中的情感因素进行挖掘和体验,并以之去感染学生,达到“学文”“悟道”的目的,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那么,如何利用情感因素,使文章情、教师情、学生情“三情合一”从而达到情感共鸣的佳境呢?本人肤浅的认为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创设情感氛围,以景传情;善于巧妙地创设情景,还景于情;读出情感信息,以情传情。因此,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创设情感氛围。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说:没有情感这个因素,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创设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在“我要学”的状态下愉悦地学习。纵观我们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作品都有他特定的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以及它所蕴含的特定情感的表达。当学生正要接触作品之时,教师就应抓住本教材的情感个性,巧设导语,引带入境。导语的设计要从情感出发,以情击情,才能扣击心灵。那充满感情的语调、表情、心境,以及结合课文所做的提示性语言、动作,从而创设一种学习情境,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产生期待。当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时,他们就会沿着这条情感轨道,走进课文,走近作者。如教学《大海中永生》这篇课文时,由于学生年龄较小,没有直接或间接经历过当年伟人骨灰撒大海的催人泪下的场面,学生缺乏有关历史的感性经验,这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教学时,教师应充分利用录像和录音,简介历史背景,并放映当年伟人骨灰撒大海的实况录像,播放哀乐,这就把学生带到了当时的环境中。这样,运用电教手段,再现历史情景,用生动形象的画面,悲壮、哀婉的音乐,通过视觉、听觉,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展开想象,与作者产生共鸣,同时也很好地体现了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其次,教师要善于巧妙地创设情景(即渲染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此特定的环境中,似见其物,辨其形,嗅其味,闻其声,变作品中的“此情此景”为“我情我景”,让学生触景生情,以达到情感共鸣.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感情浓郁的抒情散文时,有一位教师在教室里创造了这样一种气氛:周总理的遗像佩上黑纱,两盆郁郁葱葱的万年青置放在讲台一角,片片白花点缀其间。教室里气氛庄严肃穆,老师在哀乐声中用深沉的语调讲述周总理生平事迹。这一切把那种对周总理沉痛哀悼的感情、悲哀的气氛渲染得淋漓尽致,对周总理的崇敬、爱戴之情油然而生。使学生在情感的体验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由动情到晓理,情感不知不觉地得到了升华。

再次,要读出情感信息。“三分诗,七分读”是我国古代就有的说法。也就是说情感教育应寓于朗读训练中。朗读是以声音传达视觉信息的活动过程,而声音本身也是一种情感、一种形象。加里宁曾经说过:“没有任何人像孩子的眼睛那样能捕捉住一切细微的事情。”试想教师面带笑容、精神饱满地走上讲台,那悦耳动听的嗓音、抑扬顿挫的语调、绘声绘色的话语、逼真传神的动作,能不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情感吗?能不产生震人心灵的效果吗?不同文章的风格,决定了不同的朗读风格,或高亢或沉缓,或激越或悲伤。它不是照本宣科,而是把作者创作时的全部激情重新释放出来。恰到好处的声量、充沛浓郁的氛围、笼罩心头的情感,展示和延伸了作品的意韵,在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中,学生会更快地走进作品的意境之中,从而与作品中的人物一同体会喜怒哀乐。

最后,要出情入理。列宁说:“人没有情感,就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这句话深刻阐明了情感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因此,在学生的情感得到一定的激发时要顺势引入课文深层次的学习中,将知识内化为学生自主思维的动力,提高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此时教学的重点落到学生对作品意境如何理解和如何让学生介入并创新思辨的层面上。教师或以解词析句为手段,或以剖析结构为依据,或以时空范围为线索等等,都要披文入情,出情入理,抓住情感与情理的联系,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丰富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体验。从深刻领会作品创造的艺术意境,完成由情入理、寻文悟道的思维迁移,从而激起一种热烈的、积极的审美愿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能力。这样一来,有力地渲染了课堂气氛,创造出一个浓厚的情景,真真正正让学生全身融入到课堂内容中去,学起来饶有趣味,倍添情意。

总之,文章所蕴含的情感往往不是孤立的,“情”和“理”的紧密结合,情中寓理,才是语文情感教学的最佳教学目标,因此,做到以上几点还不够,更应该在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中用情感去感染学生,并于情中传授知识,讲明道理,让学生从中得到教育。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师一定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把学生的“情”移到教材中去,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又把作品中的“情”移到学生心中,让他们增智益志,受感染,受教育,从而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猜你喜欢

效果情感教学
情感
台上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灵动耳环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伪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