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得意忘象认识论对中国山水画发展的影响

2019-09-10郑秋晗

青年生活 2019年6期
关键词:物化庄子山水画

郑秋晗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得意忘象理论所提出的哲学与道与周易所阐释的规律,结合中国山水画发展历史,综合且简练的概述了前后因果关系以及相互影响。

关键词:得意忘象;中国山水画;山水画发展历史

一、对得意忘象的理解

王弼早年著作《周易略例明象》所提出的:“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

“象从意来,言以明象”,“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

意,故可寻象以观意。”通过对文段的深入了解和研究,“得意忘象”,这个词语本来是属于哲学词汇,结合着美学的角度,其实更加属于一个美学范畴。“得意忘象”,来源于庄子的“得意忘言”,庄子的意思本来是说“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言”的目的就是为了表达意,因为有了意,所以言其实就不是特别重要。以此来看,王弼所提出的“得意忘象”其实就是在庄子的基础上加以提升和发挥。“意以象尽,象以言著”这是在阐释了以象来表达的更加清楚明了、淋漓尽致,象又是通过言语来加以阐释的。“故言者所以明象,”就像王弼所说的,“言”的目的是为了表达象和说明象,而象的目的又是为了说明意。这是因为有了意,所以象就需要被否定。而这样,因为有了像,言就需要被否定。我们所说的意更侧重于广阔的、宇宙空间自然的生长规律,万物还有道。艺术家对于形式的美感要勇于否定它,我们所需要的艺术形式,要符合艺术的形象和艺术本来的规律,不能因为追求形式美而破坏了整体的一个形象。

二、山水画中的得意忘象

中国古代的山水画其本质上的特征都是具象写意的创作思路,而我们所提倡的具象的画山水画的技法,是文人们艺术追求的自觉选择。它的思想根源和我们中国传统的哲学家王弼提出的得意忘象以及易学之中所讲的思辨性理论关系紧密相连。所以我们通过对王弼提出的得意忘象哲学理论和哲学思路的梳理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山水画也受到了得意忘象的影响。

绘画作为艺术门类之一,是具有世界性和民族性的,具有独特的民族特征。全世界的各个民族,都有自身风格独特的绘画艺术。中国的绘画艺术是以传统的认知世界、表现世界的方式来传达艺术感情的。在元之前的北宋,包括魏晋以及唐代的山水表现,基本上都是以描绘具体物象世界万物的客观表现世界的。自从出现了文人画,既有别于纯粹的写实,而且也不与纯粹的抽象性的表现方式相同。文人画以文史哲的内在相通和画技的融合与提升来展现独特的水墨表现形式,是去选择了在具象和抽象之间的一种具象的写意的表现方式。

三、得意忘象对山水画的影响

郭熙的《林泉高致》中讲到,山有三远,自山下而望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郭熙以目视之象为视角,基点在于作画构图的不同视觉定位。高远是仰视构图,凸显山峰的高耸俊俏与雄壮;深远是俯视构图,已显泉涧与山峦的层次和深邃;平远是平视构图,表现的是群山的逶迤与延绵。但郭熙没有仅停留在创作构图的这一技法层面上,还进一步拓展到审美心理的层面。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飘飘渺渺。以势与意进一步表现心灵之远的创造。目光是有限的,而心灵是无限的,这种远的境界在心的引导下,在想象力的驰骋中达到。对远的追求,正是由目视之象出发,继而超越物象,以达到无限的境界。从而在心的指引下,远离外在世界的物象而进入想象的精神的意境,意象境界,最终忘象超越有限,达到万物之意与天地之道的契合。

画论中说“气生于笔遗于象,夫为画而至相忘画者,是其形之适哉。”画之气韵由笔所生成,同时超越物之象,既是物之形似。画虽然是形的描绘,但画的主宰是其本意,如果意不明确,形式也不能使画成为好的佳作。“传神者必以形,形与心相凑而相忘,神之所托也。”要传神,必须要以形来表现,不只是要简单的形似,而是行之似与心之想象相结合而后摒弃,从而达到神的境界。在这些画论中,普遍都强调了对自然事物之象的超越。

四、意是由哲学向艺术的延伸

不论卦辞所示的易象,还是文人绘画艺术所追求的意象,最终的目的皆是尽意,那么究竟何为意?意,原意指卦象或事物所包含之意,万物所包含之意又是何为?万物都是道的物化的体现,那么万物之意即道。尽“意”之意即“道”之意,通过立象忘象而得道之意。这是中国古代文人们的根本追求。

玄学崇有派代表人物主要有向秀,郭象,汤用彤。“崇有之起乃是贵吾之反动。”“崇有”不是不“贵无”,而是对“有”的新解。老子强调“无”是本体,有是无的派生。向秀和郭象强调的是“有”,认为“无”不是本体,只是自然而然的一种状态。《庄子知北游》中讲到:“所谓道,恶乎无?无所不在。”道是万物自然而然,因而无所不在。这为郭象玄学的“崇有”提供最初的依据。郭象认为物道不是截然两分的。郭象《庄子注》:“故名众形之自物,而后始可与言造物耳。故造物者无主,而物自各造。”万物是自物自造的。《在宥注》:“明生物者,无物而物,自生而。”万物自然而然就是道,道不在物外而在物中,而其中较少受到教化干扰的物,最自然而然之物,即是山水。“道”物化为人或者物,文人们以人的天然的状态和自然万物的天然状态相结合。山水是“道”的物化,文人画山水以尽“道”之意。中国古代文人最根本追求在于“道”,在于体“道”,绘画作为中国传统艺术门类之一,成为文人们体悟“道”的一种方式。通过对于道的物化,自然山水的描绘,追求天人合一与道同一的精神境界。

“立象”“忘象”“得意”中国文人绘画的具象“写意”之路在此思路指引下逐漸清晰。

参考文献:

[1]俞剑华.《中国绘画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4

[2]陆俨少.《山水画刍议》.[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016.5

[3]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1

[4]张松如.《画品——中国古典艺术的自我理解》.[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5.5

猜你喜欢

物化庄子山水画
论物化批判的四重路径
论南宋山水画的艺术审美性
在Oracle数据库中实现物化视图
基于卢卡奇物化理论分析手机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
《庄子说》(二十二)
《庄子说》(二十)
《庄子说》(十五)
程灿山水画作品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
张和平山水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