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尽在“一访一谈”间

2019-09-10杨秀奇

派出所工作 2019年6期
关键词:基层工作百姓民警

杨秀奇,59岁,中共党员,大学文化,北京市公安局丰台分局西罗园派出所第一社区民警兼第一社区党委副书记,人称“片警杨子”。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等荣誉称号,当选党的第十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时光飞逝,再有半年时间,我就退休了。回想在派出所工作的这些年,没有丰功伟绩,也没有重大战果,整个人平凡如初。眼前,是再也熟悉不过的西罗园社区,走到哪儿,都有一种家的感觉;胸口捂着的,是百姓们的口碑,带着体温的一份褒奖。

在社区,只要群众来找我,一准儿有难事急事,而我也总是在第一时间想办法为他们排解。我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把我当成自家人。他们有啥需求,径直找我;心里有些想不开时,也乐意和我念叨念叨。我是他们认可的“片警杨子”。这一份认可,是从我为社区搞卫生开始的。

刚到社区,入户走访是开展社区警务的“第一课”。我却因为面生,经常吃“闭门羹”。这事不琢磨不行。总要让群众先认识我。于是,我就从搞好社区卫生开始。我借了一辆小推车,天天在社区做卫生。坚持了二十多天后,小区干净了,小区的路我也熟了。更重要的是,这一来二去,和社区住户混了个半熟脸儿。随后,我又着手修路,在社区里种树、建草坪……这中间,我没有做特别多的解释工作,也没有做多么有高度的事儿,反正我再去走访的时候,都能进得去门、谈得上话了。

这“一访一谈”,就是33年。1986年,那时候我们还被叫“片儿警”,那时候辖区还有农村,那时候百姓住的还是平房。再后来,才有了眼前的这一切。治安环境在变化,社区民警的工作思路也要跟得上。在20世纪末,根据当时的治安状况,我向上级部门提出了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的建议,并且在西罗园一区做试点。小区封闭管理后,入室盗、丢自行车类的警情发案率下降为零。

在“一访一谈”中,根据工作需要,我又召集社区资源,成立了“圆桌调解工作室”,将律师、调解员、居民代表等有影响力的人物吸收进来,专门调解矛盾纠纷。工作室从成立到现在,调解结果得到了社区居民的认可,调解模式得到了宣传推广,影响力在不断地扩大提升。再后来,我又把“法制大讲堂”搬到了社区,组建了社区巡逻队,安装了充电桩……牵头落实这些事情,我身为社区民警,有些是分内事,有些并不完全算,但考虑到百姓需要,做就做了,还要做成、做好!

干了一辈子的社区民警,我还将在这个岗位上退休。感觉像是回到了原点,自己当初从警出发的地方。记忆中有点陌生,因为这里的变化太大了;看着又非常熟悉,因为相伴得太久了。我的青春、我的社交、我的工作、我的荣誉,都在这里生根、发芽、開花、结果。果实叫作“成长”。

基层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社区民警的岗位同样可以大有作为。在即将退休的这一刻,我想寄语年轻民警:不要因为小事平凡不去做,其实基层工作的诀窍,尽在像“一访一谈”这样的小事情、小环节之间。

猜你喜欢

基层工作百姓民警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无所不为
百姓身边的守护者
百姓看家“风”
百姓腰包更鼓了
青春洒基层服务助梦圆
浅谈疾控机构如何践行“两学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