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全民建筑意识观看中国城市化下建筑的情感设计

2019-09-10周蓉

青年生活 2019年6期
关键词:城市建筑

周蓉

摘 要:当今时代,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景观作为集中表现城市的艺术面貌和特点的项目建设开始成为向世界展示本国精神民族特色最直观的窗口。设计师作为城市形象的展示者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人们在满足基本物质需求的基础之上,在审美与精神上的享受也有了更高的需求。建筑作为人们生产与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其在设计中的外在感观与内部技术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而现今全民建筑意识相较于之前思想固守时期得到了长足的提高,眼界的开阔使人们见到了更多,设计方式的变革成为重中之重。那些对于特定城市的特定记忆与特定情感是树立全民建筑意识观的基础,它促使人在城市的迅速發展当中找到自我定位,设计师在设计时就必须深入研究当地城市的自然特点和人文特点,根治于当地文化建设做有情感的城市设计。

关键词:全民建筑意识;城市建筑;特色设计

21世纪是文化的时代,世界各国硬实力竞争势态沉寂,作为软实力的文化竞争开始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轴心,文化具有既是手段又是目的双面性,其影响力渗透到政治、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无形中引导规范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

最初设计的过程是直觉、经验和现场实物建造中感知并调整的过程。然而20世纪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工业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设计的需求使当代城市设计面临着与过去截然不同的状况,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单凭经验和直觉的设计方式很难应付。

在刚刚过去的维秘大秀中,史无前例的四位中国天使让中国媒体们纷纷趋之若鹜,尤其是本土元素如龙凤纹样、刺绣以及传统色彩搭配的融入促使此次维秘开场伊始便受到众多瞩目,但结束却引来诸多非议,被人戏称做维秘的“花鸟鱼市场”,既不符合传统审美又不贴合当今潮流,这种乱炖的中国文化,是文化元素的拼凑效果。在这场相当具有现代与国际性的展示中,这种经验设计与直觉设计的痕迹依然明显。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景观作为集中表现城市的艺术面貌和特点的项目建设也开始成为城市规划布局的重点之一。同时,“中国热”开始席卷全球,中国城市的景观设计成为向世界展示本国精神民族特色最直观的窗口。在这种情况下,错误的意识导向是直觉设计与经验设计的败笔,也是作为设计师的失职。长期以来,我们所接收到的教育是一直反复被拿来说的——设计为人服务,以人为本。可如何做到这一点却没有统一标准答案。目前中国由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提速,固然体现了经济的飞跃与国家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城市化的负面作用。

在微博上“中国最丑十大建筑”的话题被刷爆,这正体现了中国在城市建设存在一心图快、盲目求大、缺乏地域特色等问题。话题当中各种奇奇怪怪的建筑让人讶然,城市化的副作用已引起全民讨论,这不仅仅是设计师的失败,更是全民建筑意识的觉醒。人们不再是局限于针对某个建筑去批判,而是针对这种现状去讨论,这说明人们在满足基本物质需求的基础之上,在审美与精神上的享受也有了更高的需求。建筑作为人们生产与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其在设计中的外在感观与内部技术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全民建筑意识相较于之前思想固守时期得到了长足的提高,眼界的开阔使人们见到了更多,长期以来那些庸俗的设计作品已不能满足现今人民的思想高度,设计方式的变革也成为现今设计探究主题的重中之重。

从根植于全民建筑意识的设计手法上谈,包含三个层面:

1.创新其形。形一般指图形所表现出来的物象外形与结构。创新其“形”不是简单的照抄照搬,而是结合传统造型的样式与方法,加以再创造、再利用,这种再创造、再利用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以现代的审美观念对传统造型中的一些元素加以提炼、改造和运用,使其富有时代特色,用以表达设计观念,同时也能体现民族个性。

2.延伸其意。中国传统造型背后的“意”是人们迷恋其造型的关键。历代人们之所以不厌其烦的反复描摹一个吉祥图形,不仅仅是因为其具有审美意义的外形,而是这些吉祥符号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深层的意义。以意生象,以象表意。不局限于对“意”的简单陈述,应对其进行升华和提炼,使其“意”得到更深层次的延伸与扩展。

3.传承其神。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深层次的是在于神韵、内涵的传承。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具有独特的审美哲学和审美情趣,道家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儒家的“和”等等。在神韵传承中,设计师不直接引用符号,而是将传统文化的表达形式、意蕴、审美方式等综合之后,再形成独特的设计方法,达到与传统“神似”的目的。

中国现代设计起步比较晚,就设计理论上来讲相对薄弱, 设计作品还停留在对外国设计形势与表面的模仿上。然而更重要的是要挖掘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内质和精神。高度科技化、信息化的现代社会虽然对传统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同时也给其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新的观念与思维方式的导入为我们重新审视传统文化观念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维度。只要我们把握住“神”与”意”,最终会寻找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新“形”。作为新时代的设计师,只有深入领悟、理解与消化全民建筑意识大环境下的中的精神内核,并结合现代西方设计理念,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寻找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才能设计出兼具本土特色和情感的优秀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齐康.《建筑课》[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齐康.《规划课》[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齐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纪念的凝思-齐康纪念建筑设计》[M].1996

[4]梅顺齐.《现代设计方法》[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5]艾科夫.《优化设计》[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6]黄平.《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7]梅顺齐.《现代设计方法》[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城市建筑
城市建筑消防检查和消防管理路径探究
影视作品中天津形象的调查研究
城市建筑暖通设计新理念的探析
节水技术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浅析城市建筑垃圾的处理与环境保护
城市火灾防控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研究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的防雷研究
浅析当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
探讨区域化差异在城市建筑规划中的应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