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研究
2019-09-10南志霞
南志霞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教育方法的不断改革,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具有的与社会不断发展相匹配的能力,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从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出发,注意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修养,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实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目的等,就能實现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目的。设计课堂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数学的知识网络,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学生;核心素养;教学方法
引言
对于小学生来说,在高年级阶段的学习需要重视多方面能力的提高,但是因为自身的思维水平和理解能力较为欠缺,所以如果单纯地依靠着老师讲解理论知识,将难以提升基本的学习能力。小学数学老师应该积极地认识到学生们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积极地打破传统课堂的束缚,让小学生们能够在更加广阔的空间中发展,真正地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同时为核心素养的培养稳固基础。
1树立数学核心素养理念
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就应当基于教材对其蕴涵的数学核心素养资源进行挖掘。教师有必要深入地钻研教材中蕴涵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素,并且以教学目标的形式呈现出来,以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操作技能,将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目标落在实处。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课时,教师可以从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出发,准确把握教材中的重点与难点,对教材中展示的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进行深入挖掘,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意识出发,重点培养学生模型思想与技能应用意识,从而引导学生探究数学思想方法,做到将数学核心素养外化出来,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2创新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作为新时代小学数学老师,要想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就要转变以考试为目的,以成绩论英雄的教学模式,这不是要有意淡化应试教育的影响,挣脱应试的观念束缚,而是要正确认识应试教育,及时根据情况做出改变和创新。比如,增加卷面上的主观题和能力题,扩大学生的学习范围,开拓学生视野,让学生学有所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要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联系生活,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双重发展与提高,努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实现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意义。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如果老师能在教学中长期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就能强化学生对数学的认知,促进学生提高自己的应用能力。
3设计课堂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众所周知,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有它自身的特点和学习方法,它的设计、教学、评价,其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这门学科,学懂它、掌握它,且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学习问题与生活中一些相关的问题能力,从而实现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所以,作为小学数学老师,我们要本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在教学中加入一些实践性的操作训练,不能一味的给学生传授基础知识点,让学生背记公式、概念、定义等,要努力增强学生实践运用能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学习能力。如在“轴对称图形”的教学中,老师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轴对称的图形,让学生快速进入教学环境,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为了增强学生对对称图形的理解,等学生仔细观察了展示的一些轴对称的图形后,老师可以让学生动手画一画或者想一想,看看你能画出什么对称图形,或者你身边有什么轴对称的实物。同学们都积极动手进行画图,找学习用具中轴对称的实物等。这样的教学既能带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投入听讲,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能有效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4稳步地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对于小学阶段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如果一个人学习可能会深感枯燥,甚至于存在着极为严重的局限性,老师应该抓住他们的心理特点,为其创设出良好的合作环境,鼓励学生们积极地进行交流,在相互帮助的过程中,高效完成核心素养的提升任务。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应该重视合作机制的构建,通过积极地完成教学的具体任务,让学生们能够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体会到不一样的学习模式,这样活动方式将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认知,也能使其进一步提高对数学的认识,有助于为核心素养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
5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要学好数学必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反言之、没有良好的思维能力是学不好数学的。而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必须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教学“整万数的读法”时,教师在计数器上拨数,为学生认识数提供了感性材料之后,首先让学生说说计算器上珠子所表示的意义,从而在学生大脑中建立整万数的表象,为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搭建了桥梁。然后,又摆脱计算器,让学生在数位顺序表上读出“0”在不同位上的五个数,再让学生说出每个数中的“0”在什么位置上和它的读法。这样,使学生用讨论的方法对比整万数与万以内数读法的异同,从而概括出整万数的读数法则,进而促进了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6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通过一题多解教学,培养学的数学创新能力。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数学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因材施教,指导学生逐步掌握多样化的学习方法,学生才能够将不同的学习方式应用到学习实践中,提升学习效果,实现对自身综合素养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恰如其分的采用一题多解的教学,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在观察、思考、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灵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技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和创新性,体现数学学科的应用意思,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结语
小学阶段高年级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关乎学生的健康成长,小学数学教师只有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工作的重视,并以核心素养理论为指导探索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才能够保证教学改革的针对性和系统性,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陈惠芳,刘晓萍.聚焦核心素养,改造数学课堂.小学数学教育,2019(19).
[2] 张莹莹,朱丽,吴晓璐.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2019(24).
(作者单位:新绛县龙兴镇娄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