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国画艺术的意境表现手法
2019-09-10徐莹
徐莹
摘 要:国画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通过对历史国画作品的赏析,可以进一步地了解历史,探析历史真相。国画艺术是传统美术在国粹中的经典艺术形式,承载着我国数千年的美学思想。其艺术表现手法受到大量文人骚客的重视,国画也是艺术家思想境界的具体体现,它们或许空灵、或许含蓄、或许雄浑壮阔、或许悠远飘渺,充满着艺术家们的情怀。
关键词:国画艺术;意境;
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画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是一种中国特有的绘画艺术,每一副画作中都饱含了中华民族的韵味。国画同中国其他传统文化一样,都具有唯一性及独特性。同西方绘画的表现手法不同,同西方绘画关注色彩以及绘画技法、运用光影掌握技巧和运用技巧,去增强画面生动性相比,国画的创作中,不单单需要对绘画技法进行掌握,还应该将绘画中融入绘画者自身的情感,用绘画出的图画,去表现绘画者在内心深处情感的变化,国画带有非常强烈的情景相容的特点。国画形成以及发展带有着浓厚的中华文化特点,所以,同西方绘画相比,在各个方面上有着显著不同的特点。
一、国画的简述
国画具有的在涵义非常丰富,学术界内开展了很多的相关研究,都不能非常明确地对其涵义给出一个统一界定,通常来说,人们喜欢将中国画称之为国画。传统形式的国画分类,依照的依据是所画的不同物象,可以分为花鸟类、人物类、山水类,另一中分类形式是依据其不同的用笔和不同的表现形式,分为写意中国画、工笔画。国画发展不断完善,一些具有国画绘画造诣的画家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涌现出来,并且取得了很好成就。通常情况下,国画画家自成一派,其中一些被沿袭成为新流派绘画风格。美术艺术界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国画绘画代表有岭南派、黄山派、虞山派,代表着国画的绘画风格。有一些学者还在对国画进行着深入的研究,对国画的涵义在更深的层次上进行了定义。西方绘画一般都是使用光线以及色彩的搭配,给人们营造出一种视觉的冲击,但是国画的表现手法较为内敛含蓄,通常使用的表现手法是线条,用描绘的事物表达出绘画者的意象以及思想感情,给人们提供一种精神上的享受,通过画面可以产生一些联想。
二、国画艺术意境的内涵
意境的表达是国画绘画的重点,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国画的意境表达会受到当时优秀文化的影响。在过去很长一段历史中儒家、佛家、道家作为优秀的中国文化给国画的绘画思想带来了深刻影响。作为古代主导思想的儒家思想,重视内外兼修,强调除了外在美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独立的个人思想。道家则对自然意境有着较高要求。而佛家则更加重视内心的宁静致远。这三种优秀中华思想,在过去国画的发展过程中对国画的意境表达起到了重要作用,让国画的意境表达汲取了三者的优秀思想,既注重自然意境之美,也传达出独立的画作思想,更强调画作传达的宁静致远。
意境具体而言就是艺术作品向欣赏者传达出的意境,通过作品本身传达出内在的情感,画作是神形兼备的艺术作品。不仅能让欣赏者在观看之处感受到画作内容的境,更能在境中悟道作品传达的意。这就是艺术品通过非实物的美,达到欣赏者对美的要求。在国画艺术中,这种意、境交融的艺术表现手法达到了极致,通过这种形式既可以达到实物美的要求,同时在作品留白中引发人们的畅想,体会到作品思想,甚至可以和自己的生活结合体悟出更多的思想。这种绘画手法、这些留白方式更重视画家本身的情感表达,也就更能与观赏者之前引起共鸣,传达出更多的意境深意。
三、国画意境表现手法
国画传统绘画技法中“三远法”对与景物意境的展示尤为深刻到位。三远法出自宋人郭熙的《林泉高致》,他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儿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而且,他还认为“平远之色有明有晦”,其意在于“冲融而縹縹缈缈”。后来的韩拙补充道:“愚又论三远者:有近岸广水、旷阔遥山者,谓之阔远;有烟雾溟溟、野水隔而仿佛不见者,谓之迷远;景物至绝而微茫缥缈者,谓之幽远。”如此绘画,方能体现景观之空灵。中国传统的绘画技法精髓即在于此,其悠远深邃,使人身临其境。
王伯敏先生对“空”意境表现出的迷远有着详尽的研究。他认为,迷远所展示的空间的深度,空间深度能够展示出“藏”在画中的含蓄的意境。尤其是那些虚实相间的景观,使人感到象有尽而意无穷,这是传统画作中展示意境最高端的技巧。但是,这些意境需要娴熟的技巧来创作,这些具体技巧涉及到“线条”、“着墨”以及“设色”等方面。
四、结语
欣赏中国传统画作,必须将作者的思想内涵作为赏画的第一要务,以此来对其中的意境做一番体会的理解。对于空灵意境而言,自我对人生思考仍旧是品画的客观因素,必然会影响人们对意境的感悟。大多数国画的成功就在于对这一人文精髓的把握,使观画者沉浸在艺术家构造的云淡风轻,枯树采石之中。
参考文献:
[1]王雪梅.浅析国画艺术的意境表现手法——评《国画艺术》[J].新闻战线,2017(6):152.
[2]官振彬.浅析国画的表现形式与审美特点[J].大众文艺,2017(02):77.
[3]马晓博.论国画的表现形式与审美特点[J].现代装饰(理论),2014(04):128.
[4]徐水淼,袁潤东.浅析国画的表现形式与审美特点[J].品牌(下半月),2015(06):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