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

2019-09-10孙淑媛曹爽

青年生活 2019年6期
关键词:标准绿色建筑

孙淑媛 曹爽

摘 要:绿色建筑的概念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伴随着环保节能建筑的发展而被国内学者熟知,进而在建筑行业市场普及。与此同时,关于绿色建筑的技术以及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研究也逐步兴起,环保节能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目前我国绿色建筑发展时间短、问题多,业界学者都在积极发现绿色建筑发展面临的一些困难,并积极的探索解决措施。旨在要提高建筑品质,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努力降低对建筑材料的消耗,保护绿水青山。

一、绿色建筑的特点

绿色建筑指的是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或者节能环保建筑等。

绿色建筑在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能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达到与自然环境亲和,做到人、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永续发展,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作出贡献,谱写人类美好生活新篇章。绿色建筑概念的建筑在于具有“四节”特点,即: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其中,“节能”指的是积极推广应用新型和可再生能源。合理安排城市各项功能,促进城市居住、就业等合理布局,减少交通负荷,降低城市交通的能源消耗。“节地”是指合理布局,科学规划,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和节约程度。工业建筑要适当提高容积率,公共建筑要适当提高建筑密度,居住建筑要在符合健康卫生和节能及采光标准的前提下合理确定建筑密度和容积率;深入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进一步减少粘土砖生产对耕地的占用和破坏。“节水”则针对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重点强化节水器具的推广应用,提高污水再生利用率,积极推进污水再生利用、雨水利用。着重抓好设计环节执行节水标准和节水措施。合理布局污水處理设施,为尽可能利用再生水创造条件,绿化用水推广利用再生水。“节材”就是积极采用新型建筑体系,推广应用高性能、低能耗、可再生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二、绿色建筑的要求及特点

绿色建筑对对地理条件有着明确的要求,土壤中不应存在有毒、有害的物质,地温应适宜,地下水纯净,地磁适中。地上的绿化植被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尽量选用少维护、耐候性强、病虫害少,对人体无害的植物。

在建材的选择上,建筑中应尽量采用天然材料例如:木材、树皮、竹材、石块、石灰、油漆等,要经过检验处理,确保对人体无害。可以根据当地条件,选择性的设置太阳能采暖、热水、发电及风力发电装置,以充分利用环境提供的天然可再生能源。在建筑内部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当,使居住者感觉良好,身心健康。

在建筑设计、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中,均以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妥善处置为第一要义。首先要减少尽量资源的使用,力求使资源可再生。其次,要做到节约水资源,这其中包括绿化植物的绿化的用水节约。绿色建筑的外部要强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和谐一致、动静互补,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三、绿色建筑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绿色建筑的出现表现在于1990年首次在英国发布了绿色建筑标准。至2004年“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的启动标志着我国的绿色建筑发展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2005年,有关部门发布了《建设部关于推进节能省地型建筑发展的指导意见》。2006年,正式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当然,从因地制宜的角度出发,考虑到气候条件、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化,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也有不同的绿色建筑评定及执行标准,中国以“绿色建筑三星标准”为基准。

绿色建筑并不局限于建筑学概念,而是多行业技术概念的集成。目前在中国,绿色建筑的概念对于普通大众来说仍然较为模糊,因此,绿色建筑在中国下一步发展就是进行技术普及和概念大众化。

国家通过国家通过一系列的绿色建筑标准颁布,已经建立了一个标准化的审核制度和政策指示。以中国珠海市为例,2014年10月1日起,《珠海市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正式开始实施。政府投资工程、大型公共建筑达不到绿色建筑强制性标准要求的,不得出具竣工验收合格报告;没有通过绿色标识认证的,房地产登记中心也不得办理确权。自2016年1月1日起,凡是珠海全市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的民用建筑,将全面执行绿色建筑一星或以上标准,其中新建、拆建的单体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和政府财政性资金投资的项目以及规划总用地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居住用地的项目应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标准。

从2018年起,像福建等省份已经开始强制执行绿建标准,可以说绿色建筑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通过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每个人都可以方便地感知和操控自己的家园。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单体工程——世博轴是世界上首次采用超大规模的“阳光谷”结构,应用了生态设计的理念。世博轴工程在世界上首次采用了超大规模“阳光谷”结构,应用了生态设计的理念。同时,顶层建筑可以为底层建筑遮阳,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应用了生态农业景观技术,起到有效隔热的作用,使建筑能耗降低25%以上,引领当代建筑向绿色环保节能新方向发展。

然而,绿色建筑对建筑材料对建筑材料、建筑设备要求很高,但我国绝大部分地区依然处于建设过程中追求成本压缩。所以未来很长时间内,我国绿色建筑行业还是“项目申报达到部分绿色建筑要求”这样的模式。

另外,我国绿色建筑科研人员数量太少。绿色建筑研究要求有足够规模的设备,例如专业的电脑设备、软件、模拟实验室,但全国具有这类条件的单位太少;建筑学教育水平在我国参差不齐,有能力开设课程、达到教育水平的学校和老师也并不多。

无论是教育源头还是就业终端,客观因素始终限制着行业发展,再加上绿色建筑不能纸上谈兵,必须要足够多的项目积累和总结经验,才能够持续发展,所以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胡世岩.浅议绿色建筑及其发展[J].科技风,2012,18:148.

[2]张泽霞,秦素芳.关注节能绿色建筑[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2008年

[3]刘猛,龙惟定.LEED简介以及对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启示[A].上海市制冷学.2007

猜你喜欢

标准绿色建筑
最新出版团体标准
永远幸福
党员标准是什么?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追踪绿色的秘密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再造绿色
想象虚无一反建筑的建筑
李敖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