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鉴赏课程教学当中的艺术实践
2019-09-10王健
王健
摘 要:在现代社会中,引导学生实现多元发展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基本目的,而音乐学科作为培养学生音乐素养、丰富学生艺术鉴赏经验的基本科目,也应该主动承担起开发学生智力、优化学生情感发育与道德品质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确保学生可以在丰富的艺术鉴赏活动中积累丰富的音乐感悟。本文将从利用情境艺术,全面调动学生的鉴赏能动性;利用对话艺术,引导学生展开多元鉴赏;利用多媒体艺术,切实优化学生的鉴赏感悟三个角度来分析高中音乐教学应该如何组织有效的鉴赏课。
关键词:高中音乐、鉴赏课程、教学策略
客观来讲,应试化、程式化问题普遍存在于高中音乐教学之中,学生们需要按部就班地学习音乐理论,通过枯燥、单一的音乐技能训练提升自己的应试能力,至于学生是否可以对音乐作品产生共鸣、深思,则不在常规的教学范畴之内。如果继续沿用这种教学模式,那么则会大大抑制学生们的想象力、创新力的健康发育,难以真正优化学生的审美素养。在新课改下,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十分重要,成为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必经之路,所以高中音乐教师要积极优化音乐鉴赏课的教学策略,让学生自主去理解、去探究、去创新。
一、利用情境艺术
建构主义是现代教育理论的基本成分,也是我们每一位教职工人员都要积极学习的基础理论,而这一教学理论明确指出教学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这是因为每一个知识都有特定的产生背景,影响着教学主体的情感取向,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效率。而且,音乐鉴赏活动本身就需要学生结合自身的情感认知、人生认知进行具体解读,所以高中音乐教师在鉴赏课上要积极利用情境艺术去剖析音乐作品,让学生与作者通过音乐作品产生共鸣。
就如在《思乡曲》一课教学中,笔者就鼓励学生们展示自己所学过的思乡作品,比如古诗、现代诗歌或者思乡歌曲。在课前,学生们可自主整理音乐素材,然后在课堂上轮流展示,共享学习资料。在作品展示环节,部分学生会结合自己的思乡情绪进行艺术表达,分享了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怀念之情。当学生们产生了思乡情绪之后,笔者便为学生们介绍了《思乡曲》的创作背景,同时还展示了马思聪的音乐成就,希望学生们可以积极代入自己的情感,以便在音乐鉴赏活动中展开有效分析。由此,笔者便引导学生们从音乐艺术、情感内涵两个角度去分析《思乡曲》的内容与艺术水平,借此优化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
二、利用对话艺术
众所周知,语言是人类为了完成表达、传递信息的基本途径,音乐本身也是通过旋律节奏、音符歌词进行表达的特殊语言。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上,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对话艺术,全面解放学生的思想与器官,引导学生自主表达自己的音乐理解。其中,音乐是个性化的,每个人都有可能产生不同的音乐感知。因此,对话艺术还要求生生、师生的多元沟通,以便每一个主体都能共享音乐资源,形成完善的鉴赏认知。
就如在《爵士音乐》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利用十分热门的《这就是街舞》这个综艺节目中关于爵士舞、爵士乐的相关视频片段引导学生们探究了何为爵士、爵士乐的特色是什么。虽然学生们并不了解爵士乐,但是直观的视频、音乐也让他们产生了许多感悟。对此,笔者鼓励学生自主表达。比如,有的学生认为爵士乐是性感的、强烈的;有的学生则指出爵士乐是动感的、耀眼的。接着,笔者就播放了《演艺人》《蓝色狂想曲》《空虚布鲁斯》等经典的爵士乐作品,引导学生自主交流音乐鉴赏感悟,同时补充了丰富的爵士乐背景资料,让学生们探究黑人利用爵士乐宣泄情绪的方式。
三、利用多媒体艺术
如果说现代科技最伟大的一个发明,那么一定是信息技术。可以说,信息技术的出现基本改变了人们交往、传递信息的方式,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也由此形成了“互联网+”的时代发展特色。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上,教师也要积极利用多媒体艺术来组织鉴赏活动,切实整合图片、音频、声像、动画等多种资源,让学生置身于艺术海洋,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们自主鉴赏音乐作品。
在音乐鉴赏课上,筆者会经常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呈现相应的音乐资料,以便更好地唤起学生的音乐鉴赏欲望。比如,在《曲艺篇》一课教学中,笔者便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了京韵大鼓、苏州弹词、粤曲小调这三种曲艺作品,借助生动、直观的视频、音频资料引导学生鉴别曲艺风格,借此引导学生探究我国曲艺音乐的发展史与艺术价值。而且,我国历史悠久、艺术资源丰富,所以笔者会要求学生们在课后利用多媒体设备探究其他种类的曲艺作品,比如山东快书、河北梆子等等,希望可以全面优化学生对中国传统曲艺作品的理解。
总而言之,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开设鉴赏课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学生、解放音乐,让学生们在丰富的音乐鉴赏活动中提升自己的艺术水平。因此,高中音乐教师要充分整合教学策略、教学手段与教学技能,以艺术性的音乐鉴赏课堂来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珊珊.高中音乐鉴赏课程中如何应用对话式教学[J].学周刊,2019(07):82-83.
[2]康凤伟.新课程背景下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实践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9(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