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写字教学与书法教育特色的实践研究

2019-09-10于金涛

青年生活 2019年6期
关键词:书法教育写字教学小学阶段

于金涛

摘 要: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教育方面的优化进步。小学阶段是学生们学习知识的重要基础时期,这个阶段的教育工作必须要利用好有效的方式进行才能帮助孩子打好自主学习的良好基础。小学教育阶段中,书法教育和写字教学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做好书法和写字方面的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小学生学习到更多的文字,提高小学生在文字上认识率,还能够提高小学生在文字方面的审美意识。从古时起,我国在写字上就有着很高的成就,每个时期中,都有很多在书法上成就非凡的人物,书法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因此。在小学教育阶段中,重视书法教育,提升小学生书法写字的水平也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主要探讨了将书法教育和写字教学深入融合到小学教育中的实践效果。

关键词:小学阶段;书法教育;写字教学;实践研究

长期练习书法可以有效的陶冶出学生的文化情操,能够让学生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感受到我国传统书法的美感。小学教育阶段中,学生们的年龄较小,思想还不太成熟,对各种新鲜事物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理,因此,小学教师在这个阶段中开展教育活动,一定要因材施教,利用有效的方式,让学生们能够在写字与书法的过程中,了解到我国传统优秀的书法文化,帮助小学生通过练习书法的方式,提升自己的书法水平质量,促进书法文化在新生代教育中进一步传承。小学教师在教育中必须要担起责任,结合小学生的主要特征和兴趣爱好,制定出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案,激发出小学生练习书法的积极兴趣,以此来提高小学生的书法水平,自觉的传承我国传统的书法文化。

一、采用趣味性模式进行教学

书法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国上千年历史发展中繁衍出的重要传承之一,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依旧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要将传统教育模式与现代化教学模式有机结合到一起,在传统教育模式中的融入创新的现代教育,这样才能使得教学模式充满趣味性,激发出小学生学习书法的积极兴趣,帮助小学生在教学课堂的有限时间中学习到更丰富的书法知识。

小学学生比较活跃,在课堂教学中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注意力,小学生的好奇心也会使其对趣味性的事物和知识保持充足的热情。正因如此,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的利用好现代化的创新教学模式,结合小学学生的学习特点、小学生学习书法知识的态度以及小学生掌握书法基础知识的情況,制定出更适合小学生学习的趣味教学模式,提升小学生学习书法知识的效率。教师在讲解书法知识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时刻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保持学生对书法的兴趣,合理讲述教学书法内容,这样,才能使得学生在练习书法的过程里将注意力全部投入进书法中,有效的提高小学生的书法写作水平。比如,在学习“酉字旁、目字旁”等偏旁时,教师可以在书法课堂中,让学生按照自己学过的笔画写法顺序,猜测和练习书写偏旁,再和同学们相互指正和分析,最后老师再向学生们进行书写演示。课程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书法比赛,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加深小学生们对这些偏旁写法的记忆力,利用趣味性的教育模式进行书法教学,可以使小学生的课堂变得更加丰富。

二、结合理论与练习进行教育

教师在教学书法的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认识书法文化的相关历史以及书法名家等理论上的知识,将理论知识与书法练习模式相结合,这样才能让学生们更有效的掌握书法知识。教师在书法教学课堂中,一定要合理的安排课堂时间和教学内容,在每一节书法课程中,充分的安排好理论学习时间和书法练习时间,结合理论与练习,保持学生对书法课堂的学习兴趣。

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在教师讲解书法理论知识的过程中,时刻保持对书法知识的好奇心,主动的了解书法知识内容。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考虑到各种教学因素。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书法教学的理论知识先讲解给小学生,再帮助小学生利用剩下的课堂时间练习书法,这样既可以学习书法理论知识,又可以同时进行书法练习,让书法教学课堂变得丰富。另外,为了有效的提高小学生练习书法的效率,教师要合理安排理论讲解和练习书法的时间,要避免课堂时间不均匀,使得小学生出现书法理论知识不够或者书法写作水平不够的问题。

三、建立良好的书法学习氛围

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一个班级的教学质量是非常重要的,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有效的带动小学生学习书法知识的兴趣。书法教学在小学教育阶段中,并不是主要的教育课程,因此,很多小学生会不重视书法课程,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教师一定要利用有效的方式引导小学生去学习书法知识,要营造出一种良好的书法教学氛围,带动小学生自主的练习书法写作,这样能够保持小学生对书法课堂的注意力,激发出小学生对书法的兴趣,能够在课余时间自主的进行书法练习。为了有效的营造出良好的书法课堂氛围,小学教师要结合好每个课堂环节,采用适当的方式,充分的调动起小学生学习书法知识的积极性,培养小学生练习书法的兴趣。

书法教育不只是一门学习知识的教学任务,更是传承我国悠久文化的高尚事业。小学教师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充分的利用好趣味性的教育模式,以此来培养出小学生学习书法知识的兴趣,能够在其成长中将书法当作兴趣爱好去学习和发展。小学阶段中,学生的学习任务较轻,课余时间也十分充裕,小学生可以利用更多的课余时间练习书法,提高书法教育的教学质量。

四、总结

新课程的改革对我国现有的小学教学模式提出了很多要求。教育学生学习书法知识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提高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小学教师在进行教育时,不但要重视学生在基础知识上的学习,还要考虑到学生综合性的发展能力,要利用有效的方式,培养出小学生良好健康的审美观,扩大小学生在知识方面的认知范围,帮助孩子们养成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更加广泛的兴起爱好。

参考文献:

[1]赵彦.小学写字教学有效性与书法教育特色的实践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3):55.

[2]宋贤操.小学写字教学与书法教育特色的实践研究[J].华夏教师,2018(16):95.

[3]王伟.让书法艺术“走近”学生——对小学书法教学有效性的探究[J].读写算:教师版,2016(38):23.

猜你喜欢

书法教育写字教学小学阶段
试论小学阶段开展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珠三角中小学生书法教育现状及分析
墨香满园
基于中小学书法教育实施背景下的师资建设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以俗解雅 由表及里 因“迹”施教
“一”意识下的写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