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园本绘本课程的区域活动观察与评价的问题与对策

2019-09-10周红霞

新生代·下半月 2019年6期
关键词:区域活动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南》等文件都提出了“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并强调“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我们深知区角活动和绘本对于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意义,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操作和体验绘本故事,以绘本和区角相渗透的新方式全面促进幼儿理解、表达、想象和创造等能力的发展,健全幼儿人格,丰富幼儿阅读及生活经验,是我们探索独具园本特色区域活动的新方向。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少教师在观察评价幼儿方面还缺少经验与策略,从她们对话中我们发现教师们对于园本绘本课程下区域活动的观察与评价持以下几个态度:1. 区域活动中教师应该少干预孩子,让孩子自主游戏,所以除非孩子闹矛盾了,其它情况不予以处理也可以;2. 孩子们的每一个活动片段都是有价值的,教师应该关注孩子们的行为,只是我们常常看了就忘了;3. 有时候我们会记录一些孩子的区域活动行为,但我们又不知道怎样去梳理、评价这些行为,不得章法。教师对幼儿的行为是否给予适当的引导和评价,直接关系到区域活动对幼儿的教育效果。而要想科学有效地介入儿童的区域活动并与儿童产生互动,应从观察了解儿童开始。那么,如何对园本绘本课程下的区域活动进行观察与评价,从而更好地促进孩子们的发展与进步呢?因此,我们开始了本次教研活动。

【关键词】:园本绘本课程 区域活动 观察与评价

一、头脑风暴碰撞:观察与评价存在的困惑

头脑风暴:首先主持人提出问题:我们该如何在绘本课程下区域活动中观察评价孩子,结合已有经验谈谈园本绘本课程下的区域活动观察与评价存在的问题。本环节的教研形式为自由讨论。

(一)教师困惑:归纳存在的问题

1.理论储备不够,行动过于迟缓,对于观察与评价的认识比较肤浅。

2.观察与评价不够务实,知道要观察评价幼儿区域活动,但观察和评价的形式单一,重教师而轻幼儿。

3.缺少系统的观察与评价方法,很想深入记录幼儿游戏行为,让评价更有意义,但观察时没有重点和深度,评价时又浮于表面和缺少内涵。

(二)对话理论深解读:观察与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随后老师们团讨:教师们谈到的问题,更多指向缺少理论的支撑和具体的方法,通过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指南》,交流并统一认识,认为园本绘本课程下区域活动的观察与评价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整体性与发展性。《指南》中指出,“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在基于园本绘本课程的区域活动观察与评价的实践研究中,我们深入观察、客观评价,将“整体性”理念融入其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支持幼儿全面、科学的发展。

2.个体差异性。《纲要》中指出:“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尊重幼儿个体差异性,因人施教。”我园在区域活动中,将幼儿的表现看做是一种个性化的游戏行为,力求关注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关注区域活动带给幼儿不仅仅是知识的丰富、能力的提高,还包括情感态度的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3.系统性。一般来说,教师在观察和记录儿童发展的过程中,就已经开始评价了。这种评价更关注过程而非结果,所以观察与评价也非独立存在的。因此,教师的观察评价应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和可操作性。

二、梳理提炼,寻找对策:有效的观察和记录

(一)聚焦话题研思路

接着主持人抛出问题:在基于园本绘本课程的区域活动观察与评价的实践研究中,我们规划了“有效的观察”与“有效的评价”两个部分,联系我们上面谈到的观察与评价的系统性,观察与评价并非独立存在,所以两者虽然是独立讨论但相辅相成。请老师分成观察记录组和评价组来进行讨论,并把结果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记录下来。

(二)思维导图谋策略

第一组讨论主题:有效的观察

1.选择适宜的观察方法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观察儿童的行为,常用的观察方法有以下三种。

(1)环视式扫描观察记录

这种观察是以环顾四周、全局扫描的方式,面向幼儿参与活动所选择的所有区域和参与区域活动的所有幼儿而进行的整体观察。一般在区域活动的开始或结束时采用,其目的在于了解和把握班级全体幼儿区域活动的进展和整体状况。

(2)定点蹲守式观察记录

定点蹲守式观察即定点不定人观察,即教师可以固定于某个区域进行蹲守式观察。这种观察适合于有针对性地了解一个区域或一个内容主题中幼儿的活动状况,也对此区域幼儿的活动特点有较为清晰的判断和解读。

(3)重点跟踪式观察记录

跟踪式观察即定人不定点观察。教师需要事先确定一两个儿童作为自己的观察对象,全程观察他们在区域活动中的探索、交往合作等全部行为情况。这种观察适合于针对个别幼儿的区域活动情况,教师能够全面、细致地把握幼儿活动的兴趣与需要,并对个别幼儿的经验与活动发展水平做出科学、系统的评价,尤其对在某方面发展较为缓慢的儿童。

2.多种记录形式结合

观察与记录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常用的记录形式有以下三种。

(1)文字形式:教育叙事、观察记录、案例分析等。

(2)表格形式:幼儿进区情况统计表、区角材料更新表、幼儿区域活动观察记录表等。

(3)照片或者DV形式:活动现场的照片或视频。

3.明确观察记录的内容

综合运用以上观察记录的方法,我们设计了全新的观察记录表格(见表1)。幼儿区域活动中任何时间段、任一环节的内容都可以被迅速记录,而且非常方便事后評价和整理。下面,我们结合具体视频案例谈谈表格的使用(见表2)。

案例描述:

在中班《老鼠嫁女》这一绘本活动期间,教师将绘本相关内容与班级区角融合,投放了相关的游戏材料,游戏开始了,孩子们开始玩起来。

表格记录:

通过表格,教师能迅速将幼儿区域活动中的镜头记录,借助更多的记录形式,能整理形成有价值的案例集。

第二组讨论主题:有效的评价

在幼儿区域活动中,不论采取什么样的观察方式,其最终结果还是要对儿童的活动做出评价,即幼儿哪些行为是适宜的,需要予以提供支持,哪些行为是有碍发展的,必须给予纠正。

1.Who?——谁来评?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一直沿承的是以教师为主体的评价方式。但以教师为主导的评价方式已不能适应当前要全面提高幼儿素质的教育要求,我们认为评价的主体既要有幼儿,也要有老师,且应该重视多种评价方式的综合运用。比如幼儿自评、互评、教师他评。

2.What?——评什么?

“评什么”即评价的内容是什么,通过实践中的探索,我们把评价内容归纳为三个方面,即结合目标来评,针对幼儿社会交往能力、个性品质进行评价,根据幼儿执行规则情况评价。

(1)结合目标来评

每个区域都有明确的功能与关键价值,也有相应的幼儿发展目标,例如:感知形体、空间关系,促进幼儿搭建水平的提高,是建构区中的关键目标;发展幼儿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塑造人物角色形象的能力是表演区的关键目标;发展幼儿角色意识以及交往能力是角色区的关键目标;培养幼儿对数、量、形、时间、空间的感知能力以及思维能力是益智区的关键目标;培养科学的精神、态度,初步获得有关生物、材料、自然现象等的知识经验是科学区的关键目标……教师要对区域的关键目标与阶段性目标做到心中有数。在实践过程中可能会有这些情况,例如:幼儿的发展水平长时间没有提高,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低于区域活动的目标,幼儿的发展水平已超出了教师预设的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在幼儿的现有水平与预设的目标之间找到距离,通过评价,引导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

(2)针对幼儿社会交往能力、个性品质来评

在区域活动中,教師除了要关注幼儿在各区域关键目标方面的发展情况,还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社会交往能力以及个性品质的发展。我们发现,有时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会发生争执,有时幼儿遇到困难使容易退缩,幼儿遇到问题会有急躁情绪,有时幼儿面对困难不会向人求助……我们还会发现有的幼儿能克服困难坚持完成一项活动,幼儿会与同伴商量解决争执,有的幼儿当别人都离开区域后还在细心地收拾丢在那里的物品……可见,幼儿在社会交往以及个性品质方面存在着种种差异。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及良好的个性品质对其一生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区域活动提供给了幼儿自由而富有个性的发展空间,教师要抓住这个教育契机,在评价环节适时加以关注和引导,真正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3)根据幼儿执行规则情况来评

这里所说的规则包括区域活动及游戏规则。遵守规则是保证区域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并不是为了方便教师,而是为了使幼儿掌握正确的社会交往技能,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在评价幼儿执行规则的情况时,可以采取一些巧妙的策略来使规则变得生动,让幼儿切实体验到遵守规则给我们带来的便捷,从而达到理解规则、内化规则的目的。

主持人小结:我们可以为幼儿量身定做幼儿发展评价表,由活动前、中、后三方面入手,列举一些行为,设置发展优、良、中三个层次,以“周”或“月”为单位,跟踪观察幼儿的行为是否得到发展。这样一来,教师不仅能够在同一年龄段中横向判断不同幼儿能力的高低,还能纵向观察每一位幼儿哪些能力达到了发展。合理利用评价,可以提高教师对幼儿发展的认识,完善教师的幼儿教育观念。

3.How? ——怎么评?

“怎么评”是指评价的策略如何运用。评价的策略虽然灵活多样,但教师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组织评价环节时,因语言交流较多,而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所以,评价的策略也要考虑多利用直观的方法,最终目的是为了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1)作品分析法:利用作品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来分析作品的关键要索、结构,以提升幼儿经验的方法。如美工区幼儿的作品;建构区的搭建作品以及手眼协调区幼儿的作品等。

(2)录像再现:教师通过录像记录幼儿的活动实况,然后在评价环节针对其中有价值的片段进行回放,并讨论。如幼儿表演区的活动情况,组织幼儿讨论如何表现角色。

(3)情景表演:即教师通过表演再现幼儿活动中发生的问题,引导幼儿进行讨论的方法,这种方法在指导幼儿社会交往行为时效果比较好。

(4)讨论法:教师提出有争议的问题通过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与他人的观点进行比较、分析来获得正确的认识的一种方法。

(5)记录分析法:幼儿把操作过程中发现、探究的结果记录下来,然后在评价环节交流、分享,以获得正确的认识的方法,这种方法在科学、数学活动常见。

(6)行为强化法:教师观察到幼儿活动中积极正确的行为,在活动结束时给予肯定与表扬,以强化正确的行为方法。

(7)成果展示法: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幼儿在展示过程中获得成功和自信,如故事表演、科学实验、美术作品等。

主持人归纳:我们要明确评价的主体、方法和内容,以往我们只注重了活动结束时的评价,评价应贯穿在整个活动的前中后。研讨结束后,请两组教师将各自的思维导图进行合并,形成一副完整的思维导图。教师们认为:有效的评价始于有效的观察,有效的观察基于有效的评价。

三、教研感悟

基于园本绘本课程的区域活动观察与评价的问题与策略的研讨活动给教师提供了观察和评价的指标,解决了教师们实际操作中的困惑。在幼儿园一日的活动中,区域活动发挥着中流砥柱的重要作用。以儿童观为先的教师观察和评价,让教师自己去“发现”儿童,真正了解儿童,促进教师积极主动思考、自我反思,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地观察区域活动中儿童的行为,正确的评价儿童行为背后的含义。我们的研究既提升了教师的教科研水平,更造福了孩子。通过有效的观察评价,孩子们收获了更好的发展。

作者简介:周红霞(1977-04) ,女 ,汉,籍贯: 湖北武汉  职位:园长 职称:一级教师 学历:本科 单位: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军山凤凰苑幼儿园

猜你喜欢

区域活动
把握契机优化规则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主题设计与有效策略研究
论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指导的有效性
小班幼儿数学区域活动要体现“生活化”
如何提升幼儿区域活动的参与度
简谈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的创设
关于幼儿园区域活动设置的思考与探索
简谈幼儿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与幼儿的主动发展研究
品三口而知味