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情:构建指向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张力课堂

2019-09-10杨昀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

杨昀

【摘要】张力课堂是一个由多个有效学习点相互牵引,又有突破,产生多方位延伸轨迹的课堂。以“问题为中心”的张力课堂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让学生学会研究、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张力课堂 学情前测 解决问题

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疑、思、学三者的关系。然而目前的课堂教学现状是,虽然学生学得的知识很多,但解决问题的能力却未见提高,所学的知识是有惰性的,无法进行迁移和灵活应用。那么如何扭转这样的局面呢?笔者认为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因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依托叶圣陶“问题中心”教学法,让学生在张力课堂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运用学情前测发现问题

课前笔者对學生进行“学情前测”,将“学情前测”导读单提前一天发给学生预习并尝试去发现问题。通过“学情前测”导读单引领学习,引导学生回归课本,注重对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笔者在上课之前批改“学情前测”导读单,通过“学情前测”导读单的批改,生成课堂教学问题,突出问题引领,在课堂教学中,围绕“学情前测”导读单中问题进行当堂反馈,这样的课堂教学针对性强,杜绝重复且无效劳动,能有效彰显教师“导”的作用。“学情前测”导读单成为教与学的基本路线图,成为实现张力课堂的有效保障。

例如,在教学《珍珠鸟》这一课时,笔者设计的“学情前测”导读单中的最后一项是:围绕《珍珠鸟》这篇课文质疑,至少提两个问题,并在文中做好记号。通过“学情前测”导读单的批改、统计和筛选后生成以下问题:(1)珍珠鸟长什么样?(2)课文中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喜爱珍珠鸟?(3)课文中从哪里可以看出珍珠鸟信赖“我”?在语文课上,笔者就围绕以上三个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让这三个问题成为本节课教与学的基本路线图,从而成为实现张力课堂的有效保障。

二、采用多种途径解决问题

发现问题以后,最终目标是要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有很多种,简单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自己探索独立解决。偏难一些的问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讨,利用团体的力量共同解决。如果碰到难度大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起解决。

1.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独立思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又把问题解决了,这样不仅思维得到了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在教学《狐假虎威》一课时,有的同学就在“学情前测”导读单的质疑环节中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森林里的动物们一看到狐狸就吓得撒腿就跑?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学生只要认真读课文,就能从文本中找到答案。于是笔者让学生带着问题认真阅读课文,通过朗读学生发现原来答案就藏在课文的最后一小节。原来呀,是那只狡猾的狐狸借着百兽之王——老虎的威风把动物吓跑的!这些简单的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究解决,这样学生既锻炼了思维,又提高了解题能力,真是一举两得。

2.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既能合作探究,又能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诺贝尔》这篇课文时,有的学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诺贝尔毫不气馁?这个问题如果让学生独立思考去解决问题可能有点难度。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感受到诺贝尔“毫不气馁”的精神,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诺贝尔在做实验时都遇到了哪些困难,他又是如何克服的?通过激烈的小组讨论,学生设想出了很多的困难。有的同学说:“寒冷的冬天,人们围着火炉在取暖,诺贝尔可能还在坚持实验,可是实验又失败了。面对失败,诺贝尔会对自己说:‘我一定不能放弃,也许我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了。’”还有的同学说:“在炎热的夏天,人们在户外乘凉,诺贝尔可能还在坚持实验,可是实验又失败了。面对失败,诺贝尔对自己说:‘失败乃成功之母,只要我坚持,我相信我一定能成功。’”不少学生还提到:“生病的时候,诺贝尔还在坚持实验,可是实验又失败了。诺贝尔对自己说:‘坚持不懈,我一定能成功。’”甚至有的学生谈到:“夜深人静的时候,诺贝尔还在坚持实验,可是实验又失败了。诺贝尔对自己说:‘我一定要坚持下去,如果我放弃,前面的所有努力都白费了。’”通过本次小组交流和探究,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了诺贝尔毫不气馁的精神。

3.教师点拨解决问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遇到困难,如果难以解决,则需要教师加以引导,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方法一:联系生活,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黄河的主人》一课时,有学生就提出疑问,艄公驾驭羊皮筏子的技术怎样呢?为了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解疑,笔者就想到引导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去解决这个问题。笔者首先让学生读课文中相关内容,接着出示黄河的视频,让他们感受黄河的波涛汹涌。然后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中见到的漂流现象,进而体会艄公在如此惊涛骇浪的黄河之上,还能如履平地,从而体会到他驾驭羊皮筏子技术的高超。

方法二:结合插图,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乌鸦喝水》这一课时,很多学生对“开始为什么喝不到水,后来是怎样喝到水的”不是很理解。因为低年级学生年龄还小,知识储备不多,对文本中涉及的许多客观现象会感到有点陌生,如果要让学生借助词语来理解课文的内容,难度有点大。而插图就是一个很好的辅助工具,它的作用就在于可以丰富学生的表象,为抽象的语言注入无限的生命力,为理解文本奠定感性的基础。因此,笔者在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欣赏文中的插图,指导学生观察,进而感受文本、理解文本,学生借助插图,很容易就明白乌鸦“开始为什么喝不到水,后来是怎样喝到水的”的缘由了。

方法三:查阅资料,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一课时,学生在“学情前测”导读单中提到的问题有很多,如果不阅读相关资料,学课文的难度相当大,而且学生学起来会感到枯燥无味。于是笔者就引导学生查阅火星的相关资料,如火星的图片,特别是火星河床的照片、资料等。通过查阅火星的相关资料,让学生对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心中的疑问也就一一明了了。

三、指导课后探究升华问题

张力课堂是一个由多个有效学习点相互牵引,又有突破,产生多方位延伸轨迹的课堂。教师要将课堂问题向课外延伸,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从而使问题得以升华,使学生既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与手段,又提升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大自然的文字》一课时,有的学生就在“学情前测”导读单中提出这样的问题:除了文中提到的,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文字?是怎么知道的?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笔者设计了这样的课后题目:除了文中提到的,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文字?是怎么知道的?请你课后搜集资料,办一份以“大自然的文字”为主题的手抄报。通过以上课后延伸题,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即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与手段,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探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同数连加’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实录与反思
在数学活动中认识时间解决问题
两只想打架的熊
《解决问题的策略》复习设计
新题展(函数与圆锥曲线)
新题展(选修4)
新题展(函数(一))
新题展(推理与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