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课标》又区别课堂
2019-09-10王莹莹
摘 要 自“馆校结合”理念正式提出以来,许多科普场馆都在开发探索多方面的教育形式,尤其是对接小学生的教育活动。本文以中国湿地博物馆为例,在开展“校园博物馆”项目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如何开发“对接《课标》又区别课堂”的教育活动,旨在探索既有科普场馆特色又能与《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对接的科学教育新模式。
关键词 馆校结合 科学课标 校园博物馆
doi:10.16703/j.cnki.31-2111/n.2019.06.005
王莹莹.对接《课标》又区别课堂——“校园博物馆”项目课程开发的思考与实践[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19(6):415-420.
0 引言
自“馆校结合”理念正式提出以来,全国各地的科普场馆始终在探索多方面的教育形式,并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其中,对接小学生的教育活动尤其丰富。2017版《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是规定小学科学课的课程性质、目标、理念、学习内容和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同时也是学校和科普场馆进行课程设计、教育活动的依据。深入理解2017版《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对于加强馆校结合深入发展,提升科普场馆科学教育水平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关于“对接《课标》又区别课堂”
1.1 对接《课标》
2017版《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小学科学课标》)将小学科学课程内容以学生能够感知的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中一些比较直观、学生有兴趣参与学习的重要内容为载体,重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通过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自“馆校结合”理念正式提出以来,全国各地的科普场馆在对接小学生的教育活动方面开展了许多探索。通过结合《小学科学课标》向学校提供教学方案设计、教学资源提供、教学设备使用、教学场所环境建设、教学辅助人员安排、教学活动组织等各方面服务,“馆校结合”工作取得了不少重要进展,但也存在部分项目水平不高、效果不尽人意、在某些地区受学校“冷遇”等问题。
笔者认为,开发“馆校结合”项目不仅须满足学校与学生的需求,还须满足博物馆的合理诉求。中国湿地博物馆在开展“校园博物馆”项目的基础上,找准馆校双方需求契合点,深入结合《小学科学课标》开发课程,一方面达到了科普场馆教育资源与学校教学目标、科学内容的契合,另一方面满足了学生科学素质与学习成绩共同提高的需求。
1.2 区别课堂
科普场馆教育与学校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教学载体的不同。学校以教材作为载体,而在科普场馆中,观众通过展品辅导等方式体验及观察现象,将前人的科学实践转化为以学习为目的的科学探究。科普场馆教育项目的开发如果仅仅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吻合学校需求,而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活动形式与课堂教学没有明显差别,那便丧失了“馆校结合”的意义。因此,科普场馆必须依托自身资源优势、教育特征开发出与学校课堂教学不同的“馆校结合”项目,形成与学校课堂教学互补的差异化教学方法与活动形式,真正做到“区别课堂”。
中国湿地博物馆在策划“校园博物馆”项目时,并非简单的将“分馆”建在某小学科学教室,而是将“基于实物的体验式学习,基于实践的探究式学习,形式多样化的学习”的理念贯穿于整个策展流程。学生通过项目配套科学课程的学习,保持和发展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形成尊重事实、乐于探究、与他人合作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关系,不断培养和提升创新意识、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 “校园博物馆”项目的基本概况
2.1 我国“校园博物馆”项目的发展现状
“校园博物馆”作为馆校深度合作的产物,发挥了重要的展览和教育的功能,为青少年搭建了最为直接的学习实践平台。笔者通过检索发现,除佛山二中、东鄱小学的校园建设有两座以古陶瓷为特色的校园综合性博物馆、深圳龙岭初级中学建设有一座邮票主题的博物馆外,类似的项目在国内中小学的数量屈指可数。而上述三所校园博物馆主要来自于私人收藏家与学校的合作,并非馆校合作的产物。对于我国大部分公立博物馆而言,“流动博物馆”或“可触摸的博物馆”一般是其开展馆校合作的首选。如常州博物馆策划的“可触摸的博物馆”进校园活动,将自然标本送至外来子弟工学校展出,让学生通过亲手触摸标本,深化对知识的理解。诚然,将博物馆建在校园里,无论从整个建设过程到长效运营、维护,都存在诸多的问题与困难。
自2018年起,中国湿地博物馆分别与杭州市文新小学和杭州市行知二小开展馆校合作,利用其科学教室建设完成两所校园博物馆:“中国湿地博物馆贝壳馆”和“中国湿地博物馆蝴蝶馆”,展出近600种1 400余件中外珍奇贝类标本(见图1)和496种近900件中外蝴蝶标本(见图2),收获极大的社会反响,下文将以中国湿地博物馆“校园博物馆”项目为例进行叙述。
2.2 “校园博物馆”项目的建设理念与操作模式
笔者认为,“校园博物馆”项目的建设体现了三大理念。一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主要体现在博物馆的建设以提高中小学生科学素质为主要教育目的,展示的方式适应学生观众多元化需要和深度欣赏的要求,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多感官参与以获取不同的知识和经验。二是注重揭示展品背后的信息。校园博物馆不仅仅展示展品所承载的自然信息,更多的是通过展品揭示生物与自然,生物与人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传达保护自然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的理念。三是综合采用多种展示方式。博物馆开在教室里,必然存在诸多客观因素的限制。但校园博物馆是在传统的静态陈列基础上,最大限度的运用多媒体等信息化的展示技术以及场景化环境布展手段,力求为学生观众营造浸入式体验环境。
就操作模式来说,“校园博物馆”项目与一般博物馆的项目略有差别。以中国湿地博物馆“校园博物馆”项目为例,如图3所示,开发项目执行团队的组织构架分为三个小组,分别为:建设小组、工程小组、运营小组。建设小组负责项目的策划准备,具体包括内容策划、展品征集、展示设计、互动体验、安防措施等事项,由馆方工作人员组成;工程小组负责项目的建设落实,具体包括布展施工、多媒体集成和工程监理等事项,由以第三方布展公司人员为主,馆校各派出1~2个工作人员确保施工的正常推进和质量监督;运营小组负责项目的长效管理,具体包括宣传接待、日常管理、活动开发與长效维护等事项,以校方工作人员为主,馆方人员负责课程开发、展品维护等业务工作的帮助与指导。
2.3 “校园博物馆”项目的意义
项目有助于达到科普场馆教育资源与学校教学目标、科学内容的契合。中国有着丰富的博物馆资源。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开发和利用博物馆课程资源来支持课程实施和学生学习的实践较少。通过馆校双方深度合作,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影响教师利用博物馆资源支持课程实施的因素:经费、学生安全、学校领导支持程度等。另一方面,校园博物馆的场地资源优势,可以为学生创建全新的学习环境,为青少年带来便捷又新奇感官体验。
项目有助于满足学生科学素质与学习成绩共同提高的需求。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存在着相互补充、相互延伸的关系。在项目建设的基础上,过深入研究《小学科学课标》进行科学课程开发,使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形成尊重事实、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培养创新意识、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不断提升自身科学素质。
3 “校园博物馆”项目科学课程的开发实践
中国湿地博物馆借助“校园博物馆”这一平台,深入研究《小学科学课标》,全力开发“对接《课标》又区别课堂”的科学课程。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下面,笔者以“蝴蝶馆”的科学课程开发为例,对课程开发过程的内容设计、教学策略、应用交流总结进行详细说明。
3.1 “蝴蝶馆”科学课程的内容设计
(1)课程设计思路
首先,研究并提炼蝴蝶展品等教学资源中蕴藏的“科学核心概念”,围绕相关科学概念的构建和各年级段知识目标间的联系进行教学设计。课程结合教科版三年级科学课中“动物的生命周期”、六年级科学课中“生物的多样性”的知识点,依托“蝴蝶标本馆”中“蝴蝶的外部构造”“蝴蝶的生命历程”“蝴蝶百态”等展项及百余种蝴蝶标本,使学生结合已有知识经验理解“生命周期”“生物多样性”等知识点,培养热爱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激发学生研究生命奥秘的兴趣。
其次,教学内容设置避免“知识碎片化”倾向,注重揭示展品背后的信息,帮助学生完成“知识构建”。围绕蝴蝶这一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课程,引导学生主动揭示“动物的生长发育规律”,探究生物与自然,生物与人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传达保护自然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的理念。
最后,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知识水平、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上进行有差异的设计。比如按照学生年龄层次,根据《科学课程标准》合理地设计蝴蝶活体观察活动:低年级学生以观察为主,记录不强作要求;中年级学生在观察基础上做简单和短时记录;高年级学生做较为完整记录,要求是一个生命周期;蝴蝶兴趣小组学生做蝴蝶的长时观察记录,同时做更加复杂的记录。
(2)课程内容体系
在开发科学课程时,笔者通过对杭州市行知二小科学课程的前期调研,选取了5大主题和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作为项目的课程内容,构成了《蝴蝶密码》课程(见表1)。
3.2 “蝴蝶馆”科学课程的教学策略
《小学科学课标》中提出,科学课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倡导以探究式学习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并将“科学探究”作为第二层教学目标,与“科学知识” “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共同组成了“四维教学目标”。如何更好地将课程内容与《小学科学课标》中的“四维教学目标”结合,下文将以《蝴蝶的生命周期》主题课程为例,简单介绍教学过程。
(1)确定教学目标
课程结合教科版三年级科学课中“动物的生命周期”知识点,依托“蝴蝶标本馆”中“蝴蝶的生命历程”展项及上百种蝴蝶标本开展观察体验。指导学生进行蝴蝶饲育,并对蝴蝶的生命周期进行观察、记录。從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动物都有生命周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不同动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形态、变化、繁殖方式各不相同,寿命的长短也不相同”等知识点。
(2)构建学习情境
科普纪录片《蝴蝶探秘》提出几个概念,让学生回顾科学课中学到的知识经验“蚕的生长变化”“蚕蛹变成了什么”,并提出问题“蝴蝶与蚕的生长过程有何不同”,引导学生得出“不同动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形态、变化、繁殖方式各不相同,寿命的长短也不相同”的结论。
探究:带领学生参观“蝴蝶馆”中“蝴蝶的生命历程”展项,进行进一步探究——由学生自主总结蝴蝶的一生:卵→幼虫→蛹→羽化,用流程图或循环图绘制蝴蝶的生命周期。
深化:播放科普短片《小蝌蚪的故事》,让学生自主总结小蝌蚪的一生:卵→蝌蚪→幼蛙→成蛙,提出问题“蚕、蝴蝶和青蛙的生长过程有何共同点”,从而引入课程的重点部分“变态发育”的概念。
该阶段主要引导学生按照观察→发现→提问的脉络带有思考性的感受体验,从多种动物的生命过程中发现共同的规律,提高分析、比较、综合、概括能力。这是一个猜测、归纳再到印证的思维历程。通过这个阶段,学生将经历解决科学问题、形成科学观点、发现科学规律的全过程。
(3)动手验证猜想
理解“变态发育”是本次课程中的难点,既要掌握“变态发育”的科学涵义,又要理解其背后的原理,即生物发生律。这需要学生动手开展实践,探寻“个体发育”与“系统发育”之间的规律。
指导学生进行蝴蝶饲育,并对蝴蝶的生命周期进行观察、记录。按照学生年龄层次,根据《小学科学课标》合理地设计饲育蝴蝶及活体观察活动:低年级、中年级学生做好短时间的饲育(幼虫→羽化);高年级学生做蝴蝶完整生命周期的饲育(卵→幼虫→蛹→羽化,即一个世代);蝴蝶兴趣小组做完整的蝴蝶年生活史的饲育(一年中几个世代)。观察记录方面,低年级学生以观察为主,记录不强作要求;中年级学生在观察基础上做简单和短时记录;高年级学生做较为完整记录,要求是一个生命周期;蝴蝶兴趣小组学生做蝴蝶的长时观察记录(完整的年生活史的饲育),同时做相对复杂记录(包括图片、照片、摄像)。
該阶段学生带着体验展品后获取的信息及问题转入实际操作环节,并对饲育蝴蝶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做进一步的探究,同时将观察到的现象与结果记录在册,通过发散性的讨论得出其背后的科学内涵。通过这一过程,培养了科学的态度和素养,提高了科学能力,不断积累认识世界的经验。
3.3 应用交流总结
(1)应用:课前要求学生收集鸡、蝴蝶、蜻蜓、山羊、熊猫、鱼等动物生命周期和寿命的资料,并带到课堂上来。将学生分组后,每组从上述动物中选择两种,在规定的时间内查阅资料,了解其生命周期及寿命,并用流程图或循环图表示出来(鼓励学生能查找出某种动物的每个生命阶段的形态、行为、食物和生活环境)。
(2)交流:小组汇报交流。在某个小组汇报的时候,查阅相同资料的组可以补充和提出不同意见。
(3)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活动过程,并带领学生讨论人的生命周期。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虽然动物个体最终会死亡,但是通过繁殖使其物种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绝,并得以不断延续”。
4 结语
博物馆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少年感知历史、认识现在、探索未来的重要文化殿堂。近年来,博物馆特别是科普场馆的教育方式不再局限于展览展品,而是从展览出发,通过展教资源的设计与开发,将科学的知识、方法与态度等广泛传播。在这一过程中,科普场馆只有找准馆校双方的契合点,形成科学、合理、有效的项目开发目标与设计思路,才能在充分发挥自身展品资源优势与教育特长的基础上,为学校提供不同于课堂教学的学习方式与“直接经验”,使馆校合作达到共赢。
不仅让青少年走进博物馆,还要让博物馆走近青少年。让我们期待越来越多肩负科普教育基地、文化科技创客空间、STEAM教育等功能的“校园博物馆”落地生根、完善成熟,为广大青少年带来耳目一新的科学课程,为其搭建学习实践的最佳平台。
参考文献
[1]秦广明,姚爽.基于小学科学课标的馆校结合提升路径与策略研究[A].面向新时代的馆校结合·科学教育——第十届馆校结合科学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科学普及出版,2018:54-58.
[2]朱幼文.“馆校结合”中的两个“三位一体”——科技博物馆“馆校结合”基本策略与项目设计思路分析[J].中国博物馆,2018(4):91-98.
[3]周文婷.基于展品资源,引进STEAM教育理念,对接课标——科技馆“馆校结合”项目开发的思考与实践[J].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9(1):43-47.
[4]邹婷婷.知隐博物馆、知行古灯博物馆:芳香校园存古宝多彩陶瓷点明灯[N/OL].佛山日报,(2019-05-05)[2019-12-17].http://www.fsxcb.gov.cn/whwy/whcy/201905/t20190505_7472550.html
[5]王楠,陈育柱.全国首个校园“邮票博物馆”深圳开馆[N/OL].人民网,(2019-10-21)[2019-12-17].http://sz.people.com.cn/ n2/2019/1021/c202846-33454188.html
[6]雷倩萍.“以人为本”理念在后博物馆时代中的体现—以第十六届国际最佳遗产利用大会获奖博物馆为例[J].中国博物馆,2018(1):58-63.
[7]李君.博物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12.
[8]郑奕.博物馆教育活动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王莹莹(1988—),女,现任中国湿地博物馆研究部主任,研究方向为博物馆教育, E-mail: yingyingwang223@163.com。
Linking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Distinguishing Classrooms:Thoughts and Practice for the "Campus Museum" Project of China wetland museum// WANG Yingying
Author's Address China Wetland Museum, E-mail: yingyingwang223@163.com
Abstract Since the concept of "integration of school and museum" was formally put forward, many science popularization venues have been developing and exploring various forms of education, especially the educational activities f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Taking China Wetland Museum as an example, based on the project of "campus museum", this paper discusses in depth how to develop the educational activities of "linking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distinguishing classrooms", aiming to explore a new mode of science education that combines the features of popular science venues with the standards of primary school science curriculum.
Keywords integration of school and museum, science curriculum, campus muse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