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原因与对策探析

2019-09-10向锋

锦绣·上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伤害事故体育教学小学

向锋

摘 要:主要研究小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原因以及其对策。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伤害事故主要和学校管理不当、教师课堂教学管理松散以及学生自身的年龄段特点有关,因而伤害事故的预防也需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伤害事故

体育教学是小学阶段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是强健体魄,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为其他知识学科的教育提供了学生强健的体魄。但是现阶段,小学体育教学中却存在着伤害事故频发的问题,研究小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原因以及其应对措施,对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安全性有重要意义。

1 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伤害事故

1.1概述

小学阶段学生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喜欢做游戏,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很高,但是自身身心发育不完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在参与一些对抗性比较强的体育活动时容易受伤害,威胁小学生的生命安全,教师、学校也将面临监管、社会和家长的压力。为了规避体育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伤害事故风险,一些学校和体育教师选择了被动的避险措施,减少了学生体育活动的时间和次数,取消一些伤害风险比较高的体育活动,虽然降低了学生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发生风险,但是也给体育教学的开展带来了较大的阻碍。

1.2小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原因

1.2.1学校原因

小学体育教学中发生的伤害事故和学校的不当管理有直接关系,学校是小学体育教学的主要组织者和支持者,但是现阶段,一些小学存在着对体育教学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认为体育教育和学生的考试成绩没有直接关系,所以对待体育教学的态度是消极应付,达到课标要求的教学课时就算是完成任务,缺乏有效的监管,相应的体育教学安全管理制度也有待进一步完善,影响了体育教学的质量,也增加了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发生伤害事故的风险。

1.2.2教师原因

小学体育教学中发生的伤害事故和教师也有一定关系,教师自身是负有责任的。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依赖教师的设计和组织,但是现阶段,小学体育教师普遍存在着对待教学态度不积极的情况,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技术水平难以满足小学体育教学的要求,不能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伤害事故风险进行预见性的规避和处理,不能认真执行体育教學中的安全管理规范,体育教学随意性大,管理松散,缺乏对课堂教学的整体把控,增加了伤害事故的发生风险。

1.2.3学生自身的特点

小学阶段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多发,和小学生自身的特点也有直接关系。小学阶段的学生年纪较小,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意识,表现欲和竞争欲望强烈,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很高,剧烈运动不知疲倦,运动过程中可能不注意周围情况,容易发生碰撞和意外,高强度的运动也可能给学生身体带来损伤。而且小学生纪律性差,不注意听教师的命令和要求,对运动迫不及待,不愿意热身,也增加了运动过程中受伤的风险,运动过程中注意力也不集中,增加了伤害事故的风险。

2 小学体育教学伤害事故应对措施

2.1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

小学阶段的安全教育是面向学校、教师和学生多位一体的,并不仅仅是教师对学生开展的安全说教。首先,学校需要加强对学生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根据学校自身情况和学生的教学实际,对学校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进一步完善,确保安全管理制度符合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实际,切实可行。其次,学校需要组织开展面向全体教职员工以及所有一线体育教师的安全教育工作,提高体育教师对学生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和责任心,组织体育教学学习体育教学的安全管理规范,吃透吃准。之后,教师再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渗透安全教育,遵循体育教学的安全管理规范开展体育教学,有效规避各种安全风险。

2.2健康档案的建立

学校为了给体育教学伤害事故的防范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需要积极建立并持续完善学生的健康档案,定期组织学生体检,了解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并进行动态监测。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在进行一些运动量比较大或安全风险比较高的体育活动之前,应该先询问学生们的健康情况,在运动过程中,教师也应该注意观察学生们的情况,及时制止学生的各种危险行为,发现异常情况,要第一时间送医务室接受正确的处理。

2.3体育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和执行

小学体育教学需要改变以往“放风”似的教学与管理模式。小学阶段,学生的玩心大,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学生只能坐在教室里,缺乏运动,不能游戏,而体育课是学生们难得的释放,一些体育教师为了避免伤害事故,干脆不组织各种体育运动,而是由学生们自由活动,自行在操场上玩耍。这样的教学方法是不负责任的,也失去了体育教学的作用和意义。教师需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组织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在教学和体育活动中,教师需要严格遵守并持续完善体育设施的管理制度,所有的体育器材的使用、搬运、归还以及存放等工作都需要在明确详细的管理制度下进行,避免体育器材问题可能导致的各种伤害事故。

2.4伤害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和落实

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伤害事故是无法完全避免的,因此除了加强管理,降低学生体育教学中发生伤害事故的风险,学校和体育教师还应该积极制定并落实体育教学伤害事故的应急预案,形成对突发伤害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小学生年纪小,应激能力差,缺乏自救能力,伤害事故的后果可能比其他年龄段的学生更严重。教师和学校需要考虑到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阶段特点和身心发育规律,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伤害事故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学校医务室、医院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提高学校和体育课堂对伤害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把伤害降到最低。

3 结束语

小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原因主要有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面因素,学校需要进一步完善小学体育教学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学生的健康档案和应急预案,积极开展面向学生和教师的安全教育工作,才能够把伤害事故风险和危害降低最低。

参考文献

[1]杨惠群.小学体育课堂伤害事故的成因及预防策略[J].考试周刊,2017.

[2]徐慧.小学体育伤害事故的原因与防范措施[J].华夏教师,2017.

[3]唐为民.小学体育教学伤害事故的致因及预防措施[J].中华少年,2017.

[4]施日明.小学体育教学伤害事故成因和预防对策的研究[J].科普童话:新课堂,2017.

[5]杨德明.如何有效预防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伤害事故[J].教师,2018.

猜你喜欢

伤害事故体育教学小学
体育活动中伤害事故的类型及预防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实施“阳光体育运动”过程中学校体育风险管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